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漿草怎麼種

  酢漿草,別名:酸味草、鳩酸、酸醋醬,拉丁文名:Oxalis corniculata L.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酢漿草的特徵

  草本,高10-35釐米,全株被柔毛。根莖稍肥厚。莖細弱,多分枝,直立或匍匐,匍匐莖節上生根。葉基生或莖上互生;托葉小,長圓形或卵形,邊緣被密長柔毛,基部與葉柄合生,或同一植株下部托葉明顯而上部托葉不明顯;葉柄長1-13釐米,基部具關節;小葉3,無柄,倒心形,長4-16毫米,寬4-22毫米,先端凹入,基部寬楔形,兩面被柔毛或表面無毛,沿脈被毛較密,邊緣具貼伏緣毛。花單生或數朵集為 傘形花序狀,腋生,總 花梗淡紅色,與葉近等長;花梗長4-15毫米,果後延伸;小苞片2,披針形,長2.5-4毫米,膜質;萼片5,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5毫米,背面和邊緣被柔毛,宿存;花瓣5,黃色,長圓狀倒卵形,長6-8毫米,寬4-5毫米;雄蕊10,花絲白色半透明,有時被疏短柔毛,基部合生,長、短互間,長者花葯較大且早熟;子房長圓形,5室,被短伏毛,花柱5,柱頭頭狀。蒴果長圓柱形,長1-2.5釐米,5稜。種子長卵形,長1-1.5毫米,褐色或紅棕色,具橫向肋狀網紋。花、果期2-9月。

  酢漿草的生長習性

  喜向陽、溫暖、溼潤的環境,夏季炎熱地區宜遮半蔭,抗旱能力較強,不 耐寒,華北地區冬季需進溫室栽培,長江以南,可露地越立,喜陰溼環境,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一般園土均可生長,但以腐殖質豐富的 砂質壤土生長旺盛,夏季有短期的休眠。在陽光極其燦爛時開放。生於山坡草池、河谷沿岸、路邊、田邊、荒地或林下陰溼處等。

  酢漿草的種植技術

  整地

  酢漿草喜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粘土不利於生長,要適當換土。整地時,施入有機肥,複合肥,細篩,耙平,夯實,並保持5度左右坡度,便於排水。酢漿草怕水澇,一定要留足排水口,避免雨季積水。

  種植

  酢漿草發芽早,落葉遲,栽培以春初,秋末為宜。不要在盛花期移栽,栽植間距15×15釐米。栽後澆透水,成活容易,發芽即開花,當年就能出效果。

  澆水

  以噴灌,滴灌為宜,最好不要漫灌,做到土壤潮而不溼,利於酢漿草的生長。

  除草

  整地時,篩出草根,減少雜草。春季加強管理,使草坪迅速生長,增強與雜草競爭力。要及時清除少量萌發的雜草,做到有雜草就拔掉。通過一年的良好管理,雜草便不再生長。

  病蟲害防治

  酢漿草生長茂密,下部通風透光差,高溫度溼易發生白粉病,葉子發黃黴爛,可噴三唑酮,託布津等殺菌劑。另外,5月初紅蜘蛛開始為害。由於酢漿草葉濃密,防治困難,所以必須以防治為主。4月溫度升高時開始噴施殺蟎劑,不能在紅蜘蛛大發生時才防治。

  酢漿草的植物文化

  白色酢漿草是愛爾蘭的國花,而且童軍也以它做徽章。一般的酢漿草只有三片小葉,偶爾會出現突變的四片小葉個體,稱為“幸運草”。傳說如果有四片小葉的幸運草就能許願使願望成真,幸運草之所以特別,其實只是一種突變現象,所以幸運草純粹只是突變而來的。

  美國農業部證實,產生這種四葉現象的酢漿草其學名是Trifolium repens L.,又稱為白色酢漿草,是一種三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緩慢,但是大約每10,000株當中,會有一株長出四片葉子。

  據奧勒岡州立大學植物及植病系教授亞倫李斯頓***Aaron Liston***的說法,太陽的紫外線和肥料中的某些化學物質是造成此類突變的重要原因。而脫氧核醣核酸***DNA***發生錯誤也會造成突變,屬於非外力因素。

  許多國家確實都流傳著四葉幸運酢漿草的傳說,早期威爾斯的塞爾特人相信白色酢漿草可以對抗惡魔。1620年,約翰梅爾頓爵士***Sir John Melton***寫道:如果有人在田間巧遇任何有四片葉子的草,就將會有好運降臨。

  愛爾蘭國花“白花酢漿草”,是用來獻給愛爾蘭守護聖人——聖帕特里克的花朵。愛爾蘭為了爭取獨立曾經和英國長期浴血抗戰。因此,它的花語是——愛國。

  酢漿草的株高依品種的不同而不太一樣,可由10-40釐米不等。紫花品種,沒有明顯的莖,葉片可以說自根際直接長出,具有又長又細的葉柄,葉片則由三枚倒心形的小葉組合而成,偶爾會出現突變的四枚小葉組成的個體,即俗稱的“幸運草”。而大輪的黃花品種,其植株性狀和紫花相似,但小輪的黃花品種則不然,雖然與紫花酢漿草同科又同屬,卻具有又長又細的匍匐莖,葉在莖上對生,葉片亦由三枚小葉組成,但小葉的大小則較紫花酢漿草要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