基層村幹部學習樑家河的心得體會_樑家河精神心得體會

  樑家河村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東南方向5公里處,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來到陝西考察調研,向革命老區人民和全國各族人民祝賀新春。第一站是延安市延川縣樑家河村。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學習樑家河的心得體會,希望您喜歡閱讀!

  基層村幹部學習樑家河的心得體會範文1

  當看到習住過的土窯洞,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聽老一輩同志介紹著習的感人事蹟時,我腦子裡的畫面尤為清晰,彷彿就像在聆聽著昨天發生的故事。

  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樑家河村,是當年下鄉插隊7年的地方,也是他和村民們一起艱苦奮鬥、攻堅克難的地方。作為一名農村黨支部書記,我有幸參加赴樑家河學習考察活動。

  3月25日,帶著激動而期盼的心情,我跟隨考察團一行從贛州出發,經過在火車和汽車上連續顛簸20多個小時後,來到了延川縣文安驛鎮樑家河村。在考察團的組織下,我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學習考察之行。

  在樑家河期間,我們認真參觀了習當年插隊時住過的窯洞、土炕和修建的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知青淤地壩,依次拜訪了習的入黨介紹人、時任村黨支部書記樑玉明,與習一同入黨的農村黨員、時任生產隊長石玉新,考察學習了國家水土保持示範園現場點——骨幹淤地、村黨支部及村史館建設、樑家河蘋果專業合作社、山地蘋果園、移民安居工程和正在興建的知青體驗園等,並在習住過的窯洞前,與樑家河黨員幹部一同交流革命老區扶貧攻堅、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等方面的體會。

  當看到習住過的土窯洞,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聽老一輩同志介紹著習的感人事蹟時,我腦子裡的畫面尤為清晰,彷彿就像在聆聽著昨天發生的故事,深深地感受到樑家河群眾對習真摯的情感。

  作為一名農村黨支部書記,經過此次學習考察,更加堅定了我紮根基層、幹事創業的信心。回到村裡後,我要第一時間組織全村黨員幹部群眾學習習的感人事蹟,以及在他的影響帶動下,一代代樑家河人拼搏創業的精神和加快脫貧致富的經驗做法,讓大家思想接受洗禮,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同時,結合本村實際,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充分利用“三送”工作平臺,做實、做細精準扶貧工作,讓雙江村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今後的日子裡,不管我身在何處,從事何種崗位,面臨多大的困難,我都堅信“人定勝天”“付出就有回報”,這是我在樑家河學習考察的深刻體會。

  基層村幹部學習樑家河的心得體會範文2

  3月底的樑家河學習考察之行,對我而言,這是一次十分有意義的經歷。

  1969至1975年,同志在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樑家河大隊,度過了七年艱苦的上山下鄉生活,吃糠咽菜,住窯洞,睡土炕,點煤油燈……樑家河的艱苦環境沒有把他擊垮,反而讓他更加堅定服務群眾的決心。他很快適應了當地生活,不但在生活上過了跳蚤、飲食、生活、勞動和思想“五關”,而且紮紮實實地沉到基層一線,帶領群眾一起挖水井、打壩淤田、修沼氣池、建代銷社……為群眾做了大量實事好事,與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為最後一個離開樑家村的知青。

  正像習講的“基層的艱苦生活,能夠磨鍊一個人的意志”。在樑家河的七年,他帶領群眾戰天鬥地、徵山治水,攻堅克難、百鍊成鋼,從知青成長為大隊支部書記;七年的插隊生活,他融入群眾、團結群眾、服務群眾,成就了深厚的為民情結。

  贛南與延安同屬革命老區,雖然目前還貧困落後,但我們贛南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好,發展農業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特別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專門囑咐國家部委對贛南油茶等產業發展進行調研。

  面對黨中央和習的關心,面對眾多的好政策,我想,我們更應該牢牢把責任扛在肩上,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學習樑家河人鍥而不捨、堅韌不拔的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機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大力發展生態產業,把油茶、臍橙等產業做大做強,把精準扶貧工作做實做細,帶領更多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學習使人進步”“學無止境”這兩句話從小學開始就已經很熟悉了,但這次樑家河之行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會。習在那樣的艱苦條件下,還不忘向書本、群眾和實踐學習,通過不斷“充電”來豐富自己、完善自己。

  樑家河給了我一筆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終身難忘的一次經歷。今後的日子裡,不管我身在何處,從事何種崗位,面臨多大的困難,我都堅信“人定勝天”“付出就有回報”。

  一口口小小的沼氣池,看似小事,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卻是一個勇敢的創新,它極大地方便了樑家河村民的生產生活,點亮了樑家河村邁向新生活的第一簇火光。

  基層村幹部學習樑家河的心得體會範文3

  樑家河,這個延安曾經的偏僻落後小山村,也是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方。3月25日,我滿懷期待和嚮往,與全市的其他14名農村黨支部書記一道,前往樑家河村考察學習。

  通過參觀學習確實讓我受益匪淺,增長了見識,激發了思考。在這次學習中讓我記憶尤深的就是40多年前習帶領社員建成的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

  站在這口沼氣池旁,我彷彿看到了習懷著極大的勇氣與魄力,和群眾一塊苦、一塊幹,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為群眾謀福祉的場景,以及樑家河村民滿臉幸福的笑容。

  當年,樑家河缺柴少油,燃料和照明是生活的最大問題,當了解到沼氣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專門借錢到四川考察學習,回來後就帶領社員修建了這口沼氣池。直到離開樑家河村前,共修建了22口沼氣池。

  一口口小小的沼氣池,看似小事,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卻是一個勇敢的創新,它極大地方便了樑家河村民的生產生活,點亮了樑家河村邁向新生活的第一簇火光。

  為了群眾敢做敢為、敢於擔當、敢於吃“第一口螃蟹”,為村民辦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實事,將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裡。作為年輕一代的大學生村官,我們肩負著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重任,要時刻以習為榜樣,敢於解放腦子想、放開膽子闖、團結群眾幹,在服務群眾中不拈輕怕重,不怕丟面子,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最受群眾歡迎、最能給群眾帶來實惠和最迫切的具體工作做起。

  我要切實擔負起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時代責任,引進現代農業新品種和新技術,努力辦好村裡的“雙帶致富”基地,帶領貧困群眾早日摘掉“貧困帽”。

下一頁分享<<<<<<<<<更多基層村幹部學習樑家河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