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需要開窗通風嗎冬天開窗通風多長時間

  冬天需要開窗通風嗎?冬天了,大家就會糾結是否開窗通風。天氣乾燥,很多人都不開窗了,不開窗戶乾燥的環境是很容易滋生細菌的,在開窗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的注意,一定要在空氣最好的時候,冬天開窗通風多長時間?什麼時候開窗最好?下面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冬天開窗的注意事項。

  冬天需要開窗通風嗎 冬天是否開窗通風

  開窗通風有利於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正常人每分鐘要呼吸16~18次,在撥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佔4%,加上空氣中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居室內二氧化碳的總含量達到了5%,人體就會發生窒息。

  所以緊閉門窗的家庭,屋裡都有一股特殊的氣味,這就是房間內氧氣不足的表現。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人體就會因氧氣的缺乏而表現出種種症狀,如頭暈、頭痛、心慌、疲乏、血壓升高等。

  在室內外溫度相差20℃的情況下,一個80立方米的房間徹底換氣需要9分鐘時間;如果室內外溫度相差15℃,則開窗時間需要11分鐘;如果溫差無法準確掌握,則開窗30分鐘就足夠了。

  開窗時間以上午9:00~11:00或下午2:00~4:00為佳。因為這兩個時段內,氣溫已經升高,沉集在大氣底層的有害氣體已經散去,開窗換氣效果較好。

  當然,開窗通風時風速不宜過快,以不超過0.15米/秒為宜。從感覺來看,在這樣的風速下,人體不會感覺空氣在明顯流動。

  開窗通風可以破壞致病因子的生長環境,從而達到消滅它們的目的。溫暖、光照差、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很適於細菌、病毒的生長繁殖,從而增加人體患呼吸道疾病的機會。

  居室內通風差、溼度低,最利於甲型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致病因子的傳播。通過開窗換氣,一方面可以把各種致病因子排出室外,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單位空間內的致病因子濃度,減弱致病因子對人體的侵襲力。

  冬天是要必須開窗通風的,因為冬天的季節,如果不注意開窗通風的話,長時間待在屋裡會發生窒息,緊閉窗門的話會有一股特殊的氣味,房間內的陽氣也會不足,所以開窗通風,不僅能保證屋內清潔環境,還可以增加二氧化碳。

  冬天開窗通風多長時間 什麼時候開窗通風好

  城市大氣環境中晝夜有兩個汙染高峰和兩個相對清潔的低谷。兩個汙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後和傍晚,開窗時間以上午9:00~11:00或下午2:00~4:00為佳。

  因為這兩個時段內,氣溫已經升高,沉集在大氣底層的有害氣體已經散去,開窗換氣效果較好。當然,開窗通風時風速不宜過快,以不超過0.15米/秒為宜。從感覺來看,在這樣的風速下,人體不會感覺空氣在明顯流動。

  即便是在霧霾天,也要開窗換氣,可以把每個房間的窗戶開個小縫來通風。一般來說,每天下午1點~4點大氣擴散條件比較好,汙染物濃度較低,是最佳通風換氣時間段。

  冬天開窗通風的好處

  開窗通風可以破壞致病因子的生長環境,從而達到消滅它們的目的。溫暖、光照差、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很適於細菌、病毒的生長繁殖,從而增加人體患呼吸道疾病的機會。美國一家醫院研究證實,居室內通風差、溼度低,最利於甲型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致病因子的傳播。通過開窗換氣,一方面可以把各種致病因子排出室外,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單位空間內的致病因子濃度,減弱致病因子對人體的侵襲力。

  開窗通風可以使人獲得較多的“空氣維生素”。空氣中的負離子能夠改善人體免疫系統、呼吸系統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性,被譽為“空氣維生素”。這種負離子在山林、海濱地區含量較多,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大約含2500個。就同樣單位體積的空氣而言,農村田野中負離子含量約1000個,城鎮戶外約600個,現代化建築物內約300個,而密閉的室內只有幾十個。通過開窗換氣,能夠把對人體有益的負離子引到屋裡來,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冬天開窗注意事項

  第一,最好在每天早中晚開窗通風三次,不是開窗次數越多越好,頻繁開窗會使室溫降低,容易造成老人和孩子生病。一般每天開窗通風換氣3-4次,一次30分鐘就已經足夠,以100立方米的空間為例,在無風情況下,約11分鐘就可使空氣交換一遍。

  第二,房間較小,室外有風或較涼的情況下,開窗時間應短一些;房間較大,室外無風或較暖和的情況下,開窗時間應長一些。以80平方米的房子為例,在無風或微風的條件下,開窗20分鐘左右可使致病微生物減少60%。

  第三,老人和孩子在開窗前最好加點衣服,以免開窗後因室溫突降而患病。老人、小孩此時也應儘量少在窗邊活動,如果窗戶正對著老人、小孩的床,可以只開一個小縫,產生空氣對流即可。

  第四,如果有重病患者,則要慎重開窗,儘量用紫外線消毒燈來淨化空氣。要注意的是,室內溫度不要因開窗而降到16℃以下,最好控制在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