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春天的演講稿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在這個美好的季節裡又有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春天的演講稿,希望你喜歡。

  搏動著的春天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搏動著的春天》。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剝開黃色的泥土,又聞到了嫩綠的氣息,春天在搏動,祖國在搏擊,我們在拼搏。高三進入倒計時,高一、高二的同學們面臨著新一輪知識的深化,與能力形成的挑戰。站在09這個彌足珍貴的春光裡,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做,如何把握好分分秒秒,讓我們的成績更加優秀,讓我們的閱歷更加豐富,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精彩!答案只有一句,那就是:以鋼鐵般的意志。持之以恆,頑強拼搏。

  或許你曾經拼搏過,但並沒有成功,但是如果你不努力,不奮進,那麼你必將失敗。縱觀古今中外,無論是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還是名揚四海一統天下的英雄帝王;無論是經濟十分繁榮發達的美國,還是正在崛起的中國,誰不是經歷了命運的嚴冬,又頂住了落魄的風雪,艱忍而行,不懈努力,才贏得了成功。

  而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拼搏的最有效手段與方法就是勤奮,勤奮可以激發出我們的潛能,可以彌補我們的劣勢,可以讓我們的知識層次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俗話說:勤能補拙,勤出智慧,勤出成果,勤則是我們的法寶,是我們學習的利劍。

  山,因其形而巍峨;水,因其勢而磅礴;人則因勤奮拼搏而偉大。一個不斷進取,不斷奮鬥,不斷拼搏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人生。

  或許你現在並未成功,但成功的星光依然在黑暗的夜空中閃耀,遙遠的未來別去等待,今朝就要用勤奮去為夢想而灌溉。

  自然的春天來到了,人生的春天你我正在經歷著,只要你努力,去搏擊去奮鬥,那麼成功的春天也在向你招手。

  仰望國旗,燦爛的五星照亮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同學們,讓我們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一起努力,一起拼搏,我們相信,這一次的搏擊定會擦出最耀眼的火花!我們相信,我們辛勤的汗水終會成就我們的夢想!我們相信,我們不懈的努力終會鑄就我們人生的輝煌!

  春天,希望的季節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春天,希望的季節》。

  微笑著送別冬天走遠,我們迎來又一個溫暖的春季。這是一個遍地開滿花的季節,這是一個生命重獲新生的季節,這是一個充滿快樂與希望的季節。

  你看那往北飛的大雁,經歷過秋天蕭瑟而孤獨的南遷,在異鄉陌生的土地上隱忍了一個漫長的寒冬,終於迎來了久違的春天,成群結隊地飛回故鄉。

  你看那嫩綠的新芽,在陰冷潮溼的泥土下默默地數著黑暗的日子,為來年的發芽積蓄著爆發的力量,終於在第一縷陽光照射大地的那一刻,破土而出。

  你看那清澈明這的泉水,是冬雪融化的眼淚,還是春雨灑下的清涼?我們無從知曉。但倘若沒有冬風凜洌,哪得來春光和煦?若沒有冬天漫長的等待,哪得來嶄新的春暖花開?

  四季如此,人生變是好如此。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經歷過痛苦、落寞、挫折、失敗,品嚐過快樂,甜蜜,激勵,成功,笑過,也哭過;喜過,也悲過,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成長著,也許學會了一項新的技能,也許收穫喜了一份珍貴的友情。舊的一年終於過去,我們即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春天。

  人的一生總是在不斷的前進著,冬去春天,花開花落。也許你在因前路漫長未知而迷茫,也許你正因未來遙遙無期而憂傷,但我們走過陳舊的過去,重新站在溫馨的陽光裡,總能事情到春天的溫暖,生命的可貴。停在春天裡,我們總帶著尋未來美好的暢想,用盡全部的熱情,期盼能在新的季節裡做出 出一點改變,取得一些進步,實現一個夢想。

  所以,為你的春天列一個計劃吧,多讀幾本好書,常背背英語單詞,每天有計劃的做一些練習題,讓自已的學習成績像春風中的小草一樣,漸漸長高;抑或找一項適合自己的體育動動,在溫暖的陽光下鍛鍊健康的體魄……讓我們一起用堅持的決心點燃美好的希望,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屬天我們自己的春天。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身邊的“春天”的故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我身邊的“春天”的故事》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也就是從這個明媚的春天開始,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作為80後的我,在成長的每一天,切身感受著變化的這一切……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清楚地記得,我們一家四口住在一間8平米的小木屋裡,一張雙臺床、一個小火爐、一張小飯桌擠得讓人轉不過身來。就連雙臺床也是用磚頭高高墊起來的,只為能往床下能塞進無處放置的鍋碗瓢盆、書籍雜物。做飯時,燻人的濃煙和嗆鼻的蜂窩煤讓人睜不開眼,眼淚簌簌往下掉。晚上寫作業,小飯桌只能容下我一人,姐姐只好爬在床上寫,床單常常被弄得墨漬斑斑。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我們家先後搬了三次家,居住面積越搬越大,越搬越寬敞明亮,從小木屋搬到小平房,再到43平米的樓房,如今又搬進100平米的配套房。高大的衣櫃代替了小木箱,微波爐、電磁爐代替了煤灶爐,茶几、寫字檯、餐桌代替了小飯桌,我和姐姐早已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

  城裡在變,鄉村也在變。

  姑媽一家住在離城50多公里的大山裡。那時,她們家7口人擠在一間泥土房裡,吃的是玉米、紅薯絲。每次父母帶我們去姑媽家走親戚,總是拎上一包舊衣服,帶上一點糖果。剛進門,5個表姐妹一擁而上,這點“希罕物”早已分個精光!

  改革開放的風吹進了大山,這裡也悄然發生了變化。隨著承包地裡果樹噌噌往上長,隨著田裡的烤煙一年比一年喜人,姑媽家不但蓋起了三層高的“洋樓”,還貸款150萬元在鎮上建起600多平米的冷庫,居然做起收購當地瓜果蔬菜運銷廣東沿海的“大買賣”。去年春節我去看姑媽,只見表妹喝著可樂端坐電腦前,在網路上與廣州的客商洽談生意。姑媽還迫不急待地帶我去看她養的60頭豬。一邊走一邊喜滋滋地說:“瀟瀟,你幾年沒來,我們山裡變化可大了,現在是‘種田不繳稅,上學不交費,看病能報銷’,農村一天一個樣。你瞧,哪家不都蓋了新房子,不少人家的院子裡還擺著汽車哩!……不是政策好,這樣富裕的日子誰敢想?”

  是啊,一切都在變。30年前,我們居住的這個小城只有六七平方公里,城的四周是光禿禿的石頭山;州政府後面這一大片是荒草和汙濁的臭水坑;“七層樓”是個舊人引為自豪的標緻性建築。如今,城區面積已擴大到12平方公里,高高聳立的電信大樓取代了“七層樓”。眺望老陰山,那從山頂“飄”到山腳的觀景纜車,像一道優美的風景線,給青翠的山增平添了無限趣味;城中的金湖,清澈見底,波光粼粼;環湖的懷源芳圃、湖濱公園、文化廣場,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是人們晨練和歌舞的好去處。入夜,彩燈把湖邊的高樓映照得五彩繽紛、晶瑩剔透。每年舉辦的皮划艇賽、龍舟賽、跳水比賽、滑翔節等文體活動,讓小城憑添了幾分迷人的色彩。這就不奇怪小城箇舊獲得了一項又一項殊榮:“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綠化先進城市”……

  時光流逝,30年滄海桑田。箇舊的經濟建設持續健康發展,2007年,財政總收入達到了16.58億元,區域經濟競爭力躋身雲南省縣域經濟前十強!

  歲月如歌,30年春風盪漾。作為80後的我,我慶幸與改革開放同步成長;作為21世紀的建設者,我用雙手去耕耘。

  我沐浴著改革的春風,我滋潤著改革的雨露,我感受著改革的鉅變。我知道,明天又是一個豔陽天,明天會更美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