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教育心得體會
資訊科技教學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資訊科技課列為中學必修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通過開設資訊科技教育,意在增強學生的資訊意識,培養學習具有收集、傳輸、處理、應用現代資訊的能力和具有應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這是"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培養適應新世紀人才和滿足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的需要"。
事實上,資訊科技課最終教學目標是什麼?是要求學生掌握純計算機理論知識嗎?不!應該是教會學生一種學習方法。資訊科技始終是一種工具,對學生而言,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工具。如果明確了這一點,資訊科技課就不該是簡單教會學生幾個簡單的基本操作,而是讓學生在資訊科技技術下掌握如何學習的方法;在學習中遇到技術困難,再去了解並掌握相應的技術操作。
一、資訊科技課要立足普及學生電腦知識,樹立資訊意識
對於青少年學生來說,由於已有的知識和社會經驗較為不足,對計算機的理論和原理仍感到很高深莫測,我們的教學如果重理論而輕應用,結果只能是學生害怕電腦。因此,我們的教學目標應是立足於普及電腦知識,樹立他們的資訊意識。
以"從網上獲取資訊"這一單元課為例,來說明如何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按常規教學,是先講一節因特網基礎知識課,向學生灌輸什麼是瀏覽器?什麼是IP地址和域名?什麼是……?幾個名詞解釋下來,學生早就厭煩了。而對沒有上網基礎的同學,也嚇得不敢上網了。如果接下來再講搜尋、下載等操作,已經上過網的同學不用老師講他也早已會操作了,而沒有上過網的同學,看著那麼多的內容,怎麼也掌握不了。學生對這種課當然感到反感。
如果以任務驅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有興趣去做,例如:瞭解一下西藏的風土人情,通過網路搜尋點選便可得知,觀察地址,再輸入IP地址來觀察。學生們就輕鬆的理解域名與IP的區別。
二、注重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資訊科技課最突出的特點是:實踐性很強,一定不能用教師的講來代替學生的學和動手,要大膽讓學生去探索、去操作,要讓學生在動手中學習知識,熟練基本操作技能和培養創新意識,提高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對於從未操作過電腦的同學,是老師教學過程中較為難處理的一個方面。採用上述教學方法後,平時上課輔導的重點,我會放在操作基礎較差的同學那兒,對他們的作品製作要求也相對低一些。事實上,電腦基本操作也就只有建立一個資料夾、複製與貼上、儲存一個檔案等。通過一對一的指導,從未操作過電腦的同學也能很快地掌握這些基本操作。而對於上網、搜尋、下載及Word製作上的操作,即使這些同學當時未掌握,但當他要用到的時候自然會去問周圍的同學,因此這些同學如果在主題內容的策劃上下點功夫,單元成績不一定比操作熟練的同學低。
學生們在圍繞自己學習主題的製作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資訊科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當學生掌握了這種資訊科技的學習方法後,那麼將資訊科技運用到其它學科學習時,還會有什麼困難呢?
三、要建立靈活的成績評價體系
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與方法、學習中的交流與合作、動手實踐和操作能力。
怎樣讓學生去迎接學習上的挑戰?怎樣培養他們勇敢地去面對和熟悉一個複雜、令人迷惑不解、始終變幻的世界?思考著這些問題的同時,我深信: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育他們健康成長,比教給他們知識本身更重要。當學生個性得到發展、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健康成長以後,他們的創造力無疑會得到最充分的開發。
篇2
作為一名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師 ,自己在在這次遠端研修學習中,能按時觀摩學習了每一個專題的講座,認真聽取了專家們對小學科學教學的指導和解讀。在這段時間的培訓學習中,我通過看視訊、聽講座、認真閱讀了簡報,學到了很多新知識,理解了資訊科技對改進課堂教學的作用,具有主動運用資訊科技優化課堂教學的意識。瞭解多媒體教學環境的型別與功能,熟練操作常用裝置。探索使用支援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網路教學平臺等技術資源。真是受益匪淺啊!
原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所用的教學方法有些過於陳舊,網路知識比較缺乏,通過這次遠端培訓,讓我能夠在網路教學、移動學習等資訊化環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軟體、學科軟體、數字教育資源和網路教學平臺等技術資源,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發展綜合素質。
專家們那講座的視訊、精闢獨到的分析給我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那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課堂,讓我知道了教學中應該注意什麼。使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教學平臺上。這一次培訓活動後,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我要不斷蒐集教育資訊,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
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要多學習,多學別人的優點,要主動適應資訊化社會的挑戰,充分利用各種學習機會,更新觀念、補充知識、提升技能,不斷增強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要養成良好的應用習慣,積極反思,勇於探索,將資訊科技融於教學和師生交流等各個環節,轉變教育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和個性化發展。要善於利用資訊科技,拓寬成長路徑,實現專業自主發展,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篇3
九天的緊張的培訓結束了,我對這次培訓很滿意。這次現代資訊科技教師培訓,為提高教師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都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加強基本功的新修煉,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第九天的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觀念上的更新
本次資訊科技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九天的時間,但是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計算機的使用在往常對我而言就是一個進行文字操作的工具而已,本來我平時也不太注意對計算機技能的學習,總是有了問題就打電話求助,從沒有想過要自己去掌握這樣的技術。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3.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九天的培訓,短暫的學習雖然結束了,但我相信教師教育將是不斷探究,不斷髮展,不斷完善自我的永遠研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