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手的畫法
手是半身人畫素描中第二個表現中心***第一個是頭部***。人手的結構複雜,有豐富的變化形式,表現難度不次於頭部。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繪畫中對手的研究,除去它的造型結構外,還要研究它的動作與人物性格的關係。由於手與大腦長期合作的關係,手的動作是可以傳達感情資訊的。它的情感表現不像面部表情那樣容易被控制,而是一種自然的流露。這就更能說明手對錶現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手由緊密排列的8塊腕骨、5塊長形的掌骨和14塊指骨構成,整隻手共有27塊骨骼、16個關節。 手部的肌肉有拇收肌、拇指對掌肌、拇短屈肌、第一骨間備側肌、掌側骨肌、小指對掌肌、小指展肌、掌短肌、掌長肌腱、骨間背側肌、指總伸肌腱。 手的掌面與背面結構差異很大,手指的運動主要是向手掌內彎曲。
手的掌面有三個部分
魚際、小魚際和掌丘,三個部分之間是掌心。手掌的背面是一個整體,呈外弧狀,表面可以觀察到放射狀的掌骨和分佈明顯的血管。 手的體面表現因素有三個,即骨骼、肌肉和皺紋。這三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但各自的特徵都很明顯。
表現時,應該對它們作出判斷,用不同的手法分別畫出它們的特點。例如表現骨骼可以用細而硬的線條:表現肌肉可以用粗而軟一些的線條;表現皺紋可以用輕而弱一點的線條。 對手指的表現,要注意它是一個圓柱168體,上面的結構和紋理變化都要符合圓柱體的透視規律。 手指甲也是表現手的一個部分。手指甲有一定的弧度,它的四邊分別與手指有不同的連線方式,裡邊掩埋在面板下,兩個側邊鑲嵌在手指上,外邊是指甲的斷面。
畫的時候要採取不同的表現手法。 手的腕部表現也很重要。腕部的8塊小骨由韌帶包裹著形成一個拱形,這種腕部特有的形態始終是手掌與前臂連線的“橋”。腕骨一端與前臂的橈骨相連線形成腕關節。腕關節的動作非常靈活,可以使手屈伸、側屈和迴旋。手的動作通常是從腕部引發的,如果忽視了腕部的細微變化,就會失去手的生氣和活力。另外,腕部比較明顯的一個特徵是尺骨和橈骨下端的莖突,這兩個莖突在手腕的兩側與內收的腕部結合,形成兩個明顯的骨點,是腕部造型上的一個特徵。 人的手同人的臉部一樣,個性區別很大,這有年齡性別的原因。也有職業經歷上的原因,還有地域人種的原因。它們在形態上有寬大與纖細、粗糙與細潤之分;在動作上有緊張與鬆弛、強悍與文弱之別。
手部是半身畫素描中需要重點刻畫的部分,刻畫的方法:
一個是對手部的形體、結構、體面、明暗、線條等對比因素作充分的表現,另一個是利用背景的對比,使它突出。頭部與手的關係,因為它們距離間隔較遠的原因,通常可以不作主次處理,在有些情況下,左、右手的表現應該進行主次關係的區別,比如近處的手畫得具體一些,遠處的手畫得粗略一些等。總之,在半身人畫素描中,兩隻手和頭部應該當作畫中的節奏因素加以處理,使其形成互相呼應、互相對比、既變化又統一的關係
美術學習從素描開始的原因
素描,是美術中最單純的造地形式。廣義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單色的繪畫;狹義上的素描,專指用於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培養專業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美術是表現事物的一種手段。美術的基礎是造型,藝術造型是人按照自然方式進行的複雜勞動,是一項需要長期訓練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藝術造型不只是塑造孤立靜止的物體形態,更重要的是表現物體中各種形式的有機關係。掌握藝術造型的方法,需要恢復人的自然思維方式和操作方式,需要研究自然物體的形式特點和認識它的變化規律及條件。素描是解決這些造型問題的最佳途徑,這在藝術造型的實踐中得到了完全證明,因此,素描被稱為“造型藝術的基礎”。
素描的基礎性來源於製作工具的簡單性、靈活性和研究物件的單純性與普遍性。
素描的工具是最簡單的造型工具,只有紙和筆。初級的素描訓練是用鉛筆完成的,這種工具使用靈活,便於修改,既可以表現微小的變化,又可以塗成大面積的灰色;既可以進行短時間的練習,又可以進行長期的作業,很適合初學者對素描造型方法的反覆學習和把握。
素描研究的物件是物體的基本形態和一般變化規律,基本形態有物體的比例、形狀和明暗等結構形式,變化規律有透視縮變、視差對比等視覺因素。掌握這些形式和規律是造型的前提條件,素描可以利用它訓練上的長期性和反覆性,將這些條件逐一加以解決。
素描不但可以解決造型的基礎問題和一般問題,還可以解決造型的應用和特殊問題。例如造型的變化與統一問題,整體結構問題,觀察、操作方式問題,概括美化問題,情感表達問題等等。可以說,素描是一種工具簡單、表現豐富的造型形式,它可以完成從初級到高階的造型學習任務,因此,學習美術要從學習素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