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如何教育

  生活中許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什麼事情都是逆著幹。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對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育

  1、不聽話孩子的教育之理解孩子的思維

  在和寶寶溝通時,我們很少會主動放下父母的姿態去傾聽寶寶。思維之間的差異導致家長和寶寶之間很難相互理解。既然寶寶還未能學會站在你的角度看問題,那麼家長就主動些去理解寶寶的思維吧!

  我們大人說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其實是在用大人的思維去控制孩子的。比如寶寶想要吃糖,一般我們都會說:“吃糖太多會對牙齒不好”很多時候寶寶都還是“不聽話”堅持要吃。那麼媽媽可以換個角度,聽他的話讓他吃,但是補充一句:“如果因為吃太多糖而牙齒長蟲子很痛的話,到時候去醫生那裡拔牙,這個後果你要自己承擔”像這種方式讓孩子感覺你是站在他一方的。

  2、不聽話孩子的教育之做孩子的朋友

  爸媽難免都會有一些家長的威嚴,在某些原則性問題上,無論孩子怎麼哭鬧反抗,家長依然是板著臉孔說“不”,有時候甚至會以家長的姿態去要求孩子你必須做什麼,你不能這樣做。家長與寶寶之間不應是命令與聽從的關係,親子關係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家長何不放低姿態,和寶寶做朋友。

  3、不聽話孩子的教育之家長需做好榜樣

  年齡小的孩子雖然知道指令和規則,卻很難決定該怎樣做。當他不行動或不接受指令時,我們又以為孩子不聽話。因此,在讓孩子瞭解行動規則的同時,還要指點他***她***怎麼做。例如,書如何擺、玩具怎麼收、坐要怎麼坐、話要怎麼說等等。

  4、不聽話孩子的教育之和孩子嚴肅談話

  當孩子不聽話時,成人用“責罵”或“處罰”來處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觀的氣憤、激動、疲倦、厭煩的情緒滲入行為的處理中,致使孩子的身體感到痛苦不適***體罰***,心理產生恐懼,意志遭到壓制,因此很難接受家長長篇大論的說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為,更難以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了。

  此時,如果我們家長與孩子進行“嚴肅的談話”,就會讓孩子心領神會。例如,先暫時停止他***她***的動作或行為,請他***她***到一個角落,好好的跟他***她***談,可能會比大聲責罵和處罰,更能啟發孩子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當行為。

  孩子不聽話的行為解密

  1、頂嘴:4歲的兒子能說會道,你說一句,他頂你10句,且振振有詞。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電視,我說:“不收好不能看電視。”他就說:“我有權決定什麼時候收拾玩具。”我氣得關掉電視不讓他看,他就叫起來:“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專家解密:孩子的話顯然來自家人的版本。如果家庭崇尚民主,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是民主的。此例孩子的話,可以說“句句是真理”,且能夠維護自己的權利,他的行為本質沒有錯。他只是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沒有尊重他。

  2、批評就摔門:每次批評女兒時,她會在你面前“砰”地把門重重關上。

  專家解密:這是個模仿力強、對人際關係敏感的孩子。若處在良好家庭人際環境中,孩子的人際能力將得到卓越的發展。父母忽視家庭人際***夫妻之間、與長輩之間等***溝通或大人之間戲謔、嗔怪的行為,年幼孩子看到的是表面,而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就學會了。

  這6類孩子萬萬不能打

  1、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好,越打越疏遠,越打越逆反,這種無效行為寧可不做。

  2、孩子已經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萬別幹。

  3、過於內向的孩子,這種孩子天性敏感,處理應激能力有限,什麼事都掖在心裡,外表看不出來,打會加重孩子的壓抑。

  4、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如愛好、社交、友情,尊重孩子的權利,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

  5、青春期前後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強的自尊心,她們長成後遇到的社會壓力會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種受虐傾向,以為打是一種被愛和被關懷,結果會無意識地鼓勵丈夫的暴力。

  6、打後還要讓孩子自我檢討的事不要做,孩子被打以後相當一段時間一般都很窩火,可以讓孩子表達他的不滿,讓他有個心理的緩衝。這個時候強迫他認錯,等於逼迫他撒謊做假,加重他的心理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