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顯示屏壞了怎麼辦

  智慧手機集各種通訊和多媒體功能於一身,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頻繁的電子裝置。對於年輕朋友來說,手機更是成為了“貼身裝備”。據統計,大多數成年人一天檢視手機的次數都超過一百次。手機使用這麼頻繁,難免在使用中發生磕磕碰碰。有的摔壞了、有的壓壞了、有的進水了、有的磨花了......而不管手機受到哪種形式和程度的傷害,最容易受損的地方永遠都是手機顯示屏。

  手機顯示屏作為手機的“門面”,是手機最關鍵可是最脆弱的部位。而手機螢幕一旦損壞便讓人頭痛不已,因為手機顯示屏損壞一般都不屬於質量問題,廠家不予保修。而自己更換手機螢幕價格昂貴,拿常見的蘋果手機來說,單是更換一塊原裝的顯示屏價格就要上千塊,而市面上很多智慧手機也不過這個價錢。那麼手機顯示屏壞了有沒有更便宜和更好的解決方法呢?在這裡,小編特地總結了一些手機顯示屏的修理方法,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在修理手機顯示屏之前首先要了解顯示屏受到哪種程度的損傷。手機顯示屏損壞一般可分為拆裝級和晶片級兩種。顧名思義,拆裝級的顯示屏故障可以通過拆卸破損顯示屏和安裝新顯示屏解決。拆裝級的顯示屏故障一般較為簡單,自己動手便可以解決,接下來小編便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處理拆裝級顯示屏故障。

  以常用的蘋果手機為例,整個手機的顯示屏分為玻璃覆蓋、膠水、偏光片、液晶層和背光組幾個部分構成。最常見和最好修理的故障就是玻璃覆蓋層破損,只需要準備一塊相同型號的手機顯示屏進行更換便可。首先將手機外殼上的螺絲拆掉,接著慢慢地拆掉手機電路板,注意不要順壞手機主機板。然後用電吹風或者其他方式加熱手機外屏,目的是融化膠水層方便拆卸。最後在外殼反面貼上一層雙面膠,同時新的顯示屏也用膠水粘上將各個部件按順序裝回便大功告成了。

  如果是手機進水等問題引起的顯示屏損壞修理方法也類似,只要相應地再更換顯示屏最後一層背光模組便可以。而如果是晶片級的手機顯示屏故障,如手機黑屏或觸控失靈等問題便較為複雜,建議將手機拿到專業的維修地點修理。

  延伸閱讀

  觸控式螢幕的第一個特性:

  透明,它直接影響到觸控式螢幕的視覺效果。透明有透明的程度問題,紅外線技術觸控式螢幕和表面聲波觸控式螢幕只隔了一層純玻璃,透明可算佼佼者,其它觸控式螢幕這點就要好好推敲一番,“透明”,在觸控式螢幕行業裡,只是個非常泛泛的概念,很多觸控式螢幕是多層的複合薄膜,僅用透明一點來概括它的視覺效果是不夠的,它應該至少包括四個特性:透明度、色彩失真度、反光性和清晰度,還能再分,比如反光程度包括鏡面反光程度和衍射反光程度,只不過觸控式螢幕表面衍射反光還沒到達CD 盤的程度,對使用者而言,這四個度量已經基本夠了。

  由於透光性與波長曲線圖的存在,通過觸控式螢幕看到的圖象不可避免的與原圖象產生了色彩失真,靜態的圖象感覺還只是色彩的失真,動態的多媒體圖象感覺就不是很舒服了,色彩失真度也就是圖中的最大色彩失真度自然是越小越好。平常所說的透明度也只能是圖中的平均透明度,當然是越高越好。

  反光性,主要是指由於鏡面反射造成影象上重疊身後的光影,如人影、窗戶、燈光等。反光是觸控式螢幕帶來的負面效果,越小越好,它影響使用者的瀏覽速度,嚴重時甚至無法辨認影象字元,反光性強的觸控式螢幕使用環境受到限制,現場的燈光佈置也被迫需要調整。大多數存在反光問題的觸控式螢幕都提供另外一種經過表面處理的型號:磨砂面觸控式螢幕,也叫防眩型,價格略高一些,防眩型反光性明顯下降,適用於採光非常充足的大廳或展覽場所,不過,防眩型的透光性和清晰度也隨之有較大幅度的下降。清晰度,有些觸控式螢幕加裝之後,字跡模糊,影象細節模糊,整個螢幕顯得模模糊糊,看不太清楚,這就是清晰度太差。清晰度的問題主要是多層薄膜結構的觸控式螢幕,由於薄膜層之間光反覆反射折射而造成的,此外防眩型觸控式螢幕由於表面磨砂也造成清晰度下降。清晰度不好,眼睛容易疲勞,對眼睛也有一定傷害,選購觸控式螢幕時要注意判別。

  觸控式螢幕的第二個特性:

  觸控式螢幕是絕對座標系統,要選哪就直接點那,與滑鼠這類相對定位系統的本質區別是一次到位的直觀性。絕對座標系的特點是每一次定位座標與上一次定位座標沒有關係,觸控式螢幕在物理上是一套獨立的座標定位系統,每次觸控的資料通過校準資料轉為螢幕上的座標,這樣,就要求觸控式螢幕這套座標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同一點的輸出資料是穩定的,如果不穩定,那麼這觸控式螢幕就不能保證絕對座標定位,點不準,這就是觸控式螢幕最怕的問題:漂移。技術原理上凡是不能保證同一點觸控每一次取樣資料相同的觸控式螢幕都免不了漂移這個問題,目前有漂移現象的只有電容觸控式螢幕。

  觸控式螢幕的第三個特性:

  檢測觸控並定位,各種觸控式螢幕技術都是依靠各自的感測器來工作的,甚至有的觸控式螢幕本身就是一套感測器。各自的定位原理和各自所用的感測器決定了觸控式螢幕的反應速度、可靠性、穩定性和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