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學生隨筆
教師是怎樣寫教育學生隨筆的文章的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我們想成為我們的偶像。一個人的偶像列表很可能決定他將來的發展空間。
四十歲以上的人,成長過程中,想成為文學家或官員的特別多,原因在於教育中有太多的文學偶像,學而優則仕,也是文人的傳統出路。文學家有本事把自己無聊瑣碎的生活詩化,發酒瘋也罷,泡小三也罷,看起來都很美,這使很多沒有文學才能的追隨者誤以為只要生活錯亂,就是文學家,結果毀了一生。
中國這個傳統的文青國度,文學家之外的偶像,顯得相當有價值。
中國當下最有價值的偶像是誰?這個問題突然跳出來時,我的第一反應是:
姚明。
這個八零後,很有可能在明年進入nba名人堂。
nba可能更感謝他開拓了中國市場。在我看來,他最大的價值在於改變了許多中國人輕視身體的潛意識。看姚明打球的孩子,以他為偶像的孩子,自然而然地知道,磨練自己的運動天賦,在自由的競技市場,有名利雙收的機會,你能在三十歲之前掙足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
在我年少時,家長及老師的主流觀念是:四肢發達即頭腦簡單。學習好的孩子應該像陳景潤,痴痴迷迷,弱不禁風。受這種觀念侷限,體育天才被扼殺的可能性大增,他們可能有姚明的身體,卻無法用這身體掙到錢。
我知道有人看到這,會生氣地反駁,人生難道就是為了掙一點錢嗎?
那當然不是,人生是為了掙很多錢。
今天的文章除了讚美姚明,更主要是推薦美國曆史頻道的一套記錄片:《造就美國的人》***men who built america***,介紹了範德比爾特、洛克菲勒、卡耐基、j.p.摩根與福特等商業精英。他們最強烈的動機是:人生要掙很多錢,要成為世上最闊的人。
就是這麼“俗氣”的動機,讓這些商業奇才絞盡腦汁創新,因為只有人人購買你的產品與服務,你才可能掙大錢:
看到石油提煉出了煤油,洛克菲勒意識到它將照亮人類的夜晚,迅速從窮小子變成美國首富。
卡耐基接受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恩師斯科特建造橫跨密西西比河的鐵路大橋。他將鋼鐵引入橋樑建設,進而用於建築,摩天大樓出現,這位機靈的前童工成為鋼鐵大王。
j.p.摩根倒是出身於上流的銀行家家庭,從小學習做賬,不過始終活於父親的陰影之下,到了四十歲才開始自己做決定,並決心尋找“改變世界的產品”,向父親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冒險投資愛迪生髮明的電燈,併成功推廣。
這部紀錄片也展示了這些商業偶像的陰暗一面:偏見、仇恨、為摧毀對手不擇手段。
卡耐基認為洛克菲勒是摧毀恩師斯科特的罪人,其追求財富的極大動力是超越洛克菲勒,這兩人在現實中也彼此嘲弄,讓對方不痛快。
洛克菲勒為了不讓電燈搶走煤油燈的市場,故意誇大的電的危險。
身為科學家的愛迪生***夥同投資人摩根***也不光彩,為了保住直流電的地位,他們肆意歪曲交流電。
有意思的是,這些奇才們的痛苦、爭鬥,甚至是危機和破產,卻為他們的消費者帶來了福音,一個現代化的美國也因此建立:鐵路聯網、高樓林立、燈火通明。因為他們最核心的訴求永遠無法改變:取悅消費者,讓消費者活得更好、更方便、更舒服,才能帶來財富。
這部紀錄片只有8集,不長。難得的是,央視紀錄片頻道播放過,可惜名字改成《美國商業大亨傳奇》,失了原意。視訊很容易找到,建議你帶孩子看看,因為商人原本不在中國人的偶像列表上,貶低、歧視商業與商人,才是中國人愛乾的。
如果你的孩子說,我以後要掙大錢,我要成為中國最富的人。你要開心,這理想一點不俗氣,真能實現的人,必然改變了世界。
有這樣理想的人越多,做為消費者的我們,越能受益。
如果拍一部《造就中國的人》,當下,有誰能入選呢?誰在競爭的市場上改善了中國人的生活?
篇二
因工作關係,每年都有那麼幾個月需要與土豪們交流,為了緩解工作的嚴肅氣氛,大家偶爾會在茶歇時隨意閒聊幾句,如小孩的教育問題。
有次採訪無錫一位做貿易的老闆,他本人帶個黑邊眼鏡,穿著色彩鮮豔的運動服,人白白胖胖的,看起來像個很nice的“大白”,他與太太都笑容可掬,給人的感覺十分明朗。與大部分土豪都愛把孩子送到貴族學校不同,他的教育理念很獨特:我想要我的孩子做一個平凡的人,希望他有普通人的快樂,過平靜的生活,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遵循這個理念,他把孩子送到了當地普通的學校,在學習上對孩子沒有要求,只注重培養孩子“人好”,即與人為善,懂禮貌,尊老愛幼。一切看似完美!
孩子越來越大,漸漸地小學畢業,上初中,上高中了。漸漸地,“大白”發現了一個很嚴重問題:這個孩子沒有理想!他太“淡泊”了!
問他將來想做什麼,他說不知道,問他對什麼有興趣,他說不清楚。孩子對錢沒有感覺,對權力,對地位,對身份,對榮耀... ...統統沒有感覺!如考大學,他不認為考上清華北大有什麼用;出門買東西,無論買貴重物品還是便宜商品,他都表現得無所謂;對賺錢?那就更沒興趣了,他家的錢幾輩子也花不完吶!
“我也說不好,就是感覺他懦懦的,綿綿的,沒有活力,像只綿羊。”大白嘆了口氣。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追逐個性的年代。當精英們希望孩子做一個“平凡的人”,而不是都像曹操一樣企盼“生子當如孫仲謀”時,教育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那些希望孩子永遠幸福快樂的父母,或許是在地球絕大部分森林已經消失多年後全都忘記了叢林競爭法則,認為這世界上沒有洪水,沒有惡獸,錢就像陽光,可以讓孩子永遠做一隻在太陽底下的小兔兔,萌萌噠就好。
殊不知,叢林永遠不會消失,即使沒有了樹木,只要有人,一個虛擬的叢林便悄然建立。
孩子在學校,學校就是叢林。在這個叢林中,孩子們不僅在激烈比拼學習成績,還在比性格,比人緣,比誰更能適應並熟練運用這個叢林的規則。有些家長說不喜歡中國的教育環境,太黑暗,太殘酷,有錢把孩子送國外陽光的淨土... ...
當然,你完全可以這麼做,但前提是,有沒有告訴過孩子無論你在太陽溫暖的照耀中還是月下淒冷的風雨中,都要努力適應環境,並具備勇於競爭的意識?
當孩子走向社會,社會更是叢林。商界、政界、文藝界... ...哪個不是明規則潛規則暗流湧動?稍不小心就馬失前蹄。惡獸不在人群中,而在人心裡。如果一個孩子在學校讀書時已然不會爭強好勝,當他面對更加殘酷的社會,面對更加冷漠的人際,他將如何打拼?又將如何自處?別說在競爭中捕捉先機了,也許連被淘汰的機會都沒有。
一直相信,無論時代價值觀如何更迭,有一點要毫不猶疑地堅持下去,那就是教育孩子——“追求卓越”!人類要發展進步,家族要傳承革新,我們就要始終不渝地堅持把下一代變成更優秀的人,讓他們更強壯,更聰慧,更有力!
父母不能讓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也不能讓他們“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學識的積累、性格的養成、智商的啟蒙、情商的培育,還要幫助他樹立理想、激發興趣、制定規則,保持活力... ...一切都需要平衡。
有次在上海聽臺大呂世浩教授的課,恰好講到清代皇子們的教育問題。他說清代皇子們的教育是歷朝歷代最成功的,即使嘉慶中衰,清末覆國,但該朝從未出現過漢靈帝、唐武宗、明萬曆等不學無術的荒唐皇帝。清代國運衰退不可避免,但清皇帝個個“勤政”,與皇子教育完善不無關係,清無論設立“上書房”,還是繼位制度的“立賢不以嫡長”,都嚴格在皇子們中間建立了一套培養及選拔制度。
清代皇子們的教育怎一個“苦”字了得?清人趙翼在《簷曝雜記》中曾有生動的描述:“本朝家法之嚴,即皇子讀書一事,已迥絕千古。餘內直時,屆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時都院百官未有至者,唯內府蘇拉往來。黑暗中殘睡未醒,時復依柱假寐,然已隱隱望見有白紗燈一點入隆宗門,則皇子進書房也。”
能想象嗎?每天早上天還不亮,大臣都沒來上朝,小太監們都倚在柱子上假睡呢,小皇子們就已經起床去上書房學習了。清朝規定,皇子6歲***虛歲***開始讀書,學習內容不僅有滿漢蒙三種語言,更有文史典籍,騎射武藝等等,皇子讀書的時間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點至下午3點,沒有午休,全年只放五天假!
康熙皇帝自己回憶說,他五歲開始讀書從不間斷,累得咳血,仍然堅持。每日老師給指定這一段要念120遍,之後再背誦一段新的內容,直至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完全背下來。一世盛名,豈是輕易能夠獲得?
呂教授總結了一句清皇族教育理念——寧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綿如羊。這並非真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凶狠殘暴的人,而是希望後輩能有魄力手挽狂瀾,超越前人,安邦定國。
望子成龍是全天下父母最真摯的願望。
篇三
哄騙式教育
很多家長有時候喜歡哄騙孩子。比如,家裡規定,孩子一天只能吃兩顆糖,配額用完了,孩子繼續要,家長狠不下心拒絕,就把糖果藏到櫃子裡,說:“吃完了,沒了。”說好了要帶孩子去公園,臨時因為累或天氣的原因要取消,就哄孩子說:“已經關門了,去不成了。”
孩子們都精著呢,踩把椅子就能從櫃子裡把糖找出來,你怎麼自圓其說?就算孩子一時被騙了,以後呢?哄騙孩子,其實是對自己的執行力無法貫徹而表現出的搪塞和欺騙。
為什麼不誠實地向孩子說明不能吃糖果的原因,以及對規矩要遵守的態度。同樣地,要取消一個外出活動,請告訴他真實的原因。若是因為天氣,就讓孩子懂得對自然妥協;若是因為疲憊,就教孩子學會對家人體諒。
大讓小教育
很多時候,家長特別喜歡不問緣由,讓大的孩子讓著小的孩子。“讓妹妹嘛,你是哥哥要懂事。”“先讓弟弟,他小。”
這些耳熟能詳的裁決,根本沒有仔細去詢問孩子們爭執的具體原因。看似是教導長幼尊卑,其實是亂和稀泥。如果是因為哥哥姐姐身強力壯,沒輕重,要耐心地講解注意力道,不要傷了弟弟妹妹。針對爭執的事情,大的孩子如果有理,一定要捍衛;小的如果無理取鬧,倚小賣小,一樣要批評。
不管在幼兒園、學校還是社會,都沒有年齡大的要讓年齡小的這類準則。在家裡如此操作,讓孩子對解決問題處理紛爭無法正確對待。這是對“公平公正”的漠視,會直接損害孩子的價值觀。對大的孩子來說,會委屈和喪失安全感;對小的孩子來說,沒有學會正常捍衛自己的權利,出了家門,舉步維艱。
恐嚇式教育
“你不聽話,就帶你去打針!”“你不睡覺,等會兒老鼠就鑽你被窩裡!”我還聽過一個奶奶這樣嚇孫子的。6歲的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奶奶為了他的健康,就講了一個故事“鼓勵”他吃菜。
“還記不記得上次我們一起回農村老家?天陰陰的,突然,一個很髒披頭散髮的姐姐,衝出來,把你手上的玩具搶了,還把你的手抓疼了。那個姐姐是個瘋子,專門抓不吃青菜的孩子。你再不吃菜,奶奶就把你丟到老家的那條街上,不接你回來了,讓那個瘋姐姐管你。”
孩子當時就嚇哭了,雖然吃了蔬菜,可飯後就吐了。聽孩子媽說,孩子連續幾個晚上睡覺都會被嚇醒,做夢也在喊“不要瘋子姐姐抓我”。奶奶心疼了,馬上改口:“奶奶瞎說的,瘋子姐姐不會來。不吃菜就不吃吧,奶奶給你做最愛吃的紅燒肉。”
這樣做,既給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教育的方向又前後矛盾。孩子是有情緒記憶的,埋下一個恐懼的創傷,有時需要幾十年恢復,千萬不要這麼恐嚇孩子。
告老師教育
不要教孩子什麼事情都要告老師,孩子要懂得什麼該告知老師,什麼該自己解決。
老師、家長和領導都屬於等級較高的人際關係,而人最需要的是同輩之間的認同和支援,能否和同輩良好相處,是我們界定身份、決定歸屬感、建立安全感並獲得喜悅和創造力的根本。
和同輩相處,首先要學會的就是自己處理分歧的能力,儘量在平等的關係中相互緩衝和界定自我及彼此存在的空間。這種處事方式,越早培養越好。告訴老師,讓代表高級別的權威來解決問題,不僅放棄了培養孩子應對衝突的能力,更會喪失同輩的認同和尊重,被邊緣化。
責任外化教育
孩子摔了碰了,我們除了忙不迭地把孩子扶起來,還有一個最具中國特色的舉動:打地、打桌子板凳,“懲罰”這些“傷害”孩子的物體。孩子和寵物玩,被抓了,老人也會直接打貓打狗。
這些舉動外化了孩子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讓他誤認為錯誤都是“別人”的。說小點兒,這忽略了讓孩子瞭解今後如何防範摔碰及怎麼跟寵物相處;說大點兒,這是逃避責任和暴力處事的行為。
我見過一個外婆,就是這樣對待外孫女,結果這小女孩兒在荷蘭的幼兒園,摔倒了就狠狠地踩地打板凳,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孤立她,老師也覺得這孩子有行為問題。
愛孩子要愛得其法,孩子,不僅給了我們生命最本質的活力和喜悅,也給我們一個契機,重新審視生活,自省個人的言行。帶孩子,是一條和孩子共同修行的路,我們不是領他們成長,而是和他們相伴,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