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咬人的正確引導方法是什麼

  不少寶寶都有咬人的行為,讓媽媽們鬱悶不已。那麼寶寶為什麼愛咬人呢?寶寶愛咬人該怎麼辦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寶寶愛咬人的正確引導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愛咬人的正確引導方法

  1、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滿足咬的替代品

  如果孩子處於長牙期,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滿足咬的替代品,比如牙膠、磨牙棒、餅乾、毛巾等物品,緩解孩子的特殊需要。

  2、引導孩子多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

  如果孩子是因為語言貧乏造成交往中喜歡以肢體語言來表達的話,就要加強交往訓練和交往時的語言訓練,引導孩子多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比如,如果孩子想表達好感,引導孩子說:“你好!”並鼓勵孩子通過握手的方式來表示友好。如果孩子想拒絕他人,引導孩子說:“不要!”“你不可以這樣!”“我現在不想和你玩!”“你是姐姐,你應該讓讓我!”“如果你再這樣我告訴老師了!”一旦孩子掌握了用語言與他人溝通,咬人就沒有存在的需求了。

  3、多用正面引導

  對於咬人的孩子,不要過於責罵,以免產生強化效果。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給孩子營造一個平靜的家庭環境,多使用講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來引導。比如,讓孩子扮演被咬的孩子,家長扮演咬人的孩子,每次咬人後,家長要主動向對方道歉。在角色扮演過程當中,孩子更能夠體會他人的心情,從而慢慢減少咬人的行為。當然,孩子從思想轉化為行為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父母要有寬容的心理。

  一般來說,兩三歲孩子咬人基本上屬於生理和心理髮展上的階段性問題,還不屬於攻擊性行為。4歲後孩子如果繼續咬人的話,可能就要關注孩子的心理是否出現了問題,必要的話還要請兒科醫生看一下,是否情緒過於不穩定,需要藥物來改善一下了。

  4、多關注咬人的孩子的內心

  如果孩子咬人是因為遭遇了某些特殊的事件而產生了心理壓力,或者為了緩解不良情緒而出現的,父母更要多關注孩子。比如,增加親子游戲的時間,多用語言告訴孩子“不管怎樣,媽媽都是愛你的”!多使用肢體語言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比如擁抱孩子,撫摸孩子,親親孩子的臉等。

  寶寶咬人的教育小訣竅

  糾正版

  √被咬後作出誇張的動作。誇張的動作可以讓寶寶感受到他這種舉動會傷害到所喜愛的人,寶寶遠比我們想象中懂得看大人的臉色,他會從我們的表情中知道自己這種示愛的方式有點欠妥。

  √儘量剋制情緒。父母可以用熱情的大擁抱來回應對他的愛,同時明確地告訴寶寶:“媽媽疼”,可以把寶寶的小手放到他嘴裡讓他自己咬一口,問問他:“疼不疼?”告訴寶寶,咬人不是表達喜歡之情的最佳方式,引導他用語言、手勢、擁抱表達情感。

  錯誤版

  ×打罵寶寶,表現出極大的憤怒。這樣做的後果會讓寶寶迷茫:“難道我喜歡你不對嗎?”處罰的結果也許是孩子不再用咬人表示對你的愛,但同時他也無法懂得怎樣正確表達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喜愛之情。

  ×反咬回去。這更是要不得。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咬了他,他就會知道這樣會疼。”如果真的那麼做了,寶寶很多時候反而會很高興。這與父母的初衷並不吻合。寶寶沒有因此受到懲罰,而是表現得更加興奮。家長的這種行為在寶寶看來是對他的一種迴應,是在向他傳遞這樣的一個資訊:喜歡一個人就是要這樣咬他。效果自然適得其反。

  寶寶愛咬人的原因

  1、寶寶表達感情的方式比較貧乏。他還不懂得區分自身感覺和其他人之間的差異,也許對寶寶而言,咬人的經驗是愉快的,但為何對其他人來說卻是痛苦的,小腦袋還難以理解。

  2、寶寶愛模仿。有時候大人看到白白胖胖的嬰兒也會忍不住上去假裝咬咬他的小手小腳,寶寶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原來喜歡一個人就是要咬他呀,這不就學會了。

  3、寶寶分不清咬和親的區別,也許在他看來這個示愛的動作都是通過嘴巴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