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十三阿哥介紹
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實為22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歷史上的十三阿哥生平經歷
胤祥生於1686年***具體月份存在爭議***,自三十七年七月12歲的胤祥第一次跟隨皇父去盛京謁陵後,直至四十七胤祥年九月一廢太子事件發生前整整10年間,康熙帝只要離開京師,無論去哪裡,必將胤祥帶往。僅此即足以說明,康熙帝對他是另眼相看的。胤祥在雍正年間作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種種表現,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外,還頗有辦事才力,善於協調人際關係,是一難得人材。這應是胤祥為康熙帝所青睞的主要原因.
在康熙皇帝去世的第二天,入承皇位的胤禛便任命胤祥為四位事務大臣之一,同日晉升為和碩怡親王。胤祥在十幾年遭受冷落之後,得到雍正如此厚待,胤祥自然竭全力報效,以償知遇之恩。
雍正初政,胤祥迅速成為雍正的臺柱。其理事之才絕非常人能及,識人之明達,手段之老練,完全不像個從未與政的皇子。這也堅定了雍正繼續重用他的決心。康熙晚年,經濟、軍事、浮稅、刑獄等均已出現危機,哪一件都極為棘手,並非得到新皇帝倚重信任的人就一定能搞好的。像胤祥能同時治理那麼多棘手的國家大事,卻均井井有條的,在歷代能臣中實屬罕見。初年到三年,胤祥擔任事務大臣、處理康熙、孝恭喪事,總管會考府、造辦處、戶部三庫、戶部,參與西北軍事的運籌,辦理外國傳教士事務。三年底,會考府解散、大臣卸任,胤祥除了繼續以前的各項兼職外,加議政大臣,營田水利,領圓明園八旗禁軍,辦理胤禛藩邸、陵寢事務,密謀籌辦軍需並對用兵漠北進行戰略謀劃,還要承擔皇帝臨時交辦的審斷案件,代行祭祀等諸多差務,可謂職任繁多,綜理萬機。雍正帝曾經十分感慨地說;“朕實賴王翼贊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鹹謂聖王賢臣之相遇數千百載而一見,今且於本支帝胄之間得之”。胤禛、胤祥兄弟君臣之間的至誠相托和忠心以報,在歷代封建王朝中也是不多見的。
用人行政,多加輔佐恪守臣道,不僅表現在禮數上,還在於敢於舉薦賢能。胤祥待人接物,可謂秉持原則。他從為國舉賢的大局出發,向雍正帝推薦優秀人才。尤其是雍正初年,胤祥向雍正推薦了大量年輕位卑的官員,這些人日後大多得到重用,像福建總督劉世明、陝西總督查郎阿、山西巡撫石麟、福建巡撫趙國麟等等,一方面,這是雍正新君,急於政治洗牌,另一方面,這些後來官至督撫的各地方大員,確有其才,他們構成了雍正朝到乾隆初年整個國家官僚系統的中堅力量,有效地貫徹了雍正朝時期各種政策的實施。康熙帝第十七子胤禮,曾被胤禛視為胤禩同黨,命他看守陵寢,不予重用。胤祥覺得十七弟“居心端方,乃忠君親上、深明大義之人”,奏請起用。雍正帝接受他的意見,晉封胤禮為果郡王,後晉親王。胤禮果然不負眾望,成了雍正的又一得力干將,甚至在雍正死前被委以輔政大臣。後來官至直隸總督的李衛,原只是戶部郎中,皇帝對他並不瞭解,胤祥覺得此人“才品俱優,可當大任”,極力保舉,使其脫穎而出,成為最受胤禛器重的股肱重臣。
謙恭謹慎,安分自處胤祥原本天分就高,被皇太子黨爭事件牽連之後,更是冷靜的將形形色色爭權奪利的種種行徑看得清楚。他處事低調、韜光養晦,處處謙卑恭敬,絕不恃寵逞能,這不但讓雍正放心,也使別人無從評議。胤祥雖身處高位,卻沒有被榮華富貴衝昏頭腦,反而更加謹慎,甚至從不在家接待外臣,以免招忌。
不辭辛苦,積勞成疾胤祥在康熙年間就得了叫鶴膝風的病,可能是風溼,也可能是骨結核。之後雖經過調養,但身體狀況已經變差。雍正即位後,胤祥承攬了相當多的政務,和辭謝各種恩賞時表現出的謹小慎微不同,胤祥在接受皇帝交給的政務時抱有一種毫不推卸、竭力而為的態度,這和他本人極強的政治責任感與使命感是分不開的。作為戶部的主管,他甚至會把庫房的鑰匙也帶回家。監造大炮時,他就在自己家的花園裡也擺上一座以便研究。他的兒子弘曉說,自己於晨昏定省之時,常見父親將“軍國重務”帶回家料理,“手不停批”,雍正四年怡親王生了一場比較重的病,四個月間斷斷續續不能痊癒,皇帝擔憂之下甚至出內帑於宮中設譙為親王的病祈禱,但這個病人本身卻絲毫沒有閒著,四月份上旬忙著州府重新劃分、官兵管理以及雲南鹽務事宜,四月中旬和五月就親自去勘探河道,上水利繪圖,六月份研究將附近省份糧食調福建以濟民,清查當地虧空***這之後就開海禁了***,七月份又出京,奏如何新開河道,安排河工。同月,雍正賜予他“忠敬誠直勤慎廉明”的八字匾以示嘉獎,讚揚他“勤勉奉公,夙夜匪懈,即如目今王雖身抱痾疾,而案牘紛紜,批閱不倦,朕聞之實至於不忍”。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勢必會對他的身體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