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旅遊作文高中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而人們對黃山的奇鬆,更是情有獨鍾。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瀟灑、挺秀的身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8月23日下午,媽媽突然接到爸爸的電話,說下午就要去黃山。聽到這一訊息後,我很興奮,因為早在暑假剛開始的時候,爸爸就有這一計劃。眼看暑假就要結束了,爸爸的計劃終於實現了,這怎麼不讓人興奮呢?我們還邀請了班主任劉老師一起去遊黃山。

  我們的車終於出發了,朝著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黃山進發。一路上爸爸謹慎地駕著他的愛車,媽媽和劉老師聊著天,我透過玻璃窗欣賞著大自然的美景。想象著黃山是怎樣的一幅美景圖。古人有“黃山歸來不看嶽”的名言。我想黃山一定是非常美的。

  晚上自然不能遊黃山,於是我們住進了賓館,準備好好休息,美美地睡上一覺,養足精神第二天去登黃山。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起床梳洗停當後,開著車來到黃山北門***。要想登黃山,必須先坐纜車。纜車緩緩地上升,穿行在黃山雲霧之中。我坐在纜車裡,向下望去黃山就在腳下,我看到了許多和迎客鬆差不多的松樹長在懸崖峭壁上,我頓時心曠神怡,遠處是一片雲海。還沒有到達主要景區我就立刻被黃山的美景吸引了。我們的纜車翻過了一座座山峰,每次越過山峰時就像要撞上去,纜車裡一片大叫,真是太驚險了。

  下了纜車,併到達黃山的核心景區,那裡松樹茂密,景色宜人。雖然是炎炎夏日,卻不感到悶熱,一陣山風吹來,令人神清氣爽,就像在空調房間一樣。爸爸說這是自然空調。一路說笑著,我們來到第一個景點--飛來石。瞧,飛來石多麼壯觀啊!然後我們依次遊覽了北海、光明頂。

  爬上了百步雲梯之後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路是走平坦的幸福大道去看迎客鬆,另一條是翻過海拔一千八百六十四米的黃山最高峰--蓮花峰。我們卻選擇了翻蓮花峰。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上山時很快,儘管山路很陡。爬到山頂我感到很累,但我感到很自豪,因為我現在站在黃山的最高峰上。低頭向下看是覺得周圍的山是那麼地渺小。遊人就像小螞蟻一樣在山路上爬行。山頂地盤很小,幾個人站上去就能把路給堵死。我們小心翼翼地走過山頂。

  下山了,我們的進度一下子慢下來了,我媽媽突然退化成“猿人”,不敢直立行走了。路又陡又窄,有的地方只能允許一人通過。媽媽吧屁股坐在臺階上一點一點地向下移。

  起初,我也有點害怕,我的腿也邁不動,心裡很緊張,後來我膽子越來越大,下山的步子也快了一些;我還鼓勵媽媽一定能下去的,媽媽誇我很勇敢。劉老師和爸爸好像膽子一直很大,下山時並不緊張。最終,我們還是下來了,回頭看了看身後的蓮花峰,我有一種成功感,只要你努力,困難一定會克服的。

  下了蓮花峰之後,我們就去到最後一個景點--迎客鬆。在那裡有四棵松樹,有一棵長在懸崖邊上的大松樹就是迎客鬆,這棵松樹和我爸爸香菸盒上的那棵松樹一模一樣。聽說每年為了養護這棵松樹要花幾十萬元錢呢。

  最後,我們坐纜車從黃山南大門下山乘車回到賓館。一天的遊覽使我們感到很累,但我心裡感到既興奮又自豪。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一定再來黃山。

  篇2

  12月4日中午,爸爸來接我到黃山去旅遊。我和爸爸、姥姥、姥爺到了汽車西站,在那裡準備乘車。我告訴爸爸我想吃爆米花,爸爸便給我買了。吃完了正好上黃山的車來了,我們就登上車出發了。

  出發不久,我看見了一個超級長的隧道,有3054米長,到隧道里去的時候,爸爸和我玩了一個很搞笑的遊戲,就是趁黑暗吃一口葡萄乾。爸爸說:“這樣子的話,別人到隧道口一看,就少了一顆葡萄乾。”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我們就到了黃山的屯溪,晚上我們到了老街苑酒店,和媽媽會合了。12月5日一大早,我們就做小轎車直奔黃山而去。到了黃山腳下,我們換乘了一輛大巴,這輛大巴很好玩,老是180度大轉彎。終於到達目的地了,我們開始攀登黃山,走了一會,我們開始坐索道。在纜車裡,一開始我有點兒害怕,因為纜車離地面很高很高,而且纜車上面吊著它的線很細很細,後來我慢慢的不害怕了,因為媽媽告訴我纜車上的鋼絲很堅韌很結實,所以我就不害怕了。慢慢的我的頭往回看了看風景,那真的很好看,所以我就目不轉睛的往外看,我看到了壯麗的大山,綠綠的松樹,藍藍的天。

  我們到達了纜車的終點站,也就是到了半山腰,又開始爬呀爬,爬到了迎客鬆面前。迎客鬆是長在石縫裡,它雖不太粗壯,但卻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的營養是從石頭縫裡來的。你們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是從石頭裡來的營養呢?因為迎客鬆能分泌一種特殊的酸性物質,能溶解石頭並從石頭裡吸收營養。而迎客鬆的枝幹很像伸開的手臂一樣在迎接遠方的客人。我們繼續爬呀爬,爬到了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旁。它的海拔有1873米。導遊介紹說,這是龜兔賽跑。圖,上面龜,下面是兔,我覺得它很像很像。黃山的奇石很多很多,我再給你講一個手機石,像手機一樣的石頭。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原來我覺得它不像,後來覺得它很像很像,因為手機有天線,這個石頭也有一個像天線的石頭長在上面。我還看到了“百步雲梯”,人們都說它很險很險,但是我走過去一點兒都不險。我們到山頂的時候發現一種很奇怪的東西,它就是“雪”。

  你可能覺得沒什麼奇怪的。但我告訴你,它可是在強光暴晒下都沒有化的雪,還有一樣東西就是冰。你可能覺得也沒什麼奇怪的,我告訴你他的確很奇怪,因為它下面還有水在流呢.在爬到光明頂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足球”,後來導遊才說,這是氣象站,我覺得真好玩。下山的時候,媽媽大部隊中的一個大媽媽還表揚了我,獎勵了我三顆糖。她可是表揚我上山下山的時候沒有要媽媽抱,也沒有爸爸抱,沒有拄柺杖,也沒有喊累,腳也不痛。晚上,媽媽還給我買了一樣風水師經常使用的東西--羅盤。12月6日,早上醒來,吃完早飯,就跟爸爸他們逛老街.

  我看到了許多玉石,我買了一個十字架,還看到一個孔明鎖,爸爸也給我買了。我還看到了一處賣墨和硯臺的地方,我讓爸爸給我買了有12生肖圖案的彩墨,都是不同顏色的,爸爸便給我買了。爸爸還給媽媽買了一個硯臺,是用石頭做的。回到家,媽媽還給我買了許許多多的東西,它們分別是御膳餅,筆筒、墨塊、毛筆、竹子雕刻成的喜洋洋、美羊羊、懶洋洋、暖洋洋、村長、紅太狼、灰太狼。還有媽媽親自雕刻的巨集村民居小畫掛件。

  篇3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而人們對黃山的奇鬆,更是情有獨鍾。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瀟灑、挺秀的身影。

  在玉屏樓前的懸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鬆。迎客鬆由玉屏樓左側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樹幹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遊覽,是黃山的標誌性景觀。有首詩稱讚道:奇鬆傲立玉屏前,閱盡滄桑色更鮮。雙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壽千年。遊人到此,目睹此鬆,頓時遊興倍增,紛紛攝景留念。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陳列的巨幅鐵畫《迎客鬆》,就是根據它的形象製作的。迎客鬆作為國之瑰寶,是當之無愧的。

  陪客鬆位於黃山玉屏峰前文殊臺上,海拔1670米處樹齡均已500年,高5米。東側兩棵,幹圍1.15米;西面兩棵,幹圍1米。冠幅直徑均為5米。四棵古鬆,猶如四位美麗的仙女下凡,亭亭玉立,長年累月在此陪伴遊人觀景。

  送客鬆高4.8米,樹齡約450年,立於玉屏樓右側道旁,虯幹蒼翠,側伸一枝,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似乎在作揖送客,跟遊客依依不捨的告別。

  我們都知道,只要有土的地方都能長出植物,可是黃山奇鬆則是從堅硬的石壁長出來的。它們有的長在峰頂,有的長在懸崖峭壁上,還有的長在深山幽谷裡,可是它們不管長在哪兒,都是鬱鬱蔥蔥、生機勃勃。而且不管哪一棵都有它獨特的天然造型。黃山鬆的種子被風送到花崗岩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鑽勁,在那裡發芽、生根、成長。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岩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後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岩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葉等植物腐爛後,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鬆便在貧瘠的巖縫中存活、成長。

  黃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鬆。黃山奇鬆分佈於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為母,頑強地紮根於巨巖裂隙。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幹曲枝虯,千姿百態。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臥、忽起,正所謂“無樹非鬆,無石不鬆,無鬆不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