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的教學反思

  《濫竽充數》是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了齊宣王時代,南郭先生不會吹竽,裝腔作勢混在吹竽的隊伍中充數,騙取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濫竽充數》是一篇成語故事,寫的是戰國時期齊宣王喜歡聽許多人在一起吹竽.南郭先生不會吹,也混在裡面充數.後來齊緡王繼位,喜歡一個一個地吹竽給他聽,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逃走了.這個故事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裡面充數.

  在上這課時,首先從課題入手,理解"濫"和"竽"的意思.接著就探究;"南郭先生為什麼能濫竽充數呢 "讓學生自己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懂得了他之所以能矇混過關,有兩點,一是齊宣王喜歡聽很多人一起吹;二是南郭先生裝得像.後來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的原因也由學生從文章中找出答案.新課改倡導自主學習,我們要讓學生有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為他們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

  成語故事的教學不只是停留在瞭解故事內容上,更重要是通過內容懂得故事要揭示的含義.這個環節我沒有直接把含義告訴學生,而是先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思考,再層層深入,把故事的含義突顯出來;"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裡面充數.讓學生有一個思索,探究的過程.

  範文2

  鄂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學期第7課《寓言兩則》包括《濫竽充數》和《畫蛇添足》這兩則寓言,我選擇了《濫竽充數》這則寓言,它講的是戰國時候,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裝會吹,混在齊宣王的樂隊裡騙取報酬,齊湣王繼位後他怕敗露,只好偷偷逃走,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這個故事諷刺了沒有真本領,混再行家裡充數的人。告訴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教學本課前,我佈置學生蒐集一些寓言故事來讀一讀,在第一個環節匯入中讓學生回憶過去的或者讀過的寓言故事進行交流,拓寬知識面,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充分感知寓言形象是理解、揭示寓言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在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充分地、自由地閱讀課文,對自己沒有讀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並再全班提出讓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教學此環節時,我將學生質疑的問題進行歸納小結,最後落腳再三個問題上:南郭先生是怎樣在樂隊裡混的?為什麼能混過一次又一次而不被人發現呢?後來他為什麼要偷偷地逃走呢?整篇課文的學習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根據學習要求,再讓學生充分、自由地閱讀課文,並在有收穫的基礎上到小組中進行交流,然後抓住由這三個問題引出的重點句子和詞語理解課文。如“每逢吹竽,他也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伍裡充數。”為了讓學生深刻領悟到南郭先生那不會裝會的醜態,我用老師的朗讀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充分大膽地發揮自己的現象,把自己腦海裡浮現出的南郭顯示描述出來,然後讀出來,這樣將文字語言轉化為形象畫面,課堂效果非常不錯。再理解“講排場”一詞時,我讓學生聯絡上下文,找出“排場”再這裡是指三百人吹竽的大場面;再理解“濫”字時我又用了選擇字義的方法讓學生理解,這些不同形式地理解詞語的方法都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具有學習的能力,並且注意訓練學生用概括、簡練的語言敘述和回答問題,不要複述課文,體現了教學的文字性和工具性,也充分體現了“授人魚,不如授人漁也。”

  整節課我覺得用創設情景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想象感悟寓言小非常好,學生能夠大膽發揮想象,積極融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非常積極踴躍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積極性很高。但是,在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我覺得還不夠理想,老師的語言顯得比較貧乏,缺乏對學生指導性的評價,這也是我今後努力的目標。

  這節課上完後,受到了劉主任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安家都說是一節成功的課,都誇我肯積極鑽研教材,備課本、備學生,但是我明白,這節課不僅僅是我自己刻苦鑽研的結果,它包含了許多老師的無私的幫助和指導,特別是董老師,上課之前,我一直壓力很大,董老師一再鼓勵我說:“不要受別人的影響,自己又自己的風格,相信你一定能上好!”董老師耐心地,一句一句地教我怎麼說過渡語,怎麼評價學生的回答……聽完試教後,董老師又鼓勵我說:“上得不錯,下次一定會上得更好!”然後又逐字逐句地給我分析、講解、修改,反覆錘鍊,正是又了董老師細心地指導和鼓勵,我才能夠比較成功地上好這節課。再以後的工作中,我要把這種鑽研精神放再每一節課上,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爭取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

  範文3

  寓言是一種短小簡煉但又寓意深刻的文學體裁。它的特點:篇幅短小, 語言通俗,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濫竽充數》就是一則寓言故事,告訴大家:沒有真才實學,靠欺騙假冒過日子是長不了的。在教學設計上我注重課堂練筆,以想象為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課伊始我以《濫竽充數》的動畫資料入手,為學生創設了學習的情境,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大膽的對這則寓言故事進行質疑問難,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自主學習,解決疑難問題,並尋找文中創新點,讓學生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不失時機地進行課堂練筆,從而加深對寓意的理解。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創造性練筆,訓練他們的想象力。

  ***一***以想象為點,進行課堂練筆

  本文內容雖短,但如能仔細去推敲,就能發現文中有許多處細節餘味無窮,留給學生極大的想象空間。我根據教材設計了四個環節讓學生去想象,讓他們的思維自由馳騁,舒展個性。

  想象一:南郭先生是如何在吹竽隊裡充數的?

  學生根據書中的描寫想象南郭先生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吹竽的樣子,並進行表演。設計這樣的教學環節主要使學生身臨其境,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和主人公的深入瞭解。

  想象二:當南郭先生知道齊湣王聽竽的特點後,他是怎麼想?怎麼做的?

  這一環節的想象主要是針對人物心理活動和動作的描述,讓學生通過

  文中的內容,從不同角度來揣摩南郭先生當時的心理,引導學生對寓言寓意的理解。沒有真才實學,靠矇混欺騙是不行的。

  ***二***從故事的結局入手,進行課外延伸

  依據原文,進行創造性的續寫,對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合理性思維,培養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學完這篇文章,學生們的心中對南郭先生這種不學無術、招搖撞騙深感厭惡。南郭先生是韓非子創造的一個藝術形象,當南郭先生逃離皇宮後,他以後的生活會怎樣呢?他的命運又會是如何呢?我請同學們以《南郭先生下崗後》為題,寫一篇短文。這是最後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是對全文的一個延續,也是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所說或所寫的素材非常廣泛,留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和創作的慾望。

  現在語文教學中課堂練筆日益受重視,這也是閱讀教學改革的必然,它所強調的綜合性、實踐性、創造性等正代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我們教師如能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創新教育素材,把握好課堂練筆時機,鼓勵、啟發、誘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超常規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意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一定能開闢課堂練筆的新天地!

  
看了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