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的詳細解釋及造句

  造句是培養學生正確運用詞語能力的一種方法,也是學生寫好文章的基礎。下面是關於惻隱之心的意思及造句,希望小編整理的對你有用!
 

  拼音:cè yǐn zhī xīn

  解釋:惻:悲傷;隱:傷痛;惻隱:對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憐憫受苦受難者的心情。

  出處:戰國 鄒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指有同情心

  近義詞:悲天憫人

  反義詞:落井下石、鐵石心腸
 

  惻隱之心的造句

  1. 儒家說了,惻隱之心為仁,羞惡之心為義,辭讓之心為禮,是非之心為智,不疑之心為信。

  2. 為人有博愛惻隱之心,慈祥愷悌之意,清高慷慨,質樸無偽.

  3. 老道聽說貴友身陷彌留,不覺動了惻隱之心,未審太史將軍尊意如何,僭越了。

  4.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5. 寒天不能給父親的診所帶來麻煩,之所以救治這名便衣警察,不過也是一為惻隱之心,二是替父親分擔,三是他很有把握。

  6. 譬如元帥督兵到此,並無片紙隻字,布誠開導,安撫招降,直把這雲中岸當作異域之地,把這雲中岸的大眾視為化外之人,任意屠戮,以博封賞,略無惻隱之心。

  7. 雷鳴這一掌要真拍上,常舌不死也得腦震盪,可雷鳴一閃念動了惻隱之心,心說既然勝負已分,寧治人以服,不治人以死,於是掌心停在常舌腦瓜頂上沒拍出去。

  8. 受到前世行俠仗義思想的影響,武飛動了惻隱之心。

  9. 驚見到兒子極力阻攔,張子墨的神棍老爸也多少動了惻隱之心,於是用命令的口吻對張子墨說:“除去她後接的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