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發言如何更出彩

  開會是許多人經常面對的工作場景,有人在朋友面前侃侃而談,在會議上發言卻直打哆嗦;有人私下談論工作頭頭是道,開會時卻講得語無倫次;有的人平時經常爆點小幽默,開會時卻如臨大敵默不作聲……開會發言如何才能更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充分收集資料

  不管會議“戲份”重不重,事前必須瞭解會議目的、參會人員情況、相關工作進展和資料資料,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如果資料內容比較多,可以精簡併打印出來帶到會議室。一旦被提問,可以言之有物、言之有據。即使沒被提問,也可以主動為領導和同事提供資料、補充資訊。

  準備發言指令碼

  如果你需要會議發言,必須事先準備發言指令碼。草擬指令碼時,要搞清楚發言目的,是報告進度、說明事實,還是解決問題。發言內容要緊扣目的,並且簡潔清晰、有條不紊。指令碼要寫成提綱式,抄在一張紙上,用來提醒自己。不要寫成長篇大論的發言稿拿在手上讀,這樣會產生依賴感,而且讓大家覺得你準備不充分。

  做好會議筆記

  很多人認為,會議筆記只是在會後才看的,其實會議筆記在開會的過程中就可以大派用場。有時候,領導突然點名讓人發言。有的人可能開會時沒聽清或者會議內容太多記不住,只能三言兩語草草回答。如果,你做了會議筆記,發言的素材就有了,你可以從中找到有用的資訊來提出問題或者發表觀點。再者,在臨場發言之前,你可以在筆記本上快速地寫下幾個關鍵詞,或者畫一個簡單思路圖,讓自己的觀點表達得更完整更清晰。

  控制肢體語言

  有報告指出:在人的第一印象中,55%來自肢體語言,37%來自聲音,8%來自說話的內容。發言時,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神態舉止,除保持微笑外,還要與提問者和聽眾保持穩定的目光接觸,眼神不要遊移不定。雙手自然放鬆,不要兩手緊握。控制好肢體語言,你看起來就會自信十足!

  降低自我期望

  開會發言的恐懼往往來源於過高的自我期望。許多人很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允許自己出絲毫差錯,這是產生緊張感的重要原因。要學會把關注點放在工作上,而非自己的表現。會議目的是集思廣益解決問題,發言不需要完美無瑕,只要對工作有幫助,大家聽明白即可。降低自我期望後,緊張感也會減少,在輕鬆狀態下發言,反而會有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