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活最大幸福的人

  什麼是幸福?怎麼樣的人才算幸福,為什麼有些人覺得自己不幸福呢?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幸福是什麼。

  什麼是幸福

  1.幸福不是你房子有多大,而是房子裡的笑聲有多甜。

  2.幸福不是你開多豪華的車,而是你開著車平安到家。

  3.幸福不是你存了多少錢,而是天天身心自由,不停地幹自已喜歡的事。

  4.幸福不是你的愛人多漂亮,而是你愛人的笑容多燦爛。

  5.幸福不是你當了多大的官,而是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說你是個好人。

  6.幸福不是吃得好穿得好,而是沒病沒災。

  7.幸福不是在你成功時喝彩多熱烈,而是失意時有個聲音對你說:朋友,加油!

  8.幸福不是你聽過多少甜言蜜語,而是你傷心落淚時有人對你說:沒事,有我在。

  什麼是幸福,一切華美文字和刻意渲染都顯得那麼蒼白多餘……因為幸福是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感動串起來的……如果你不那麼匆匆,如果你用愛的目光,如果你有足夠的寬容。

  那麼,幸福,真的隨處都在!

  幸福的來源

  幸福因何而生,這對我們認識幸福、獲得幸福更具有現實意義。我們可以從物質、感情和自我這三個層面探究幸福的來源。

  第一層面:來自於物質層面的幸福。物質層面重大需求的滿足,能帶來幸福感。比如說你買了一套別墅,看著大海,幸福感油然而生。這種幸福感是真實的,不能說是虛假的。這就是人發財、賺錢的動力。但物質層面的幸福感,是短暫的、遞減的,還有可能是有害的。所以,人單單追求物質幸福是不夠的。

  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數,比如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財富達到富可敵國的情況下,心理健康極度惡化,幾乎接近死亡邊緣;柯達集團創始人物質財富可想而知,但四十歲前幾乎沒有笑過,最終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層面:來自情感層面的幸福。親情、友情、愛情、信任、擁護、愛戴,都會帶來幸福感。來自人和人的真情所產生的幸福感,要比來自於物質層面的幸福感長遠得多、持久得多。而且多多益善,沒有害處。更重要的是不會破壞環境、不消耗資源。

  回想童年的夥伴、青年的摯友、中年的夥伴,都能讓我們產生幸福感。通過對親人、朋友、他人的關愛,更能夠產生互動作用,更能夠產生穩定、長久的幸福感。

  第三層面:來自於自我實現的幸福。偉大的思想家、藝術家、科學家通過對社會的貢獻,獲得了自我實現的幸福。孔子的思想承傳了幾千年,愛迪生髮明瞭電燈泡,人類永遠紀念他們。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實現永恆嗎?只要生命存在能夠給別人帶來愉快、快樂和幸福,造福他人、造福社會,這就是永恆的幸福。

  所以,想要更加幸福,就要結合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對策。如果你希望改善物質狀況,那就制定合理的目標和採取積極行動可以更充實而幸福;如果你忽略了親情、友誼與社會關愛,多用心、多用時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獲得幸福;如果你信念堅定,以社會責任為己任,那你在付出的過程中就能體驗強烈的幸福感,那是種來自於內心深處永恆的幸福。

  幸福是種可以提升的能力。當前人們對幸福有很多誤區,比如:有錢就幸福,有權就幸福,有名就幸福等等,而實際上幸福是每個人的權力和能夠提升的能力。通過對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提煉,是能夠總結出幸福的規律和教練技術的。幸福中國聯盟就通過多學科專家和學者把中國傳統文化和心理學、哲學多領域成果轉化為可以應用、操作的體驗體系

  知道點世界哲學 -- 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18世紀,一個名叫弗朗西斯・哈奇遜的蘇格蘭――愛爾蘭哲學家曾說:“最好的行為就是給最大多數的人帶來最大的幸福。”數十年後,另一個英國人邊沁把這一句格言發展成為“道德和立法的原理”。他說,一種行為的對與錯完全應該根據其結果來判斷,好的結果給人們帶來快樂,壞的結果給人們帶來痛苦;因此,正確的行為就應當是,最大限度地產生快樂並最大限度地減少痛苦。“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這就是“功利的原理”,像邊沁這樣的哲學家們就被稱作“功利主義者”。

  “功利”這個詞兒在漢語裡的名聲是不太光彩的。我們說一個人“挺功利的”,就好像是在貶低這個人的品格。但是,在邊沁先生那裡,“功利”不僅不是道德的淪喪,反而是道德的伸張。一個人是不是道德的,是要看他的行動是不是贏得了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除了個人的道德領域,這句話還成為社會上人們的一種共識。邊沁就主張,應當在功利主義的指導下來制定法律和社會政策。它對英國的政治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功利主義有三個原則:

  第一,它只根據後果去判別行動的對和錯。至於說你是抱著什麼動機去做的,這無關緊要。所以,好心辦了壞事,那就得譴責;假如本來居心不良,但歪打正著地帶來了好結果,那就得表揚。

  第二,什麼是“好事”,什麼是“壞事”呢?邊沁說,讓人快樂的就是好事,讓人痛苦的就是壞事。趨樂避苦,這是人的本性。

  第三,一個人幸福了、快樂了,還不行。因為沒有誰的幸福會比別人的幸福更有價值,所以,做事情要使得與之利益相關的大多數人都幸福了,才是符合“功利原則”的。

  功利主義的產生和流行,是同當時自由、平等的人權觀念結合在一起的。邊沁的哲學主要是受到了法國大革命前的啟蒙思想家的影響。而這句“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在英語中,成了一句婦孺皆知的流行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