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觀看大火種觀後感

  《大火種》講述了1926年山東廣饒地區的中共黨員和人民群眾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用生命保護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並使其如火種般傳播開來的感人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借鑑。

  

  今年將迎來中國共產黨95週歲生日。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國內電影人制作和拍攝了多部主旋律影片,將於本週陸續進入院線。昨日,講述中共地下黨員和革命群眾保護《共產黨宣言》故事的影片《大火種》率先上映,但記者發現,滬上排映《大火種》的影院只有6家,場次只有7場。

  上座率超過好萊塢大片

  影片《大火種》根據鐵流、徐錦庚長篇報告文學《國家記憶》改編,以1926年發生在山東省廣饒縣的真實故事為基礎,再現了當年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用生命保護中文譯本《共產黨宣言》的感人故事。原著作者鐵流曾表示,影片拍得非常接地氣,“希望用具有傳奇色彩的紅色故事吸引觀眾,讓更多人重溫這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歷史。”

  昨日恰逢該片上映首日,記者發現,《大火種》在上海排映的場次僅7場,影院僅6家。從全國範圍來看,首映日的全國總票房只有15萬元,排片佔比僅 0.1%。與其排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片的上座率達到了19.2%,甚至超過了好萊塢大片《驚天魔盜團2》和《獨立日2》。

  貓眼電影票房資料顯示,今天《大火種》的全國排片量有所增加,達到了0.2%,預售票房在13.6萬元左右,上座率上升到了24.3%,如無意外,將穩佔排行榜上座率冠軍寶座。今天,《大火種》的上海放映影院增加到了17家,場次增加到24場,但和同期上映的商業型別片相比,依然少得多。

  主旋律作品傳遞正能量

  隨著7月1日的臨近,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黨的女兒尹靈芝》,以“湘江戰役”為背景的《絕戰》也在同天登陸銀幕。就目前來看,這些主旋律影片的排片同樣不理想。

  其實,主旋律電影在鼓勵藝術探索的同時,同樣可以具有票房價值。比如上影集團即將拍攝的七一獻禮影片《鐵道飛虎》,就是根據著名的“鐵道游擊隊”故事改編,劇組邀請功夫明星成龍加盟,用創新元素增強經典故事的創意性和代入感,拉近主旋律題材與新一代年輕觀眾的距離。

  此外,依託文學力量提升主旋律影視作品的可看性,也是吸引觀眾的一大要素。記者獲悉,導演鄭大聖目前正在拍攝的影片《村戲》,改編自小說家賈大山的同名作品;講述反腐題材的《圍獵》,請到知名作家劉恆擔任編劇……

  主旋律影視作品繁榮是文藝創作百花齊放的重要標誌,但是,如何在主旋律作品中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更加強勁的正能量,是每個國內影人需要正視的問題。而就院線來說,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主旋律影片更多的空間和排片,讓更多觀眾接受正能量的薰陶,也是國內影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6月19日,慶祝建黨95週年獻禮影片《大火種》在京舉行首映禮,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巨集森、影片原著作者鐵流、主演白威、王檸、張夢迪、沈浩出席了活動,張巨集森表示,故事雖然不屬於大開大合的歷史事件,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本片根據鐵流、徐錦庚長篇報告文學《國家記憶》改編,再現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山東廣饒地區的中共黨員和人民群眾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用生命保護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並使其如火種般傳播開來的感人故事。

  首映禮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巨集森登臺致辭,“故事雖然不屬於大開大合的歷史事件,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過看似平凡的故事,表現歷史進步的必然要求,表現了人民群眾追求真理的滿腔熱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產主義理想在齊魯大地紮根、發芽、成長的偉大曆程,謳歌了山東兒女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當天,影片的原著作者鐵流也來到了現場,他表示影片拍得非常接地氣,並透露,自己也在片中飾演一角,“現在想到這部電影要登上大銀幕,我依然非常激動,能讓更多的觀眾重溫這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歷史故事,我認為有很強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在電影中飾演女主角的王檸透露,影片拍攝時非常艱苦,“白威被折騰得都看不出來是他了,這部電影在造型和心理環境上,對演員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但是我們都覺得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