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的危害能治好

  甲亢是一種內分泌疾病,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甲亢疾病發病率從以前的1%增長到現在的2%。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甲亢的危害,供大家參考。

  甲亢的危害

  1、影響社交:由於患者心煩易怒,聲高氣粗,常表現為愛發脾氣,極易與人吵架,極大影響與家人及他人的關係。

  2、影響勞動及工作的效率:甲亢患者,心衝氣促,失眠多夢,勞動及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喪失勞動能力。造成眼突,眼皮閉不緊或雙眼複視等眼睛病變,嚴重者最後還有失明之虞。

  3、引發糖尿病:甲狀腺激素可以拮抗胰島素的作用。甲亢時超生理的甲狀腺激素含量拮抗胰島素的作用更強,並且可以促進腸葡萄糖的吸收及促進糖原異生,因此引起血糖增高,導致糖尿病

  4、引發心血管病:因為心肌細胞上T3受體較多,所以心血管系統對過量的甲狀腺激素的反應強烈,導致心臟耗氧增加,心臟的負擔加重。甲狀腺激素長期作用心臟,容易導致心臟變得肥大,出現心房纖顫,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而死亡。

  5、引發肝病:甲亢引起肝臟損害的原因是、甲亢時氧消耗增多,導致肝臟相對供氧不足,甲亢時分解代謝明顯增加,造成肝糖原耗損增加。各種營養物質如、氨基酸,維生素消耗過多,甲亢患者由於心力衰竭致使肝靜脈淤血及肝小葉中央壞死,併發感染和休克。

  甲亢的治療

  目前治療甲亢的常用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性碘治療和中醫治療等。

  1、藥物治療

  通過口服抗甲狀腺藥使病情得到控制,但需要長期服藥,不能擅自停藥,停藥的複發率在30% ~50%左右。有的患者害怕長期服藥會傷害身體,其實這種情況是要考慮的,絕大多數人服抗甲狀腺藥物均能耐受,但確實也有部分病人可出現過敏、骨髓抑制、肝損害,所以患有嚴重肝病的患者不能採用藥物治療。對口服抗甲狀腺藥物的患者,一到兩個星期一定要到醫院檢查血象、肝功能。

  2、手術治療

  將甲狀腺大部分切除,但由於甲狀腺深部含有四個非常小的調節鈣、磷代謝的甲狀旁腺,如果手術經驗不足,不小心切除了甲狀旁腺,就會因低鈣造成終身手足抽搐,此外還可能損傷迷走神經造成聲啞。

  3、放射性碘治療

  放射性碘是將碘標記上放射性物質後製成的,又稱為131碘。用131 碘治療甲亢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自1942 年用此方法治療第一例甲亢患者以來,全世界接受131碘治療的甲亢患者已達200萬,我國至今也已有20餘萬甲亢病人接受了131碘治療。131碘治療後複發率和發生甲減的機率都非常高。

  4、中醫治療

  a、根源治療,防止復發:西藥治療往往注重表面症狀的控制改善,而中醫治療再消除表徵的同時更疏通經絡血脈,根源消除病因,深層治療,防止復發。

  b、專人專方,辯證而治:該方法採用專人專方,細節上辯證,區別治療,杜絕千篇一律的治療,效果更佳。

  c、雙向平衡,全面修復:通過疏導刺激經絡穴位,雙向調節甲狀腺功能,平衡激素分泌,全面修復甲狀腺。

  d、純中藥治療,不擔心副作用:治療中均使用中藥精粹,患者無需擔心副作用和風險。

  甲亢的護理措施

  1.關心體貼病人,給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以避免情緒波動,解除病人思想顧慮,積極配合治療。

  2.患者在症狀明顯和治療早期,應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避免不良環境刺激而致病情加重。因活動可使病人代謝率增高,應囑病人注意休息,不要劇烈活動,避免勞累。當心率、基礎代謝率和同位素Ⅰ131吸收率等恢復正常後,可逐步恢復工作。

  3.飲食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每日供給熱量3000~3500cal,補償機體代謝亢進的消耗。囑患者多飲水以補充水分,但禁用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4.對有惡性突眼患者,因眼球高度突出,眼瞼不能閉合,易引起角膜損傷感染,故應注意保護病人的角膜及球結膜,預防病變加重以至失明。白日囑患者戴黑色眼鏡以防陽光或灰塵刺激,睡前塗抗菌素眼膏,並用清潔的油紗布輕輕敷蓋,以防角膜乾燥及角膜潰瘍、感染的發生。睡眠時適當抬高頭部、減輕眼部腫脹。外出時戴黑眼鏡;眼瞼不能閉合者,最好戴眼罩。

  5.甲亢可能有多種併發症,其中以甲狀腺危象最為危險,可危及生命。凡嚴重感染髮熱尤其是肺部感染,強烈精神刺激,不規則服藥,過度勞累等誘因均可引起危象發生。老年病人危象較多見,應予以特別監護。危象症狀:高熱可達40°C,心率120~200次/分以上,煩躁、嗜睡、閉口、嘔吐、腹瀉、譫妄昏迷等。如遇以上情況,必須立即送醫院搶救。

  6.如家庭條件允許,可自行作簡便測定基礎代謝率程度。方法如下:病人禁食12小時,充分睡眠8小時,清晨空腹時靜臥半小時後測量脈博血壓,再按以下公式中的任何一種計算:①基礎代謝率***%***=每分鐘脈博數+脈壓差***收縮壓—舒張血壓***。②基礎代謝率***%***=0.75×[每分鐘脈博數+***0.74×脈壓差***]—72。正常人基礎代謝率為—10~+15%。以上公式不適用於原心動過速、高血壓、貧血和心肺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