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有什麼不良反應
獻血的趨勢在我國早已流行,很多的無償獻血者奉獻出自己的血來幫助別人,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首次參加獻血的人中有極少數人會發生暈眩反應。其表現為心慌、頭暈、面色蒼白、噁心等,然後出汗,出汗後面色逐漸紅潤,症狀很快消失。極個別會出現嘔吐現象。上述暈眩反應經適當護理,無一例發生意外。
造成這種反應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對獻血缺乏生理知識,精神緊張;有的是心理因素,看到別人暈眩,自己也覺得暈了;有的睡眠不夠充足;有的未進早餐;有的獻血前疲勞過度等等。
獻血有哪些常識
第一,血站和醫院是不是在牟利?很多人認為,既然獻血是免費的,用血也應該是免費的,這才符合採供血的公益性原則。這種觀點之所以流行,主要是因為我國從未公佈過採供血的成本,血站執行的透明度低。據瞭解,我國臨床用血的價格大致為每200毫升全血220元。但實際上,一袋血的成本遠高於這個價格。例如,採血袋並非普通的塑料袋,而是會“喘氣”的袋子,它能最大限度保持血液細胞的活性。由於材料特殊,每隻採血袋的價格就達上百元。同時,採血針頭也比普通針頭質量好,以減少獻血者的疼痛感。另外,血液採集後需要進行艾滋病病毒、乙肝、丙肝、梅毒等多項檢測,全程冷鏈儲存,其成本也是很高的。因此,患者臨床用血的費用,僅是血液採集、儲存、分離、檢測的部分成本,而非血液本身的價格,血站和醫院不存在“以血牟利”。
第二,獻血會不會感染疾病?應該說,採血所用的針頭、血袋及所有耗材,都是經過嚴格滅菌的一次性用品,獻血“只出不進”,不可能感染疾病,這是最基本的常識。然而,公眾之所以產生疑惑,主要因為河南、山西等地曾出現過因***感染艾滋病的現象。如今,***雖已成為歷史,但其負面影響依然存在。這說明,衛生專家眼中的常識問題,公眾未必人人皆知皆信。有時恰恰是最基本的問題,卻因從未得到過有效解釋,反而成為制約公眾行為的最大障礙。
可見,此次“血荒”事件,暴露了我國健康傳播的低效和失靈,即健康傳播缺乏針對性,存在“亂槍打鳥”現象,無法準確命中靶心。多年來,衛生部門雖然倡導無償獻血,但無論是宣傳口號,還是傳播策略,都缺乏基於受眾心理和傳播效果的調查研究。醫務人員總是強調獻血不影響健康、獻血是奉獻愛心等概念,而對於公眾最關心的採血成本、血液安全等問題,卻幾乎沒有令人信服的論據和答案,由此導致公眾“資訊疲勞”和“資訊飢渴”並存。一旦有人質疑無償獻血,便會一呼百應,形成“群體極化效應”,極端者更加極端。例如,今年我國啟動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麻疹疫苗接種行動,這本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由於忽略了不良疫苗事件給公眾造成的心理陰影,一些專家的政策解讀靶向不明、針對性不強,導致網上質疑此起彼伏。為此,衛生部反覆解釋,才消除了公眾的疑慮。
當今,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時代,任何一項社會政策的出臺,都有可能遭遇公眾的質疑,這很正常。質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關部門漠視公眾的知情權和表達權,對公眾的質疑置若罔聞,既不關注,也不迴應,而是採取“鴕鳥政策”,消極迴避。如果公眾質疑長期積累,很可能形成民意“堰塞湖”,最終釀成公共危機事件。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消除公眾的“血疑”,是破解“血荒”的第一步。
無償獻血的好處
1、可以享受免費用血
*** 一 *** 獻血者累計獻血八百毫升以下,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內臨床用血,可以累計按其獻血量的三倍免費用血 ; 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後臨床用血,可以累計按其獻血量等量免費用血。
*** 二 *** 獻血者累計獻血八百毫升以上的,可以終生免費臨床用血。
除獻血者本人按上款規定享受的用血優惠外,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用血時,可以累計按獻血者的獻血量等量免費用血。
2、有利身體健康
適量獻血會使人更加健康、長壽堅持長期適量獻血的人,由於骨髓造血系統不斷受到激發,新鮮的血細胞的比例明顯高於未獻過血的人。獻血後會降低血液粘稠度。
獻血可減少冠心病
研究結果表明:獻血對心腦血管系統有良好的影響,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具有積極的預防作用。
獻血可減少癌症的發病率
鐵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但鐵質過高超過正常值的 10%,患癌症的機會就會增加。惟一的方法是通過流血排除過多的鐵質,因而鼓勵體內鐵質含量過高的男士們可以定期獻血。
獻血能淨化人的心靈
無償獻血者用自己的獻血延續、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使心靈得到慰藉,使人生更加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