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有教師心得體會範例文

  正如所說,大學四有教師不是天生的,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需要我們終身的學習、實踐和奮鬥。以此信念與在座同行共勉,在此分享心得體會範例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立志從走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交給教育事業,積極進取,立足本職,努力工作。

  一、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今天的時代已經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育學、心理學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對學生的成長規律也有了新的認識。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在工作中不斷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適應教育新形勢和需要。

  二、熱愛學生 要當一名好教師,一方面我們要熱愛教育這一職業,另一方面我們要熱愛學生,這一條最重要。好的教師必須有愛的情感、愛的行為和愛的藝術。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教師的“愛”是真誠的。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聯絡,教師必須真情付出,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做到一視同仁。教師的“愛”是公正的。公正是學生信賴教師的基礎,學生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教師的“愛”是嚴格的。嚴師出高徒。愛學生就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嚴中有度,真正地做到寬嚴相濟。教師的“愛” 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教師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力。

  三、紮實的專業功底和淵博的學識是一名優秀教師的關鍵。“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但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我要說僅僅有一桶誰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時刻充實自己。教師如果不具備廣博的學識見聞,學生問你問題你竟不曾聽說過,反而要向學生“取經” ,這可大大折損了教師的威望和形象。具備了足夠的知識,加上紮實的專業技能,這才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並能在教學中主次分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做到深入淺出,收放自如,遊刃有如,保證教學質量。對於一個教師的最高評價莫過於學生在課堂上求知若渴,讚賞和佩服的眼光了! 四、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是教育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現代教育。所以做一名教師必須具有創新精神。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應大膽突破,敢於向傳統挑戰,提出自己獨特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從而培養其積極進取、敢於創新的心理品質,以適應教育改革新形式的需要。 我十分熱愛教師這個職業,熱愛教師這個集體,更喜歡活潑可愛的學生,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努力做一名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篇2

  “四有”好老師學習體會***大學教師***

  今年教師節前夕習到XX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習的四點要求,高瞻遠矚、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語重心長,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民教師的關心愛護和殷切希望,是教師教書育人的行動指南。

  我是數學學院一名教師、博士生導師,自86年留校以來在教學科研崗位工作已有二十八年的時間,目前承擔著本科生課、研究生課及科研工作,曾率先在本科生高等數學課中進行了教學改革試點,並曾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及二等獎二項,出版國家十五規劃教材兩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兩部,也曾完成國家精品課程《微積分與實驗》的設計與製作,目前主持山東省教委重點專案《高等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思想及應用意識的構建教學與實踐》及山東大學首批慕課***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課程改革立項專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專案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專案兩項,近五年發表SCI論文30餘篇。我非常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曾經帶著無限的憧憬和嚮往走向這個職業,到現在,仍然沒有一天不在謹慎提醒自己身上肩負的神聖使命和重大責任。近三十年來,社會的變革,知識、資訊的爆炸, 教書和育人如何兼顧,教學與科研孰輕孰重,也曾讓我產生過迷惘。在第30個教師節前夕,發表了重要講話,號召“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這一講話為我們全體老師點亮一盞明燈,我認真學習了習的講話,備受鼓舞,就此,談幾點感想:

  首先,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好老師的靈魂和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教書育人合二為一。不能只滿足於做一個“教書匠”,要將“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信念扛在肩頭。“傳道”是第一位的。一個老師,如果只知道“授業”、“解惑”而不“傳道”,可以說我們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我們更不願意看見,自己培養的學生,只是學習上的高分手,卻是生活中的低能兒,拿起書本是學霸,放下書本卻完全不知道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要做一位好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塑造生命、塑造靈魂,塑造成一個人格健全的人。積極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成為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共同鑄就美好壯闊的中國夢,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遠大理想和不懈追求。

  其次,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要加強自身師德師風建設,用自身力量感染和教育學生。大教育家赫爾巴特有句名言“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們都知道,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身教更重於言傳,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正己,教師即是學問之師,優勢品行之師,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這要求我們教師以身作則,做到以德施教,行為生範,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為祖國培養合格的有德之才。

  第三,好老師要有紮實的學識,要做到教學科研兩不誤,努力提升自身知識修養和教學科研能力。我們必須要擁有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紮實的學識是好老師的必備基本素質,打鐵還需自身硬。在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我們高校教師必須站在知識發展的前沿,加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練就過硬的教學科研本領,啟迪學生,授人以漁,開發學生智力,交給學生一把開啟科學殿堂大門的鑰匙。

  第四,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種愛是不求回報的。我認為,育人是愛心的傳遞,對學生的愛,不僅體現在關心、照顧學生的需求,更多在於理解和尊重。有人認為,教育的周而復始,使它很枯燥,很容易使人倦怠。教育家呼籲使“教育的過程成為一種藝術的事業”。我很難想象,這份藝術如果沒有愛的澆灌,如何能充滿美和感動。我們高校教師要仁愛寬容,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以自己仁愛之心開啟學生心靈之門,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學生的歡迎和愛戴,用愛來灌溉教育這項事業。

  提出的好老師的四點要求成為新時代好老師的科學標準,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我將從內心悅納教師職業,靜下心來教書、安下心來育人、潛下心來科研,把教師職業作為值得奮鬥一生的事業,在教書育人中報效祖國,像習所講的那樣:在教學中“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同時努力挖掘所授課程教學方式和方法的突破性創新與改革,做好所主持的山東大學慕課《微積分》專案,打造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微積分課程,潛心鑽研微積分慕課的內容建設與校內的教學模式改革,強調課程內容設計,突出教師授課與學生探究的結合,爭取申報國家慕課立項,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全球共享;把向學生傳授知識與紮實開展科研結合起來,要緊跟全球領域本學科發展的最前沿,潛心治學,紮實研究,努力提升所研究方向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以淵博學識和專業水準培養學生,把自己鍛造成合格的“築夢者”,當好學生的引路人,培養出高質量的碩士生、博士生,為山東大學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為打造中華民族的“夢之隊”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正如所說,好老師不是天生的,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需要我們終身的學習、實踐和奮鬥。以此信念與在座同行共勉。

  篇3

  第三十個教師節到來前夕,9日在北京師範大學與師生座談時的講話,在廣大教育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他們表示,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以高尚的師德情操,詮釋“身正為師,學高為範”的師德風範,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廣大教師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增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加強學習,拓寬視野,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成為業務精湛、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牢固樹立改革創新意識,踴躍投身教育創新實踐,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作出貢獻。

  “的講話讓我們教師倍受鼓舞。我會把工作繼續做好,把全部身心撲在學生身上。”剛剛獲得“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的四川省汶川中學英語教師張霞激動地說。北師大歷史學院免費師範生古麗加汗·艾買提說,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到北師大視察,對廣大教育工作者寄予殷切希望,令人振奮。畢業後我會回到家鄉做一名教師,紮根邊疆,為家鄉教育事業盡綿薄之力,把青春書寫在美麗的新疆大地。

  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這是對全體教師提出的要求。北師大教育學部資深教授顧明遠深有感觸地說,改革開放 30多年來,我國教育有了很大發展,但要做到每一個孩子都能上好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很重要一個問題就是教師。的要求提得很深刻,富有人文精神,非常親切、容易接受。

  為師之道,首在師德。陝西省委高教工委常務副書記董小龍說,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影響教育質量的潛在因素,高尚的師德是建設一流師資隊伍的第一要素,比言語教育具有更強的心靈滲透力,對教育質量的影響更生動、更持久、更深遠。

  “我教的學生都能成才,是我最大的心願。”陝西省榆林中學教師常如正說,“師德體現在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要關愛學生,通過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

  “輔導員是一項用心靈陪伴心靈的事業,是一項用青春點燃青春、照亮夢想的事業。”北師大教育學部專職輔導員任雅才表示,我們一定按照對全國教師的要求,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用愛連線輔導員的育人夢和學生的成才夢,用青春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力量。

  對提出的做好老師,要有紮實學識,北師大化學學院方維海院士說:“不能只滿足於師生之間一桶水和一杯水之間的關係,要時刻警醒自己是否達到好老師的標準。”

  “國培計劃”受益者、貴州省平塘縣擺茹鎮甲茶小學教學點的語文老師陸光媛說:“‘國培計劃’當中很多課程是專為解決基層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設計的,專家們的教學風格、教學理念都令我受益匪淺。”陸光媛說,“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爛漫,對知識充滿無限好奇與渴求的孩子,給孩子們良好的教育,是教師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陝西省師德標兵、陝西師範大學教師於賡哲說。自2006年以來,於賡哲每年都被學生評選為本校“最受歡迎教師”。他說,在自己已經獲得的各種獎項中,最珍視的就是學生授予的這個獎項,“作為一名教師,我熱愛講臺,想到上課就覺得愉快。”

  通過以上各位老師的體會,我也深有感觸,覺得我們要把思想教育工作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貫徹到所有課程中去,教師要處處體現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的風範,因為教師自身的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才是最深刻的、最終身難忘的。我的課堂教學氛圍不錯,但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還是要多學習,多探究,我要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活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青年教師的成長,無論在教學還是科研上,都要學校和教管辦多請一些名師來指導,來提高我們的上課技巧,使我們青年教師逐漸成長,最後成為各個學科中的精英和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