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寄奴草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劉寄奴具有療傷止血,破血通經,消食化積,醒脾開胃的功效,那麼你知道劉寄奴有哪些禁忌嗎?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劉寄奴草的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劉寄奴草的功效和作用

  跌打損傷,腫痛出血。

  本品溫散善走,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而療傷。治療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可單用研末以酒調服;亦可配伍骨碎補、延胡索等,如流傷飲***《傷科祕方》***;治創傷出血,可單用鮮品搗爛外敷;或配茜草、五倍子等,如止血黑絨絮***《傷科補要》***。

  血瘀經閉、產後瘀滯腹痛。

  本品辛散苦洩,善於行散,能破血通經,散瘀止痛。治血瘀經閉,可配桃仁、當歸、川芎等;治產後瘀滯腹痛,配甘草等份為末,水、酒調服。

  食積腹痛、赤白痢疾。

  本品氣味芳香,既能醒脾開胃,又能消食化積,適用於食積不化,腹痛瀉痢,可單用煎服,亦可配伍山楂、麥芽、雞內金、白朮等。

  婦科良藥。

  劉寄奴為活血化瘀藥,因“婦人以血為本”,所以本品在治療婦科病方面大有用場,用之得當,功效卓越。

  對肝臟的作用。

  陰行草***即北劉寄奴***濃縮煎液可使醋酸棉酚引起的大鼠高血清谷丙轉氨酶***SGPT***明顯下降;對麻醉犬和大鼠有明顯利膽作用.劉寄奴總生物鹼和總黃酮均能防治醋酸棉酚肝損害引起的大鼠高SGPT,是劉寄奴煎劑防治棉酚肝損害的有效成分。

  抗菌作用。

  陰行草對宋內痢疾桿菌、志賀痢疾桿菌有殺菌作用,對福氏痢疾桿菌、鮑氏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及變形桿菌有抑菌作用。

  劉寄奴草的禁忌

  氣血虛弱,脾虛作洩者忌服。

  劉寄奴的附方

  治血氣脹滿:劉寄奴穗實為末。每服三錢,煎酒服。***《衛生易簡方》***

  治產後惡露不盡,臍腹疞痛,壯熱憎寒。咽乾煩渴:劉寄奴、知母***焙***各一兩,當歸***切,焙***、鬼箭羽各二兩,桃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兩半。上五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溫服,空心食前。***《聖濟總錄》劉寄奴湯***

  治產後百病血運:劉寄奴、甘草。上二味等分,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先以水二盞,入藥煎至一盞,再入酒一盞,再煎至一盞,去渣,溫服。***《聖濟總錄》劉寄奴湯***

  治被打傷破,腹中有瘀血:劉寄奴、延胡索、骨碎補各一兩。上三味細切,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復內酒及小便各一合,熱溫頓服。***《千金方》***

  斂金瘡口,止疼痛:劉寄奴一味為末,摻金瘡口,裹。***《本事方》劉寄奴散***

  治風入瘡口腫痛:劉寄奴為末,摻之。***《聖惠方》***

  治湯火瘡:劉寄奴為末,先以糯米漿,用雞翎掃傷著處,後摻藥末在上,並不痛,亦無痕。大凡傷著,急用鹽末摻之,護肉不壞,然後藥敷之。***《本事方》***

  治赤白下痢:劉寄奴、烏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如宜方》***

  治霍亂成痢:劉寄奴草煎汁飲。***《聖濟總錄》***

  治大小便血:劉寄奴為末,茶調,空心服二錢。***《瀕湖集簡方》***

  治毒蛇咬傷:劉寄奴15,天胡妥30,青木香15。水、酒煎服。方中劉寄奴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為君藥。 ***《江西民間草藥》***

  治跌打損傷:劉寄奴15-24g,酌加黃酒或酒、水各半,燉1小時,溫服日2次。方中劉寄奴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為君藥。 ***《福建民間草藥》***

  治小兒驚風,疳積瀉:劉寄奴30g。水煎服;疳積瀉,加雞肝煎服。方中劉寄奴利溼退黃,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為君藥。***《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劉寄奴的鑑別方法

  銷用較廣的劉寄奴主要有三類,其特徵是:

  1.南劉寄奴***奇蒿***:莖圓柱形具肋,棕黃色,質硬脆、折斷有髓;葉互生,邊緣具鋸齒;枝梢小花密整合穗狀;瘦果圓柱形;氣微香,味淡。

  2.北劉寄奴***陰行草***:莖幹後黑色,被短柔毛;葉對生,羽狀深裂;蒴果長橢圓形。

  3.元寶草***含湖南連翹等***:莖圓柱形,黃褐色;葉對生,兩葉連成“元寶”狀;蒴果三室,種子細小。湖南連翹極似上種,惟葉先端尖,兩葉不連成“元寶”狀,蒴果較大,5室;小連翹,植株較小,蒴果三室略小。

  此外,菊科的白苞蒿、紅陳艾、金絲桃科的地耳草等,形態各異,可比較鑑別。

  劉寄奴名典鑑別方法

  1.唐·蘇恭曰:“劉寄奴草生江南。葉似艾蒿,上有四稜,高二三尺以來,葉似山蘭草,一莖直上有穗,葉劉寄奴互生,其子似稗而細。”

  2.韓保升曰:“今出越州,蒿之類也。高四五尺,葉似菊,其花白色,其實黃白色作穗,夏月收苗13幹之。”

  3.宋·蘇頌曰:“今河中府、孟州、漢中、滁州亦有之。春生苗,莖似艾蒿,上有四稜,高二三尺以來。葉青似柳,四月開碎小黃白花,形如瓦松,七月結實似黍如細,根淡紫色似萵苣。六月、七月採苗花子通用。”

  4.明·《本草蒙筌》:“劉寄奴草。山側道傍,春暖即產。凡用入藥,隨時採收。原因劉裕小名寄奴,用此以治金瘡獲效,競指名曰劉寄奴草也。”

  5.李時珍曰:“劉寄奴一莖直上,葉似蒼朮,尖長糙澀,面深背淡。九月莖端分開數枝,一枝攢簇十朵小花,白瓣黃蕊,如小菊花狀。花罷有白絮,如苦莢花之絮。其子細長,亦如苦蕒子。所云實如黍稗者,似與此不同,其葉亦非蒿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