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逆光拍攝技巧

  大師說有光即可攝影,但很多攝影師相信其中只有逆光才是王道!本文將為你介紹各種逆光的種類、效果及其拍攝技巧教程,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一、逆光光斑

  逆光下的光斑有圓形、格菱紋、點狀跟霧化等各種樣貌,非常漂亮!

  拍攝時機

  要產生光斑的效果,需要有比較強烈的「點光源」。這時候擁有光質比較硬且光量強的光源,會來的有利一些。象是當太陽在比較高的位置、或是由燈光直射鏡頭的光線都屬於如此。有時候低角度的太陽也有機會形成光斑,只是接近日落的太陽光量會比較弱,容易讓光斑弱化成為白霧狀。

  拍攝方法

  逆光所產生的「光斑」效果,大致分為兩種,像泡泡一圈一圈的小百就稱他為「泡泡型」,一格一格的小百就稱他為「菱格紋」,不管是「泡泡型」還是「菱格紋」,光斑的形狀其實跟拍照技巧沒有太大關係,反而與器材有著絕對關聯,象是定焦鏡頭抑制光斑效果的能力比較強,所以怎麼拍都拍不出光斑來;而變焦鏡頭就比較容易產生,這會根據每顆鏡頭的鏡片鍍膜、材質的不同,而產生差異。

  「泡泡型」與「菱格紋」的光斑形狀,是由鏡頭內控制光圈的機械葉片所形成,兩者的變化,就在於光圈的大小,如果我們開啟大光圈,則會產生「泡泡型」光斑,縮小光圈就會出現「菱格紋」光斑,但也並非光圈全開就會有「泡泡型」,要看你的鏡頭光圈夠不夠大,機械葉片能否開到接近圓形,才有機會形成泡泡狀,要不然就會是「菱格紋」或是微微看見邊角的泡泡光斑,而「菱格紋」也有所謂的八角跟六角狀,這就是看你鏡頭機械葉片的片數而定。

  TIPS:

  但也並非只要是定焦鏡就一定拍不出來,像Canon 50 mm F1.2 L 也能拍出光斑效果,要視每支鏡頭的特性而定。

  二、一般型逆光

  一般逆光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正逆光」,另一種是「側逆光」,不管在什麼情況下,當太陽置於模特兒的正後方時,我都把它歸類為一般型逆光。如果將太陽直接拍入畫面之中,便把它稱為「正逆光」,不將太陽拍入畫面,則稱為「側逆光」。

  拍攝方法

  一般型的拍法比較簡單,只要逆著光拍就是了,頂多就是利用「遮光法」測光,幾乎沒有什麼難度,而這型別的逆光效果,會容易產生輪廓光及髮絲光,比較困難的地方是,太陽在一天當中的位置有高有低,這些都會影響拍攝的效果,而我們要如何去判斷及選擇我們要的畫面,才是一般型逆光考慮的要點。

  拍攝時機

  當太陽還高掛時,硬是要逆光的話,就必須跪低一點,但有時候低角度的畫面並不是這麼理想,氛圍也比較不好掌控,若是等到斜射光出現的時機再拍,會來得簡單輕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