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的鉛筆畫圖片

  鳳凰,在我們的人認識中,它象徵著祥瑞。你知道鳳凰的鉛筆畫是什麼樣子的嗎?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

  1

>

  2

>

  3

>

  4

>

  5

  欣賞完之後,請和小編一起看一些關於鳳凰的介紹。

  鳳凰介紹

  以鳳凰作為城市形象標識的城市,中外都有,美國鳳凰城與中國寶雞市均把鳳凰作為城市形象標識。

  據《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山海經·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鳳凰性格高潔,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棲。

  《說文》上講:“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

  鳳凰歷史起源

  鳳凰的起源約在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彩陶上的很多鳥紋是鳳凰的雛形,距今約67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出土,在象牙骨器上就有雙鳥紋的雕刻形象,這雙鳥紋應是古代鳳凰的最早記載。

  根據神話傳說,鳳是從東方殷族的鳥圖騰演化而成。 關於鳳的最早記錄,可能是在《尚書·益稷》篇中。書中敘述大禹治水後,舉行慶祝盛典。由夔龍主持音樂,群鳥群獸在儀式上載歌載舞。最後,一鳳凰也來了——“蕭韶九成,鳳皇來儀。

  我們面臨的問題是,關於鳳凰的這種種傳說,究竟只是一種神話,還是一種可能的歷史真實?換句話說也就是,鳳凰,在歷史中是否確曾有過一種真實的動物原形?對這個問題,正如對於龍的問題一樣,學術界過去的觀點多傾向於否定。但是我們卻不能注意到,在商代殷墟***今安陽小屯一帶***甲骨文中曾發現過如下一條記載:“甲寅卜,呼鳴網,獲鳳。丙辰,獲五。”***甲3112***。***釋文參看於省吾《甲骨文字釋林》第324頁***

  據於省吾說,這條甲骨文的意思是:商王指令臣鳴用網捕鳥,於丙辰這天捕了五隻鳳。“由於系用網埔之,故所獲自是生鳳。”

  由此看來,在商代,中國確曾有過鳳鳥。那麼這條甲骨文是否只是一剛孤證呢?否。在早期金文《中鼎》銘辭中,我們還可以讀到如下一則記載:“……歸生鳳於王。”文中所提到的“生鳳”一詞,郭沫若亦曾斷定正是指活鳳凰***《兩週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中鼎”***。據此,則無論甲骨文、金文、都有材料確切無誤地表明,直到商周之際,鳳凰還是一種雖然稀見、但卻並非不存在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