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症狀表現在哪些方面

  闌尾炎是常見的疾病,患闌尾炎的人通常是因為異物進入闌尾引起的炎症。那麼你知道嗎?現在,小編來告訴你闌尾炎的臨床症狀表現。

  闌尾炎的臨床症狀表現

  1.腹痛

  典型的急性闌尾炎開 始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早期階段為一種內臟神經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臍周疼痛範圍較彌散,常不能確切定位。當炎症波及 漿膜層和壁層腹膜時,因後者受體神經支配,痛覺敏感、定位確切,疼痛即固定於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據統計70%~80%的患者有典型轉 移性右下腹痛病史。少數病人的病情發展快,疼痛可一開始即侷限於右下腹。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並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

  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徵象。有時 闌尾壞疽穿孔,神經末梢失去感受和傳導功能,或因腔內壓力驟減,腹痛反而有所緩解,但這種疼痛緩解的現象是暫時的,且其他伴隨的症狀和體徵並未改善,甚至 有所加劇。為此,須綜合臨床現象加以分析才不會被假象誤導。

  2.胃腸道症狀

  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症狀並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於反射性胃痙攣而有噁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因直腸周圍炎而排便次數增多。併發腹膜炎、腸麻痺則出現腹脹和持續性嘔吐。

  3.發熱

  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於闌尾壞疽、穿孔或已併發腹膜炎。伴有寒戰和黃疸,則提示可能併發化膿性門靜脈炎。

  4.壓痛和反跳

  腹部壓痛是壁層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於麥氏***McBurney***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闌尾的這一體表解剖標 志並非固定不變,它也可位於兩側髂前上棘連線中、右1/3交界處的Lanz點。隨闌尾解剖位置的變異,壓痛點可相應改變,但關鍵是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壓痛 點。壓痛程度和範圍往往與炎症的嚴重程度相關。

  5.腹肌緊張

  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徵,壞疽穿孔併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病人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才能判斷有無腹肌緊張。

  6.結腸充氣試驗

  也稱Rovsing徵,先以一手壓住左下腹降結腸區,再用另一手反覆按壓其上端、病人訴右下腹痛為陽性,只有陽性結果才有診斷價值。

  7.腰大肌試驗

  病人左側臥位,右下肢向後過伸,引起右下腹痛者為陽性,有助於盲腸後闌尾炎的診斷。

  8.閉孔肌試驗

  仰臥位,右腿前屈90°,引起右下腹痛為陽性,有助於盆腔位闌尾炎的診斷。

  9.直腸指檢

  位於盆腔的闌尾炎症時腹部可無明顯壓痛,但在直腸右前壁處有觸痛,如壞疽穿孔直腸周圍積膿時,不僅觸痛明顯,而且直腸周圍有飽滿感。直腸指檢尚有助於除外盆腔及子宮附件炎性病變。

  10.面板感覺過敏

  在早期,尤其在闌尾腔有梗阻時,可出現右下腹面板感覺過敏現象,範圍相當於第10~12胸髓節段神經支配區,位於右髂嵴最高點、右恥骨嵴及臍構成的三角區,也稱Sherren三角,它並不因闌尾位置不同而改變,如闌尾壞疽穿孔,則在此三角區的面板感覺過敏現象即消失。

  三種特殊人群的闌尾炎症狀

  1、小兒急性闌尾炎

  小兒急性闌尾炎發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併發症多。一歲以內嬰兒的急性闌尾炎幾乎100%發生穿孔,兩歲以內為70%-80%,五歲時為50%。小兒急性闌尾炎死亡率為2%—3%,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兒檢查時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壓痛的範圍,程度都不易確定。確診後應立即手術切除闌尾,加強術前準備和術後的綜合治療,以減少併發症。

  2、老年急性闌尾炎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60歲以上老年人急性闌尾炎的發病數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種主要臟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闌尾炎的死亡率較高,而且隨年齡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闌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約1/3的病人就診時闌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應能力低,腹部壓痛不明顯,臨床表現不典型,由於腹肌已萎縮,即使闌尾炎已穿孔,腹部壓痛也不明顯,很容易誤診。

  3、妊娠期急性闌尾炎

  由於孕婦生理方面的變化,一旦發生闌尾炎,其危險性較一般成人大。據統計,妊娠期急性闌尾炎的死亡率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兒的死亡率約為20%。妊娠期急性闌尾炎的治療,原則上首先應從孕婦安全出發,妊娠三個月內發病者,治療原則與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診切除闌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闌尾炎,症狀嚴重者仍以手術治療為好;妊娠晚期闌尾炎,約50%孕婦可能早產,胎兒的死亡率較高,手術時應儘量減少對子宮的刺激。.

  闌尾炎的治療方式

  1、手術治療

  慢性闌尾炎是可以消退的,但消退後約有四分之一的病人會復發。目前手術方法比較安全,絕大多數手術效果是良好的。非手術療法主要是抗感染***即消炎***。但應當做好隨時住院治療的準備工作,以免延誤治療使病情發展到嚴重程度造成治療困難。

  2、家庭用藥

  用藥要早,最好在炎症未發展成腹膜炎時能控制住。

  可選用藥物有:青黴素,每次80萬單位,6小時1次肌肉注射。用前必須先做過敏試驗;鏈黴素,每次0.5克,12小時1次肌肉注射。應與青黴素同時應用;慶大黴素,每次8萬單位,8小時1次肌肉注射;先鋒四號,每次0.5克,每日4次口服;螺旋黴素,每次0.2克,每日4~6次口服; 阿奇黴素,用量遵醫囑。

  3、中藥及偏方:

  ***1***銀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黃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劑,水煎後分2、4次服。

  ***2***雞血藤100克、地丁50克、川楝子25克,每日1劑,水煎兩次混合後分2次服。

  ***3***針刺足三裡、闌尾穴、阿是穴。嘔吐者加內關穴。

  ***4***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300毫升***6兩***,煎到100毫升。煎2次混合後分兩次服,每日1劑。

  ***5***紅藤、忍冬藤各100克、生大黃15克,水煎後加黃酒1小杯分兩次服,每日 l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