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國旗下演講稿三篇範文

  【導語】:   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極為密切,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世界環境日國旗下演講稿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記得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哦!

  【世界環境日國旗下演講稿】一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關於“六五”世界環境日。

  環境惡化、氣候突變、冰川消融、海面上升……這些並不只是少數人才應該擔憂的問題,地球家園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還能做些什麼以拯救地球和我們自身?

  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來自113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間人士就世界當代環境問題以及保護全球環境戰略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制定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和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提出了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以鼓舞和指導世界各國人民保持和改善人類環境,並建議將此次大會的開幕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聯合國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的主題。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宣傳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時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召開表彰“全球500佳”國際會議。

  2015年世界環境日的活動為“可持續消費和生產”,口號為“七十億人的夢想關愛型消費。今年“環境日”主題確定為“踐行綠色生活”,旨在通過“環境日”的集中宣傳,廣泛傳播和弘揚“生活方式綠色化”理念,提升人們對“生活方式綠色化”的認識和理解,並自覺轉化為實際行動;呼籲人人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減少超前消費、炫耀性消費、奢侈性消費和鋪張浪費現象,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呼應聯合國環境署確定的世界環境日主題,形成宣傳合力。

  做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當注重身邊的每一件小事,為保護環境盡一己之力。在此,我提出以下建議:

  1.使用布袋

  2.儘量乘坐公共汽車

  3.不進入自然保護核心區

  4.倡步行,騎單車

  5.不燃放煙花爆竹

  6.雙面使用紙張

  7.節約糧食

  8.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9.隨手關閉水龍頭

  10.一水多用

  11.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12.拒絕過分包裝

  13.使用節約型水具

  14.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15.儘量利用太陽能

  16.儘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17.使用節能型燈具

  18.修舊利廢

  19.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20.節省紙張,回收廢紙

  21.垃圾分類回收

  22.舊物捐給貧困者

  23.儘量避免產生有毒垃圾

  24.少用室內殺蟲劑

  29.少吃口香糖

  30.反對奢侈,簡樸生活

  31.愛護古樹名木

  32.保護文物古蹟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共同家園,然而由於人類常常採取亂砍濫伐、竭澤而漁等不良發展方式,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正使生態系統滑向不可恢復的臨界點,如果地球生態系統最終發生不可挽回的惡化,人類文明所賴以存在的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將不復存在。

  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於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讓我們人人都行動起來,相信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以上建議,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家園會更加美麗,人類的明天會變得更加美好。

  【世界環境日國旗下演講稿】二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保護環境》。

  21世紀可謂挑戰與機遇同在,希望與困難共存。它在給我們帶來許多美好憧憬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難題,其中首要的就是環境問題。

  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極為密切,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很久以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就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極大關注。1972年6月5日,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開幕,會上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以後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必然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讓我們感受清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們觸控壯麗;"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我們聆聽喧鬧;"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讓我們親近悠閒;"棠梨葉落胭脂色,薺麥花開白雪香",讓我們體味斑瀾。碧海藍天,看海鷗飛翔;冰封雪飄,聽松濤轟鳴;鶯飛草長,鳥語花香。

  美麗的自然帶來美麗的心境,美麗的心境帶來了美麗的生活。千百年來,人類在不斷地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造福著自己。自然界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它為人類提供了各種物質和能量,是人類存在和延續的基礎。

  世界文學大師雨果曾經說過:"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來,人類由於對環境不夠珍惜,隨心所欲,濫伐林木,濫建廠房,生存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各種環境問題接踵而至:森林退化,沙塵暴,水土流失,洪水肆虐,火災頻發,噪音刺耳,臭氣熏天,酸雨赤潮,臭氧空洞……空中煙囪林立,濃煙滾滾,河中死魚漂盪,汙水滔滔;地上垃圾遍佈,廢渣成堆……人為地破壞環境,無異於自掘墳墓,早在1996年聯合國環境署就曾發出警告:南極臭氧空洞正逐步增大,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面板癌發病率上升;1.2億人口生活在混濁的空氣裡;12億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滅絕;每年地表土壤流失達200億噸;森林正以每年450萬公頃的速度在消失。驚人的數字,令人毛骨悚然,這其實已向我們發出了嚴正的警告:如果只顧盲目地利用自然,而不立即行動起來,投入到保護環境、拯救家園的戰鬥中,最終毀滅的將是我們人類。

  老師,同學們,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任務,讓我們從隨手關燈,節約用紙,不燃放煙花爆竹等小事做起,珍愛生命,善待自己,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家園吧!讓我們生命的每一天,天天都是環境日!

  謝謝大家!

  【世界環境日國旗下演講稿】三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是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後的首個“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我國結合實際確定的主題為“踐行綠色生活”,該主題旨在增強全民環境意識、節約意識、生態意識,選擇低碳、節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社會和群眾基礎。

  “環境日”期間,我市有關單位和部門將舉辦一系列宣傳活動,各縣***市、區***也將圍繞“環境日”主題,結合實際開展活動。通過活動,匯聚全社會的力量,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做出積極的貢獻。

  201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以“創模”為龍頭,總量減排為抓手,“六大環保”品牌建立和“雙十行動”為載體,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圍繞“治水、治氣、治渣”三大任務,立足治本,狠抓源頭,持續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環境質量,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特別是經過八年的不懈努力,今年元月我市“創模”工作通過國家驗收,標誌著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程序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今年4月,中共中央審議通過的《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必須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新《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喚起全民生態意識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當前我市正處於加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隨著物質條件改善,人們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損害將越來越嚴重,攀比、浪費的不良行為將滋長蔓延,這些行為的環境代價是消耗更多資源能源,增排更多溫室氣體和汙染物,所導致的環境問題既影響“創模”成果的鞏固,也日益成為制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瓶頸,更為嚴重的是將會損害我們共同的生存環境。因此,積極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大力推動人們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綠色化已經成為我們每一個市民共同的職責和不可推卸的責任。

  同志們、朋友們:“踐行綠色生活”,旨在通過“環境日”的集中宣傳,廣泛傳播和弘揚“生活方式綠色化”理念,提升人們對“生活方式綠色化”的認識和理解,並自覺轉化為實際行動,呼籲人人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減少超前消費、炫耀性消費、奢侈性消費和鋪張浪費現象,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