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父母對孩子的護理要注意什麼

  秋季家長對寶寶的護理經常會產生一些誤區,那麼究竟有什麼誤區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下

  誤區一:開著浴霸給寶寶洗澡

  天氣漸漸變冷,劉女士不太敢給寶寶洗澡,生怕寶寶凍著,每次洗澡時將浴霸所有的燈都開啟,雖然暖和,但劉女士發現洗澡時寶寶經常抬起小手揉眼睛。

  浴霸的強光會造成光汙染,耀眼的燈光會干擾人體大腦的中樞神經功能,讓人頭暈目眩,並且很容易灼傷嬰幼兒眼睛及面板。因此,使用浴霸時,不要讓強光直射孩子,出現不適要及時停用。

  誤區二:天冷了,給寶寶蓋嚴點

  陳先生8個月大的寶寶由老人帶,眼見天涼了,老人心疼孫子,給小寶寶穿了毛衣棉襖還裹了兩層小被子。不久前因感冒送到醫院,醫生給寶寶做檢查,褪去了衣物,發現寶寶連頭髮都汗溼了。

  “蒙被綜合徵”是好發於冬春季節的嬰兒疾病,多見於3個月以內的嬰兒。致病主要原因是由於蓋得過暖、捂得過嚴。由於嬰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排汗和散熱功能弱,反應能力差,很容易造成脫水、代謝性酸中毒、腦缺氧和腦水腫等嚴重後果。

  在冬季,要避免將嬰兒蓋的過暖、包裹過多;不要用太厚的物品蓋住孩子的嘴巴、鼻子,應該讓其呼吸外界新鮮空氣,避免發生窒息;天氣寒冷也應適當開窗通風。

  誤區三:吃水果多多益善

  洋洋最喜歡吃橘子,媽媽覺得多吃橘子可補充維生素C,就買來各種橘子。有天洋洋吃了1斤橘子後全身發黃,住進了醫院。

  秋天正是水果上市的時節,因為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很多人認為吃水果多多益善,特別是乾燥的季節要多吃。其實不然,如果過食或暴食也會致病。橘子裡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入血後轉化為維生素A,積蓄在體內,使面板泛黃,即導致“橘黃症”,繼而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全身乏力等綜合症狀。這時應多喝水,以加速其溶解、轉化和排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