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繞家庭為主題的敘事作文

  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那裡是我們溫暖的避風港,你想知道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1

  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我的家庭和別人的不一想,我的家庭沒有別人的家庭那麼和睦,也沒有別人的家庭那麼和諧,因為我的家庭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爭吵,我都快瘋了。

  記得有一次哥哥來買自行車,那天早上我陪哥哥去買自行車沒買成,就回家了,到家之後開啟電腦,哥哥玩,一直玩到下午2點多鐘,爸爸回來了讓我把電腦關了,我說我還沒完呢!爸爸二話不說大叫說你他嗎的是不是活膩了信不信我那電磁爐把你砸死??就這樣我和爸爸發生了爭吵,爸爸不問事情的青紅皁白就大口罵人,都能把我氣死,那天爭吵的時候我全身都被氣的沒知覺麻木,頭腦很痛。

  大家說說為啥一個家庭要是長期這個樣子那不如沒有家,我都有點不想再認識的想法,因為我從小到大沒有幾次是真正開心過的……

  篇2

  我曾經有一個平凡的家——爸爸、媽媽和我。我們快快樂樂地住在一起,微笑著過完每一天,每一天都是平淡而充實的。

  然而現在,我真的還有嗎?現在爸媽總吵架,一件小小的事都能引起一場硝煙;硝煙過後,家中“斷壁殘桓”,爸爸氣沖沖地往外跑,媽媽總喊著到二姑家訴苦去了。伶仃的老家,剩下孤零零的曾祖父母相依為命……

  我呢?視而不管嗎?當然不是,只是身在異地,管不上了。如今學務繁忙,我極少回家,更不知道老家情況——爸爸還要一天幾趟往外跑多久,媽媽幾時才能從二姑家回來?

  每當我回到家鄉S鎮,一下車站,媽媽的電話就撲了過來,叫我到二姑家去,她也在那兒。我惦著曾祖父母,但更加不願看到爸媽因為我而再次大動干戈,硝煙瀰漫。於是忽,我只能在行人中慢慢向二姑家走去。

  媽媽每每和我講爸爸的不好,叫我“好好讀書”,“以後不要做他‘那’種人”。但我疑問:爸爸真的是“那”種人嗎?

  有一次無意聽到爸爸在和一位他的朋友——我管他叫叔叔的人,說了一些媽媽的壞處,甚至是可憎之處。但我聽來,和媽媽說的多數雷同——純屬子虛烏有。

  是恨,但恨的根源,它在哪呢?

  爸爸媽媽總說我是小孩子,大人的事要大人管。但一旦“戰事”發生,親戚們個個不亦忙乎了:阿姨解圍,曾祖父訓斥,姑姑安慰……這些倒好,可遠在澳門的奶奶只是“不聞家中事”,心思全在了那如糞土般的錢上。

  我驚愕,甚至是憤怒……

  夢迴兒時,家在N市。每每冬天雪落時,我們一家子在撥出的白氣中笑開了花。落日餘暉,一縷縷炊煙從我家嫋嫋斜升。窗戶裡,三人有說有笑,高高興興;桌子上,是媽媽煮的紅燒排骨,魚頭豆腐湯……

  想想過去,又看看現在,心早涼了一半——若不是那兒時的夢,現在恐怕早涼了。

  又到了要回家的日子,別人是不亦樂乎,我卻愁眉不展——下車後要走哪條路——唉,猶豫不決。只覺得一碗苦湯下嚥,那滋味卻無法比擬,行文也亂了。

  篇3

  幾乎每個人從呱呱墜地,來到這美麗的人世開始,就感到了家庭的溫馨,並且這種溫馨會伴著他們長大,直至一生。我也不例外,與之不同的是我5歲那年,這種溫馨就隨著父親的離開而消失了。

  5歲那年,醫生無情地告訴我們:父親得了晚期癌症。我們不相信,也不願相信,一向身強體壯的爸爸怎麼會說病就病了,而且還是癌症呢?但是,爸爸的化驗報告單就是最有力的證據!從此,母親就在痛苦和擔驚受怕的日子裡生活著。她痛苦爸爸年輕的生命將走到盡頭;她害怕爸爸不知那一天會離開我們。於是,她總是買昂貴的補品給爸爸吃,希望那掌管人類生命的神靈冥冥之中會對一個既為人父,又為人夫的年輕生命網開一面。然而,殘忍的病魔似乎並不肯同情我們,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它最終還是帶走了爸爸。

  從那以後,家裡就冷清了下來,不再有歡聲笑語,不再有父親親切地呵責聲……雖然,我們不必為住房而奔波,不必為吃飯而擔憂,不必為穿衣而煩惱。可是,我總覺得心裡空蕩蕩的——沒有了爸爸,就什麼都沒有了。

  就這樣,我在沒有父親的家庭裡生活了7年。直到我12歲那年,媽媽領著一個陌生男人來到家裡吃飯。他,看上去有35歲左右,大約1米7的個頭,一嘴的鬍渣子,他肥突的肚皮緊繃繃地鼓起來,像是充滿了氣體——圓凸到這種程度,彷彿再多充一下氣,立即就會爆炸,一條褲子因為偌大的啤酒肚而穿不上去,只好搭拉在肚子下面,那樣子可真滑稽。那時,我就隱隱約約地覺得好像要發生什麼事。

  從那以後,他經常來我們家,而且每次都拎著大包小袋的。有時,他就留在我們家吃飯,還常常幫媽媽做家務事。有幾次,放學回家時下起了瓢潑大雨,恰巧我沒帶雨傘,媽媽上班還沒回來,總是他為我送傘;有幾次,我忘記帶書本,總是他為我送書。記得有一天,早上還是晴空萬里,明媚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下午卻烏雲密佈,天氣異常寒冷,我只穿一件毛衣。就在我瑟瑟發抖時,是他為我送來了毛衣。依稀記得一位同學曾這樣說“你爸爸真好啊”,聽完這話,我不由自主地一怔。“爸爸”這麼遙遠的詞,對我來說,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可現在,同學卻說他是我爸爸。是啊,他不是我的親生父親,可他卻給過我勝似父親的關愛,叫他“爸爸”又何嘗不可呢?

  爸爸,他離開了7年。這7年裡,媽媽並沒有丟下我們去改嫁,她沒有。這沒有爸爸的7年裡,媽媽默默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好幾次,我看見她一個人躲在房間裡,看著爸爸的相片,獨自一人落淚。可她,從沒有跟我們提起她的痛苦,隻字末提!!!現在,我們長大了,懂事了,沒有理由不讓她再給自已找一個伴侶,為我們找一個新爸爸。

  半年後,他和我媽媽結婚了,我和姐姐就叫他“爸爸”。自從爸爸來到我們家以後,家裡又熱鬧起來,又有了說笑聲,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每當有人走過我家時,我總會聽到他們這樣說:“多麼溫馨的家庭啊!”那時,我就會覺得自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失而復得的溫馨確實很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