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有長久長壽的含意,自古以來,中國人對重陽節就有著特殊的感情。及至今日,它也成了頗富人情味的節日——老年節。

  行孝要趁早。不要等到來不及,才想起還沒有好好陪伴家中的老人。那時候就一切都來不及了。

  九九相伴,九九重陽,這些習俗你必須知道!

  重陽節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我們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民間流傳著很多傳說,今天小編為您介紹重陽節的傳說、習俗,一起去了解一下重陽節!

  重陽節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古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望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登山遠望,方知天外有天。”古人經常會以登高望遠,來表達自己的遠大志向,及抒發情懷的最理想場所。而從風水的角度說,每一座高山,其實都是每一個地區的龍脈所在。這裡是陽氣最為興盛的地方,登上山頂,可以吸收來自東南西北各方的天地靈氣。而九月初九,陽氣更是達到頂點,因此這天登高,可以通過吸收良好的自然氣場,來釋放出自身不良的氣場,達到交換氣場的目的。

  重陽祭祖

  這一天是敬老的日子,也是中國部分人的祭祖大事,也就是廣東人所說的“拜太公山”。這一天對於家族的人來講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所有家族成員都要回來“拜太公山”,特別是男丁。重陽登高,與古人的祭祖活動密不可分。根據《呂氏春秋》記載,先秦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古時因耕地資源少,加上有講究的人家要看龍脈堪風水,通常墓地會選在山上,所以祭祖一般要登高。

  雖然九月九重陽節歷經千百年,但是從古至今,其風俗風情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愈加被廣大人民重視。這一天,“回家”是關鍵詞,大街小巷、村之阡陌,到處都是喜氣洋洋提著禮品去看望老爸老媽、老同志、老戰友、老前輩的人們……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不僅僅要將重陽節的傳統文化習俗傳承下去,而且要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來孝敬自己的祖先自己的親人,讓傳統的孝愛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九月九,重陽節你知道有哪些習俗麼?

  重陽的重量

  登高賞秋,又見重陽。重陽,究竟有多重?

  它是父母身上的薄衣。即便你在遠方打拼,“陪陪”父母其實沒那麼難,老人們期待的,可能只是一聲輕輕的問候和呼喚。倘若有閒暇,帶父母去旅行吧,或是支援父母的業餘愛好,讓操勞了一輩子的至親能慢下腳步,欣賞人生的風景,尋找精神期冀。老有所樂,才能樂在其中。

  它是屋簷之下的雨露。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愛與感恩,是家庭維繫親情的紐帶。屋簷之下,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薪繼火傳、代代相承。要營造全民敬老、尊老、愛老的氛圍,離不開每個小家的努力,也需要眾人的倡言。“孝”不僅是“順”,不是長輩意志的威權,而是人格平等的摯愛。

  重陽,它是人心的思量,是生命的重量。

  節選自《重陽的重量》

  作者:潘笑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

  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

  鴻雁那從北地來。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菩薩蠻·留秋》

  【清】鄭板橋

  留春不住留秋住,籬菊叢叢霜下護。

  佳節入重陽,持螯切嫩姜。

  江上山無數,何處登高去?

  鬆徑小山頭,夕陽新酒樓。

  重陽習俗

  登高

  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祭祖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這一天,廣東人稱“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員都要回來“拜太公山”。

  敬老

  重陽節,也是中國老人節,人們要表達對老人的孝敬,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賞菊

  重陽日,歷來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時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重陽節舉辦菊花大會,人們一起赴會賞菊。

  佩茱萸

  重陽節人們喜歡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的作用。

  重陽美食

  菊花酒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併用來釀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羊肉面

  重陽節要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麵,“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在《本草綱目》中,羊肉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秋冬食用,可達進補防寒的雙重效果。

  重陽提示

  外出遊玩,注意保暖

  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但是今天出門遊玩一定要注意保暖。

  今天較強冷空氣將影響北方地區。甘肅北部、寧夏、陝西大部、內蒙古大部、東北地區中南部、華北、黃淮北部等地將有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6~10℃,內蒙古中西部、吉林中南部、遼寧中北部等地降溫可達12℃以上。

  登高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防風,多備衣物,量力而行。

  重陽時節,這樣養生

  當心秋燥

  秋天比較乾燥,需要多加註意。而且,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於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應對秋燥,應少吃辛味的蔥、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這個季節,喝粥可以減輕人的胃腸道負擔,對消化也有幫助。

  避風而臥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秋季夜裡涼風習習,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這個時節,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臥。另外,秋季氣候乾燥、風力大,汗液蒸發快,容易使人出現口乾、咽燥、便祕、面板乾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溼度。

  適當進補

  秋季是進補的時節,很多老人在此時“貼秋膘”。現在,社會上各類養生與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觀點並非適合所有人。特別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補,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有常

  換季時節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經形成習慣的、穩定的生活常規。

  老年人骨質較脆,是骨關節病高發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們儘量避免長時間運動,保護骨關節的健康。

  心情開朗

  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花木凋零,在這樣的環境裡很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鬱、煩躁、淒涼、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緒不暢,更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子女們應多跟父母聊天,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