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養花日記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你喜歡。

  篇一

  我愛花,可是我從來沒有機會養。但是,平時爸爸總會忙裡偷閒的去養花。爸爸特別愛花,不管有多麼繁忙,他總會抽時間來澆澆這棵搬搬那盆。

  爸爸種的是一種普通的花叫吊蘭。爸爸之所以選擇這種花是因為吊蘭並不嬌貴,它會自己奮鬥,容易養活,也不必常常擔憂它會死去。因此,爸爸只好養好種易活的吊蘭。

  爸爸平時種吊蘭時,很關心它們。一來二去,他摸著一些門道:吊蘭雖好種易活,但澆水時要適量,不可多,也不可少。多了,吊蘭會淹死,少了它自然會枯萎。而且,遇到冬天時,吊蘭一定要放在屋內,免得凍壞。摸著門道,花草自然就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

  記得,有一回吊蘭分根了,開出一朵朵小白花。爸爸便約幾位朋友來賞花,還讓他們帶走幾棵回家種種。看著友人拿走自家的勞動果實,心裡自然特別喜歡。

  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去年2、3月間,媽媽掛衣服的衣架子掉了,正好落在吊蘭上。吊蘭被打斷了一條根。這下,可把爸爸的寶貝給弄壞了。媽媽心裡特別不是滋味。爸爸更是傷心,他幾天都沒有笑容。

  其實種花,並不難,只要你善於觀察、有耐心,懂得門道。看來: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你養花的樂趣了。

  篇二

  我六歲的那一年,有一天,姥姥給我買了一顆四季梅種籽。那時我還不會種花,就問姥姥:“四季梅怎麼種啊?”姥姥叫我自己到書上去查一查。***張老師的評語:交待養花的時間,年齡小為下文有趣埋下伏筆。***

  我沒有去查,就按自己的想法種了起來。我先把花盆裡的土都到了出來,又把種籽放在花盆的最下面,再把土放了回去。之後,我細心地給花澆水施肥。

  過了五個星期,花也沒長出來。我可等不及了,就把土都倒了出來。找來找去,沒有找到花籽。我就把花盆搬來讓姥姥看,姥姥說:“在我們給它澆水的時候,花籽從花盆下面的小孔跑出去了。”我這才注意到花盆底部有一個小孔。

  姥姥又給我買了一顆四季梅的種籽讓我再種。這回,我先把小孔用一塊石頭堵上,把花籽放在土中間。過了幾天,花盆裡長出了非常美麗的四季梅。我高興極了!

  通過這次養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細心,只有這樣,才能不讓功夫付之東流。

  篇三

  每一種花,都代表了不同的個性,因為媽媽喜歡花的原故所以,我家養了許多花,有月季花、燈籠花……但我最喜歡的是燈籠花,它還有一個由來呢!

  有一段時間我寫作業、學習都很好,媽媽就給我買了一盆燈籠花,現在它長的枝繁葉茂,花也開得特別茂盛,可這期間卻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一天,我看見燈籠花打骨朵了還沒開放心裡很著急,雖然每天都澆水,可還是沒開!就趁著媽媽不注意把花骨朵掰開了,我就拿來了許多許多的彩筆塗上了幾筆,它馬上又變成了“彩色”,又過幾天,花瓣很快沒了顏色,枯黃、打蔫。

  這時媽媽並沒有怪我,媽媽笑了告訴了我:“花和人一樣都要慢慢長大的,如果拔苗助長的話,反倒會死得很快,只有經過精心的培育,細心的養護和耐心的等待,才能長出美麗的花朵。其實一個人從小到大也是要經歷磨練,才能長大成才。”

  這件事告訴我一個道理,拔苗助長破壞自然規律只能適得其反,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就會有所收穫。
 

看了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