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三號線

  都說來廣州沒有擠過地鐵三號線就不算來過廣州,讓我們來看看三號線的歷史由來吧。

廣州地鐵3號線***南北快線,北延段稱機場線***,被譽為暨廣州地鐵1號線之後廣州地鐵線網中最繁忙的地鐵線路,代表顏色是橙色。線路呈南北「Y」字形走向,途徑番禺區、海珠區、天河區、白雲區、花都區。並促進了新中軸線和番禺區新城區,地鐵線路北延段與白雲機場銜接,向南延伸至海傍。廣州地鐵3號線全長64.41公里,共設30座車站,2座車輛基地,2座主變電站,1座控制指揮中心,總投資為人民幣159.05億元。

  建設歷程

  於1997年規劃中,當時的方案B,5號線環線的東段,體育西路至客村一段,即為現時3號線的中段。2000年規劃中,因應番禺撤市建區,同時天河西部開始發展,因此該段被獨立出來,北端延至廣州火車東站,南端按現有走向延長至番禺廣場。同時從體育西路分岔出一條支線,向東沿天河路行進,再大致轉向北伸展至天河客運站。同時連線新白雲國際機場和廣州火車東站的機場快線也出現了,除北延段的路線走向基本確定。在2003年初步方案中,機場快線被併入3號線中,並改為大致沿白雲山東邊佈置。南端也得以大幅延長,從番禺廣場向東到達規劃廣州新城後,沿京珠高速繼續向南,到達南沙。後來2003年方案區域性修改,3號線和4號線交換廣州新城***現海傍站***以南及以東的路段,同時北段走線亦被修改,全線走向也基本得以定型。2007年5月14日,三號線北延段***原機場快線***原有17.03公里高架路線的規劃全部更改為地下敷設。為此廣州市政府增加投資10億元,工期延長9個月。同時為控制投資,原有快慢車設計被取消,機場快線服務亦無法實現。廣州東站至客村段於2005年12月26日開通,其餘於2006年12月30日14時正式開通,初期使用3節編組列車行走,直至2010年4月28日,全線使用6節編組列車;北延段2010年10月30日開通。北延段由廣州東站向北延伸至新白雲國際機場,新增線路30.9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路。加上原來已建成的線路,總長達到64.41公里。

  線路情況

  主支線三號線主線是機場北—體育西路—番禺廣場,支線是天河客運站—體育西路。但現階段採取兩條獨立的行車路線:

  主要路線為天河客運站—體育西路—番禺廣場,大部分情況下直接稱呼為三號線;

  另一路線為機場北-體育西路,官方和傳媒稱呼為三號線北延段或簡稱三北線。

  由於兩條行車路線相交但不重疊,兩者之間需要在體育西路站換乘。即從主線番禺廣場站北上的列車到達體育西路站後即轉入支線開往天河客運站;而前往機場北站則須在體育西路站下車到中部站臺換乘始發往機場北方向的列車,繼續主線上的旅程,反向同理***高峰短線除外***。

  加開空車

  為了疏導3號線中段的乘客,3號線工作日晚高峰均有分別從客村、體育西路、廈滘和大石站起載的列車班次,同時疏導上述各站積壓的大量乘客。這些班次分別於客村站後存車線、廈滘車輛段或大石站後存車線直接開出,抵達上述各站後才起載前往天河客運站***體育西路站出發則是前往番禺廣場站***。同時為了繼續增加3號線北延段的運能,3號線北延段早高峰亦有加開「同和至大石單向早高峰短線」,詳情見下方高峰短線段落;晚高峰則有加開林和西往機場北的列車班次,疏導北延段特別是林和西站和廣州東站的大量乘客。這些班次均由廈滘車輛段或大石站後存車線直接開出,中途不停大石至體育西路沿途各站,抵達林和西站後才起載前往機場北站。 [2]

  高峰短線

  繼二號線在2013年初開行早高峰短線車後,3號線於2013年5月27日在工作日7:50~8:45加開8趟短線車,執行區間為同和開至大石站北往南方單向。 [3] 加開空車時間段內,同和至體育西路站方向的運能將提升54.8%,平均行車間隔壓縮為1分58秒。 [4-5] 前往珠江新城至大石站的乘客可上車後留意列車廣播,搭乘短線車的乘客,無需在體育西站換乘即可直達目的地;若乘坐短線車前往石牌橋至天河客運站沿途各站,因體育西路站車站結構所限,無法通過站臺直接換乘,需經過站廳或換乘平臺進行換乘,亦可以繼續乘搭至珠江新城站,再到對面換乘往天河客運站方向的列車。

  東延段走向***預備中***

  廣州軌道交通三號線東延段全長9.58km,為地下敷設線路,線路西起番禺區的番禺廣場站,然後沿亞運大道向東延伸至京珠高速路,接著在亞運大道立交的西側轉向東南,再向東下穿京珠高速路與廣州軌道交通四號線高架交替,最後到達廣州亞運城媒體中心的海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