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家庭活動方案

  親子活動為家庭和幼兒園架起了合作共育的橋樑,那麼親子家庭活動的策劃方案應該如何設計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親子活動目的:

  1、增進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向家長宣傳新的教育觀、兒童觀,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瞭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能主動配合,做到家園互動。

  2、增進親子間的情感,激發幼兒和家長積極參與親子游戲的熱情和興趣。

  3、培養幼兒在成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

  親子活動流程:

  教師發言:

  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小***1***班的兩位老師歡迎各位家長的到來,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能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親子活動,對此我們表示衷心地感謝與熱烈的歡迎。今天,我們能相聚在一起,都是以孩子這條紅線貫穿到一起來的,是孩子讓我們相識、是孩子將我們緊密聯絡在一起、是孩子讓我們有了共同的教育目標。開學已有三個月了,我知道有很多家長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這些日子中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在幼兒園表現怎麼樣?我們開展今天這個親子活動,主要目的也是:希望你們家長進一步配合老師,加強我們之間的聯絡,互相交流一下孩子在園及在家的情況,並能夠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教學活動和教育管理中來。總之一句話,就是“一切為了孩子”。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根本出發點。首先,讓我們一起看看孩子們開學以來所學的本領。

  複習活動:

  1、手指遊戲

  “十個手指真有趣”“手指謠”“數數歌”“小不點”

  2、兒歌

  “嘴巴歌”“片片飛來像蝴蝶”

  3、歌曲

  “小手爬”“兩隻耳朵”“咪咪小花貓””拇指歌”“小花狗”

  二、親子活動

  活動一:兒歌“狗尾巴草”

  活動目標:

  1、喜歡這首有趣的兒歌,樂意邊表演邊朗讀兒歌。

  2、根據小草與小狗尾巴相似的關係,理解兒歌。

  3、初步學習兒歌“狗尾巴草”,感知兒歌的音韻,願意在成人面前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PPT簡報***狗尾巴草地一片,小狗一隻***;指偶人手一套***小狗與狗尾巴草***、實;狗尾巴草一把;兒歌錄音

  活動過程:

  一、從複習的音樂遊戲“小花狗”連入活動

  1、小花狗吃完了肉骨頭想出去散散步,它走呀走呀,走到了哪裡呀?

  2、小狗想;這草像什麼呢?它左看右看,沒看出來,它又跳上一塊大石頭,可還是沒想出來?小朋友認識這樣的草嗎?是什麼草呀?

  3、我也採了一把這樣的草,它像小狗身上的什麼呀?

  4、呀!你觀察得真仔細。這草和小狗的尾巴很像,所以小草有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狗——***幼兒接著說尾巴草***

  二、學習兒歌“狗尾巴草”

  1、小狗可高興了,和小草一起唱起了兒歌,兒歌的名字叫“狗尾巴草”。兒歌的名字叫什麼呀?

  2、我們仔細聽聽兒歌裡講了些什麼?

  ***1***兒歌的名字叫什麼?

  ***2***你在兒歌裡聽到了什麼?

  ***3***小朋友聽得真仔細,我們再來聽聽。

  3、分析兒歌

  ***1***誰最喜歡搖尾巴?小狗是怎樣搖尾巴的?我們一起學學。

  ***2***小朋友學得真有趣,我們邊念兒歌邊表演。

  ***3***誰來學小狗了怎麼學的?

  ***4***小狗表演的很棒,小草也學得不錯,我們再來表演一下,是誰先搖尾巴的?

  ***5***小狗的尾巴還喜歡怎樣?我們一起學學。

  ***6***誰也來學啦?

  ***7***我們邊念兒歌邊表演。

  ***8***小狗可高興了,它把尾巴搖啊搖,翹錒翹,小草也怎麼樣?

  ***9***最後,變成了一棵什麼?

  ***10***小朋友表演得真好,我們一起邊念兒歌邊表演。

  4、分角色表演兒歌

  ***1***我想扮演小狗,小草誰來當呢?是誰先搖尾巴的?再是誰搖尾巴的?***提示:小狗講得時候,小草要仔細看,呆會認真學。***

  ***2***師幼交換角色表演兒歌。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

  三、幼兒操作指偶表演兒歌

  1、小狗和小草看我們的小手這麼靈巧,想到你們的手指上來玩遊戲,你們願意嗎?那請你們在這隻手的食指上戴上小狗的指偶***教師示範***在另一隻手的食指上帶小草的指偶。

  ***1***幼兒自主遊戲。最後一句時引導幼兒將戴小草指偶的食指和另一隻手的食指併攏。

  ***2***小朋友表演的真好,我們再來一次好嗎?

  四、小朋友精彩的表演,爸爸媽媽都看呆了,趕緊去教教爸爸媽媽,大家一起來表演。

  五、小狗今天真高興,還想和我們做遊戲,可是現在得休息一下,否則可就累壞了。請小朋友先送小狗和小草回家吧!我們也休息一會兒,呆會兒再玩。

  篇二

  活動時間:20xx年9月3日週日上午9:30—10:30

  活動地點:小班活動室

  活動總體目標:

  幫助幼兒及家長熟悉幼兒園的內外環境,一方面減少幼兒開學入園時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感,為幼兒順利進入幼兒園、儘快適應集體生活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對幼兒進行情感、能力、淺顯知識等內容的初步滲透,加強幼兒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

  活動時間分配:總計活動時間為1小時。其中,室內集中親子活動時間約為30分鐘,由幼兒園教師帶領組織。戶外自由活動時間為30小時左右,由家長負責陪同進行。

  活動內容:***一***室內活動:各類遊戲

  ***二***室外活動:參觀環境、大型玩具自由活動

  活動準備:錄音機、磁帶、穿珠、自制紅蘿蔔、小白兔頭飾

  具體活動:***室內***

  ***一***室內活動:各類遊戲

  1、社會:《說說我自己》

  目標:請幼兒在大家面前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通過簡單的自我介紹,消除幼兒的陌生感。

  2、語言遊戲:《我最喜歡---》

  目標:通過幼兒向大家簡單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人***小動物***或最喜歡做的事情等,消除幼兒緊張恐懼心理,訓練幼兒的膽量。

  3、音樂遊戲:《學學小動物》

  目標:通過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及動作,初步發展幼兒的模仿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

  4、結構遊戲:《有趣的穿珠比賽》

  目標:通過組織幼兒玩穿珠玩具,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

  6、家園互動:《快樂的一天開始了》

  目標:通過孩子與家長的互動,消除孩子的緊張心理,培養孩子的表演慾望。

  7、體育遊戲:《小白兔拔蘿蔔》

  目標:通過遊戲,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跳的動作,培養其大動作的協調性。

  8、體育活動:《放鬆操》

  目標:通過放鬆活動,使幼兒的手、腳等身體部位得到放鬆。

  ***二***社會:我們的幼兒園

  目標:認識幼兒園的活動室、盥洗室、廁所、寢室,參觀環境、大型玩具自由活動,以逐步加深其對幼兒園的印象。

  方案三:小班親子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參加不同運動專案的活動促進爬、跳、投擲等運動能力的發展,提高協調性、靈敏性等運動素質。

  2、在自身與家人合作遊戲、競賽的過程中,體會家人對自己的關愛、體會親子運動的快樂。

  3、知道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1、園部和各班佈置節日環境,各遊戲室門口張貼個性化的遊戲單。

  2、標記貼若干,可以隨時調整賽場距離的起點線和終點線。

  3、安全警示牌:'不要擁擠'、'注意安全'。***朱朱統一準備***

  4、音響裝置、歡快的音樂。

  5、為每個幼兒統一製作遊園卡一張。

  6、每位幼兒一份六一禮物,遊戲小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第一部分:親子游園活動準備階段1、鼓勵幼兒、家長根據自己的興趣積極報名參加。

  2、統計各專案所需要的時間。

  3、合理規劃運動場地和人員安排:賽程的長短,器械的擺放,人員的職責。

  4、召開年級組教師以及家委會成員賽前分工會,瞭解各自的任務。

  第二部分:親子游園活動開展階段1、開幕式。

  主持人講話園長致開幕詞。

  主持人宣佈安全要求和遊戲競賽總要求。

  2、幼兒早操、律動表演、圈操表演。

  3、親子游戲。

  ***1***看誰坐得多。

  遊戲地點:多功能廳遊戲玩法:家長每人一個小籃子裝六個氣球,家長站在起點線吹氣球,然後交給幼兒,幼兒攜氣球跑到終點的泡沫墊然後坐扁,看誰最先將氣球坐扁。***每輪5組幼兒***遊戲材料:氣球若干、5個小籃子、泡沫墊在終點線處擺一排負責人員:喬歡、龔嘉珍、吳春玉、賀奕誠媽媽、陳紫萱媽媽、朱梓鈺媽媽人員安排:喬歡負責組織整個遊戲,家長代表賀奕誠媽媽協助組織併發放獲獎標誌;龔嘉珍在多功能廳前門口負責組織進入遊戲的家長和幼兒;朱梓鈺媽媽負責側門退場家長的引導及組織;吳春玉負責氣球等活動材料的投放;陳紫萱媽媽負責終點處幼兒的組織及泡沫墊的整理;何芸媽媽負責發放獎品並蓋小印章。

  ***2***推小車遊戲地點:綠草坪遊戲玩法:家長將幼兒的雙腿抬起,幼兒雙手撐在地上前進,到達終點處摸一下動物玩偶才能再原路返回起點,先到者為勝。***每輪5組幼兒***遊戲材料:一個大的動物玩偶、起點線和終點線負責人員:許靜、劉欣、苗三班顏子熙爸爸、羅楠茜奶奶、鄧愛華。

  人員安排:許靜負責組織整個活動,顏子熙爸爸和羅楠茜奶奶協助開展活動併發放獲獎標誌;劉欣負責門口進場幼兒的組織、鄧愛華負責獎品的發放和蓋小印章。

  ***3***看誰得第一。

  遊戲地點:美勞室遊戲玩法:幼兒站在起點線,家長的眼睛先被蒙上站在終點線。比賽開始後幼兒跑到對面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把他們帶到起點。家長蒙上眼睛以後可以在賽場投放障礙物***每次5對親子***遊戲材料:矇眼睛的布5塊,障礙物若干、歡快音樂及擴音裝置。

  負責人員:餘斌、任彩雲、盛文翠、陳一凡媽媽、李錦熙媽媽人員安排:餘斌負責組織整個活動,李錦熙媽媽協助組織,併發放獲獎標誌。任彩雲負責在門口組織進場以及離場的家長;盛文萃負責活動過程中障礙物的投放、陳一凡媽媽負責獎品的發放及蓋小印章。

  ***4***餵食。

  遊戲地點:會議室遊戲玩法:幼兒將碗裡的黃豆用勺子舀到礦泉水瓶裡,在音樂停下來的時候,看誰舀進去的豆子最多者為勝,遊戲過程中父母可以給寶寶加油,但是不能幫忙。***每輪六組幼兒***遊戲材料:礦泉水瓶6個、小勺子6個、大籃子6個、黃豆若干、輕音樂。

  負責人員:周元、曾敏、孫海霞、苗三班楊博茗媽媽、吳玥昕媽媽、譚冬辰媽媽、王子寧媽媽。

  人員安排:周元負責組織整個活動,楊博茗媽媽協助發放獲獎標誌物;曾敏和吳玥昕媽媽負責材料的投放及每輪結束後材料的整理。孫海霞負責門口家長的進場、離場組織,控制人數、王子寧媽媽負責發放獎品並蓋小印章。

  4、宣佈親子活動結束。

  領完獎品後,憑遊園卡在門口領取點心和飲料,離園,結束活動。

  第三部分:運動會總結階段1、活動結束後,整理相關材料,用現場拍攝的照片、道具等佈置主題牆飾,鼓勵幼兒勇於挑戰。

  2、從活動的組織、運動專案的設定、幼兒的表現等方面分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思路。

  3、活動情況在網站、報刊、櫥窗加以宣傳。

  4、材料歸檔。

  活動建議可以根據家長和幼兒合作的情況更換障礙物,也可以根據主題更換遊戲的名稱。

  附錄:

  {1}:分別由喬歡、餘斌、許靜負責準備。***5月20日前準備好***{2}:遊園卡由各班老師合作一起製作,由周元、龔嘉珍負責寫字,任彩雲負責裝飾。***5月20日前準備好***

  篇三

  一、問候家長,介紹班級教師及幼兒情況

  二、幼兒彙報演出

  三、親子游戲

  四、親子水果拼盤

  附親子游戲:一搶陣地

  目標:培養家長和幼兒的協作能力,發展幼兒的前庭覺

  玩法:“搶陣地”。遊戲很簡單請家長和寶寶手拉手,在大圓上準備,聽到音樂聲,沿著大圓走,聽到音樂停止,家長抱起寶寶找到塑料圈站在中間。未搶到圈者將被淘汰,搶到陣地者繼續遊戲,最後三對為勝利者。遊戲有小小規則:家長與幼兒要手拉手;開始時必須走在大圈外、音樂聲停止後才能佔圈;家長必須抱著孩子佔圈。

  三、小袋鼠

  目標:訓練孩子對身體的控制能力。

  玩法:讓孩子雙手抱緊爸爸的脖子,雙腿夾緊爸爸的腰,像小袋鼠一樣緊緊掛在爸爸的胸前。爸爸彎下腰,雙手雙腳著地爬行。

  四.揪尾巴

  一家三口組成一條牛。爸爸為牛頭,媽媽的手搭在爸爸的肩上為牛身,孩子緊貼媽媽身後做牛尾,孩子褲腰上別上牛尾巴。在一定範圍場地內,幾個家庭展開揪尾巴比賽。最後看哪個牛頭揪到的尾巴多,哪個家庭就獲勝。

  遊戲一:小熊小熊沒椅子

  目標:學會遵守遊戲規則

  準備:小椅子五張

  玩法:遊戲前,先教孩子學會念兒歌。五人一組進行遊戲,五張椅子背靠背一圈擺好。遊戲者站在椅子旁。遊戲開始,遊戲者邊念兒歌邊繞椅子走,當說到“他”時,趕緊找椅子坐下,沒有搶到椅子的就是小熊。先由爸爸媽媽家長進行此遊戲找出大熊。再由幼兒組進行找出小熊。最後由家長跟幼兒一起混合進行這個遊戲。

  附兒歌:“一個娃娃一個家,小熊小熊沒有家,小熊小熊是誰呀?小熊小熊就是他。”

  遊戲二:小魚游來了

  目標:發展手腳協調能力,培養躲閃能力

  玩法:事先學會遊戲歌曲。父母手拉收做“網”狀。幼兒邊唱邊做魚遊狀***手一前一後擺動,小碎步走***穿過“漁網”。“一群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一群小魚游來了,快快抓住。”當唱到抓住這最後兩個字時“收網”,那條“小魚”被抓住就要被紅燒或清蒸.***請一位家長做廚師***。最後勝下的那條小魚為勝利者。

  遊戲四:兔子跳圈

  目標:練習雙腳離地連續跳,2歲半以上的寶寶可以連續跳2米,不宜距離太長,以免寶寶疲勞。連續跳是練習彈跳力的方法之一。

  準備:呼啦圈,事先畫好起點和終點

  玩法:

  帶兔子的胸飾或者豎起兩個手指放在頭上代表兔子耳朵,雙足離地跳躍,跳到終點。

  幼兒與家長合作,每組兩個呼啦圈,家長幫忙放呼啦圈,幼兒跳圈,直到到終點。給予貼紙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