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經典提升技巧
風光攝影中巧妙的構圖形式是開啟風光攝影美感表達大門的鑰匙,利用形式美學法則進行風光攝影創作可以為風光攝影作品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使用RAW檔案
很多風光攝影師會認為RAW格式過於繁瑣,他們寧願使用JPEG來拍攝美景,photoshop專家盧克•馬西會告訴你:使用RAW格式的各種好處。下面的兩張圖片是藉助Element4.0調整的前後對比圖,欣賞一下你就會發現二者的不同。
第一張是尚未調整時的RAW檔案,表面看起來層次不夠,影調也不夠豐富,好像細節也不到位,實際上只需要調整一下,就會出現第二張的效果。從前後兩張圖片的對比就能看出RAW格式的強大。
雖然RAW檔案開啟麻煩,處理麻煩,但是細節多、實現了無損壓縮,而且還能在後期調整白平衡,所以,拍攝精細的風光片,一定要使用RAW檔案。
學會使用偏振鏡
為什麼選擇偏振鏡不選擇UV鏡?
大部分人,確切地說是絕大部分攝影愛好者,在鏡頭前面都安裝了UV鏡。在使用UV鏡方面,他們進入了一些誤區:1.用UV鏡來保護鏡頭鍍膜;2.UV鏡安 裝上從來都不拿下來;3.UV鏡不過幾十塊錢。可以說,有這三個毛病的攝影愛好者,建議你們還是扔掉手中的UV吧,一方面幾十塊錢的UV鏡不僅無法消除紫 外線,反而會影響畫質;另一方面,個人推薦還是使用偏振鏡而不是UV鏡。
UV和偏振的區別在於:在霧天或紫外線比較強烈時,拍出的照片有藍紫色調。加了UV鏡可以將紫外線吸收,排除紫外線對CCD的干擾,有助於提高影響的清晰 度和色彩的還原效果,但是,數碼單反相機由於成像原理與膠片有本質區別,所以紫外線對成像的影響並不大。偏振鏡是能有選擇地讓某個方向振動的光線通過,在 彩色和黑白攝影中常用來消除或減弱非金屬表面的強反光,從而消除過減輕光斑。
偏振鏡的原理及作用
光線是以波長的方式傳播的。光線以直線的方式行進,以波的形式以各個角度向各個方向振動。當光線達到一個表面,一部分波長被反射了,而其他部分則被吸收 了。正是被吸收的那一部分波長決定了光線所照的這個表面的色彩。例如,一個紅色的物體將反射紅波長而吸收其他波長。
偏振光就不同。偏振光的產生是因為光波經過了反射和散射,並且只沿一個方向行進。正是這些波長產生眩光和反射,減少了色彩的強度。偏振鏡正是設計用來阻擋偏振光的,從而恢復對比度和飽和度。
偏振鏡由薄薄的偏振材料做成,這個薄片夾在兩片圓形玻璃片之間,旋入鏡頭的前端。裝置的前部可以旋轉,以改變偏振的角度,這樣,通過鏡頭的偏振光的數量可 以改變,以控制偏振量。旋轉偏振鏡時從取景器中觀看***或使用帶Live View的LCD監視器***,反光就會忽有忽無,色彩的強度就會加強隨即又減弱。當 你感到效果達到最佳時,就停止旋轉偏振鏡。
第一張是沒有使用UV鏡的效果,第二張則是加有偏振鏡後的效果。在使用時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偏振鏡有兩擋濾光鏡因素,雖然你的照相機的自動測光系統允許調 整,但應記住,這會影響你的快門速度和光圈的使用範圍。不管什麼時候使用偏振鏡,你一定要將你的數碼單反照相機裝在三腳架上,以避免照相機震動。
靈活使用光圈
一般來說,風光攝影要將從前景到背景的景物都拍得十分清晰。比起長焦鏡頭,廣角鏡頭能拍出更大的景深;比起大光圈,小光圈能拍出更大的景深,而準確對焦十 分重要。我們都知道,光圈收得越小,景深就越大,清晰的部分越多,因此,一般建議使用非常小的光圈,比如f/16和f/22。但是,光圈收得過小反而會有 損於影像的清晰度,這是因為一種叫“衍射”的光學效應的緣故。
衍射,最簡單地說,就是當光線穿過鏡頭光圈時,鏡頭孔邊緣分散光波。光圈收得越小,在被記錄的光線中衍射光所佔的比例就越大,影像就變得越不清楚,結果影像裡顯現的細節就越少。
一般來說,在以下情況下你就會開始看到衍射效應:ASP-C尺寸感測器的相機光圈收小到f/11以下;全畫幅感測器的相機光圈收小到f/16以下。
為了說明不同光圈下的衍射效應,我們在這裡展示在f/8、f/11、f/16和f/22光圈下拍攝的一系列照片——對焦和整體曝光保持不變,唯一的變化就是光圈大小。這些照片的後期處理都是使用同一軟體和設定。
光圈設在f/8時,照片中所有景物都很清晰,背景中樹木的細節表現得也不錯;光圈f/11時,景色還算清楚,但光圈收得更小時,隨著景深的增大,影像明顯 越發不清晰,細節不顯明。這是風光攝影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尤其是製作大尺寸影像時。正是這種看上去“糊狀”的植物,損壞了很多攝影師的數碼風景照片。
三腳架
對風景攝影來說,三腳架應被視為整套裝備中的重要部分。你通常會使用最小光圈來將景深最大化,同時用低ISO感光度來獲得最清晰的效果,這樣的話快門速度 就會很低。有些拍攝,手持照相機就可以,但使用三腳架你就再也不用擔心震動。你還會發現將照相機置於支撐物上,你就有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去調整取景,獲得 儘可能好的構圖。
三腳架的種類很多,要挑選一副並不難,但要考慮兩個關鍵因素:
首先是穩定性。儘管便宜的型號吸引人,但如果三腳架不能提供穩定的平臺,那就沒有作用了。因此要確保選擇一款足夠結實的三腳架,在拍攝時能夠保持你所有攝影元件完全靜止。
第二要考慮三腳架的重量。這一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你要帶著它和你的其他裝備走很遠的路程。大部分三腳架是鋁合金做的,很牢固,也很輕。你看的三腳架的重量大多在2千克左右或更重,但如果你想要同樣堅固卻更輕的三腳架,那就選碳纖維三腳架,儘管價格不菲。
記住:購買越貴的型號,其三腳架和雲臺就越要分開買,這樣你可以根據你的需要進行調整匹配。
雲臺的選擇
大部分三腳架都沒有配雲臺,以方便使用者選擇專業或普通的雲臺。下面介紹兩種最常見的雲臺:
球窩雲臺:這種雲臺的種類較多,簡單的僅有單個控制件,複雜的帶有全景鎖和標尺、拉鎖和液壓球鎖系統。通常球窩雲臺比搖攝俯仰雲臺更結實,也更容易調整,它們可以全方位轉動。滑絲過去是個問題,現在已不太發生了。
三向雲臺:搖攝俯仰雲臺通常是三向的,適用於像微距攝影這樣的精準拍攝工作,也適合所有型別的拍攝。雖然有專門用於全景拍攝的雲臺,但這種雲臺的搖攝標尺可顯示拍攝角度,對全景拍攝很有用。液壓雲臺,可以最靈活地搖攝,特別適用於體育攝影師。
理解快門
我們通過拍攝水體來探討快門的選擇。
如何拍攝水體的運動,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一些攝影師喜歡以真實的方式來捕捉水體,使用高速快門速度來“凝結“水體的運動。另一些人喜歡有意將水體“模糊 化”,以營造運動感。這兩種技術在合適的場合都能產生好的效果。重要的是,兩者定要取其一,如果介於兩者之間的話,水體既不模糊也不清晰,那就往往會給人 以凌亂感和無意識感。
如果你希望停住水體的運動,一般得使用1/500秒或更高的快門速度——確切的快門速度要視水體的流動速度而定。
風光攝影師一般都是用小光圈***大f/數***來獲得足夠大的景深,使前景和背景細節都合焦清晰。這樣一來,通常就要採用相對長的曝光時間,尤其在弱光條件下。
很多攝影師喜歡走另一個極端——使用長時間曝光來使流水模糊化,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對於觀者的眼睛來說,這種“模糊化”的效果為影像增添了活力和動感,所以更加賞心悅目。
1/2秒的曝光應該足以實現這個效果,長達數秒的曝光會更好——這就能保證營造動人的白色的、絲綢般模糊感。為了能長時間曝光,要使用最小光圈***一般是f/22***,並確保照相機的ISO設在最低。至此如果快門速度還不夠低,你就需要濾光鏡的幫助了。
安排前景
我們都知道,世界是三維的,而照片是二維的。風景照片拍攝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照片無法傳達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那種深度感。幸運的是,我們還可以使用一些構圖技巧來克服這個相當讓人不快的小問題。
創造照片深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攝入一個有力度的前景,通常要使用廣角鏡頭來拍攝。用這種方式突出前景,就為眼睛創造一個“進入點”,將觀者拉入場景中,賦予照片一種距離感和規模感,這樣就為照片添加了深度。
廣角鏡頭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原因在於它能延展透視,將靠近鏡頭的成分進行誇張性的展現,從而打開了前景以遠的景緻。
但是,你得留神,這樣做會使中距離景色看上去有空洞感,缺乏趣味。一個彌補的辦法就是採用低視點拍攝。這就壓縮了中間的距離,構圖中就不會出現太多的空白空間。你還需要使用小光圈,仔細調焦,以達到最大景深,使前景和遠處景物都焦點清晰。
正確處理:母牛歐芹和金雀花都是很誘人的前景,能將觀者的視線引入場景之中,併為遠處的景緻構成恰如其分的框架。廣角鏡頭加上f/22的小光圈營造出很大的景深。
我們一起聽聽著名風光攝影師亞當-伯頓怎麼設定前景: 應該指出的是,我首先關注的並不是前景,畢竟最重要的是拍攝主體。但對我來說,前景僅次於拍攝主體。因此,不管什麼時候出去拍風光照,我總要尋找一個存在 很多潛在拍攝機會的拍攝點。到了場地,我會各處察看,尋找最吸引人的拍攝主體,最好的拍攝角度。一旦選擇了拍攝地點,我就開始尋找前景興趣物。
什麼樣的前景興趣物算得上好,這沒有現成的規則,但是你總是得考慮幾個因素。重要的是,你必須仔細斟酌要納入哪些東西,不能看到什麼就拍什麼。我喜歡風光 攝影,所以我總是尋找天然元素作為我的前景——岩石、花卉、水是通常的成分。我知道,這些東西能融入我所構思的大畫面中,相反,一個人造的物體就會顯得不 協調。
試著蹲下來,靠近你想拍攝的前景物,你的照片就會凸顯生機!但也要注意不能降得太低,否則,有可能你的前景比你的遠景更突出,使影像失去平衡。同樣道理, 你的被攝物必須乾淨、簡潔——奇妙的背景會被混雜的前景所淹沒!最後一點,使用小光圈也很重要,把焦點對在場景縱深範圍的三分之一處,能讓你獲得好的景 深。做到了這樣簡單的幾條,你就能大大改進你的風光影像的構圖。
瞭解色彩
色彩不僅具有視覺衝擊力,它還能表示不同的情調,激發不同的情感,併產生與文化背景相關的象徵意義。想想你的影像中一種占主導地位的顏色能產生什麼效果。可能你需要減弱或者加重這種顏色。在構圖、光線照明和使用濾光鏡的時候應該認真考慮色彩。
紅色是一種強烈的顏色,特別在與黑色背景相對照時更顯強烈。紅色被普遍用來表示警告或危險的標記,讓人難以忽視。在攝影中,紅色是最有力量的顏色,最抓人 眼球,但紅色也可能成為讓人分心的顏色,如果風景中出現一個小紅點,比如遠處的一輛紅色小車,一隻紅色小船,或一個紅色郵箱。
藍色是一種與世無爭的顏色,能用來表達平和、悲傷或寧靜。在攝影中,藍色通常用來傳達寒冷之情,特別當藍色與水體和冬日景物相搭配時,效果尤其好。 藍色是風光攝影師的重要顏色——色彩飽和的藍天往往成為絕佳的背景。
綠色常用來表示健康和生機。很顯然,綠色是植物的主導顏色,因此成為很多植物照片的主導顏色。綠色很容易被明亮的、具有前進感的顏色***比如紅色***所掩蓋,一般說來,視覺衝擊力不強。不過,當單獨使用時,綠色依然能使影像氣氛強烈、生動有趣。
黃色是另一種明亮的、具有前進感的顏色,常用來代表幸福或光明。黃色能為你的影像增添暖意,與藍色相配合或映襯之下效果特別好。黃色與其他類似的鮮豔顏色***比如金色和橙色***是秋天的代表色。黃色可成為靜物影像的很好背景。
手動輸入色溫
不同的光源會產生不同的色調,一般以光線的“暖”或“冷”以及其中存在的綠色或品紅色的量來表示。比如,家用的鎢絲燈泡發出的光線比陰天室外的光線要暖和得多。熒光燈光則帶有一種綠色調。
光源的暖度或冷度被稱為“色溫”,用開爾文***K***來表示。數值越低,光線就越暖。比如,日落的色溫為3000K左右,中性的日光***晴日中午***約為5000~5500K,陰天約為7000~8000K。
我們的眼睛能很快很容易地適應不同光源的顏色,會把白色物體看成白色,不管這物體是在鎢絲燈光下還是在多雲天的室外。不過,要是想用數碼單反照相機來準確 呈現色彩,就必須設定正確的白平衡,你可以在照片拍攝時設定,也可以在RAW轉換器中處理你的影像時設定。依我個人經驗,我建議在用RAW格式拍攝時就設 定好白平衡,這樣就能有更多的靈活性。
在拍風景照時,我們並不追求絕對準確的顏色,重要的是捕捉到令人愉悅的色彩。所以,數碼攝影師可以利用不同的白平衡設定來獲得相似的效果。
風光攝影構圖原則
和尺寸有關
嘗試在畫面中攝入一些可以給觀眾提供比例資訊的東西。用人或者物體令觀眾對畫面的尺寸有直觀的感受,比如例圖中的汽車。
在按下快門前思考
在按下快門之前思考,對於任何一類攝影來說都適用。具體到本文,就是確定你的構圖中沒有不相關的物體。如果可能,移走那些物體,否則就移動你自己,儘量在構圖中避免它們的存在。
記住三分法則
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構圖水平,這就是應該記住的一個基本構圖技巧。人們的目光通常會落在畫面的三分之一處***無論從上下左右***。在構圖時應該時刻牢記這一法則。
空間是你的朋友
不要總是試圖讓被攝體充滿畫面。留出一定的空間可以令你的照片增色不少。記住,空間與被攝體一樣重要。
善用幾何學
訓練你的眼睛去辨識線條、圖案和形狀。這些元素可以給你的照片增加結構感,有助於突出被攝體的立體感。線條可以引導觀眾的視線,用一個被攝體作為趣味中心,然後找到可以指向它的線條。
構造畫框
用前景構成“畫框”,可以有效地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導至被攝體上。注意發現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畫框”,並不是只有窗戶或柵欄才可以用。比如在這張照片中,大樹構成了“畫框”。
避免讓地平線位於畫面中央
首先,保證地平線是水平的;其次,不要讓它出現在畫面中央。如果天空更有趣,就讓地平線低一些;如果大地更有趣,就把地平線提高。
給照片帶入生氣
試著在照片中加入有生命的東西。它們可以向觀眾強調畫面的尺寸和比例。
避免地平線相交
如果地平線與被攝體相交,它就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嚴重時可能會毀掉一個出色的構圖。花點時間改變一下拍攝角度,避免這種情況吧。在這張例圖中,我特別注意了不讓地平線和穀倉的邊緣重合。
單獨的被攝體夠醒目
單獨的被攝體——比如樹、穀倉、建築、或者摩托車——總是可以形成出色的構圖。我喜歡把它們放進畫面中。這張例圖就是一個說明,畫面中只有一棵孤單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