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活動方案模板
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那麼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的模板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專案,豐富的活動內容,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使學生接觸自然、社會,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為主要特徵的多種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實施目標:
***一***總體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旨在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自身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培養他們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
3、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具體目標
1、學生髮展目標
①、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②、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③、走入社會,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絡。
④、瞭解社會資源,並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並身體力行。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⑥、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2、教師發展目標:
①、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學策略。
②、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④、培養教師之間的協作精神。
⑤、拓寬教師的知識結構。
3、學校發展目標:
①、營造“自主、合作、開放”的校園文化。
②、密切與社會、家庭的聯絡。
③、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
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實踐內容:***略***
五、活動方式:
一般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採取以下三種組織形式:
1.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是在個別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特別的興趣,並且對該問題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於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應允許學生獨立地進行活動,並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後,應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也需要與他人交流。在小學階段,特別提倡家長支援和參與孩子的探究活動,但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2.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後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於班級內,為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並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研究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聘請具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校外人士等***為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援,共同完成任務.
3.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是以班級、年級或學校為活動單位共同完成一項主題活動的組織形式。通過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體討論,以求對某一主題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多種形式交融使用。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入社群,走向社會,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教師要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範圍、活動情境進行事先考察和推想並作出合理的規劃,儘可能採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學校和教師要儘可能地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援,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
班級集體探究需要全班學生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蒐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交流大家蒐集到的資訊和形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入探究。此後,可以進入第二輪研討,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組研究、班級研究或其他各種合作研究形式要強調集體中每個人的積極參與,要以個人的獨立思考和認真鑽研為基礎,避兔出現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閒,少數人做、多數人看的現象。同時,也要防止學生之間的不合作現象。個人研究並不排斥交流與合作,要引導學生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學會分享資源。
六、工作措施:
***一*** 課程落實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小學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課時為3-4年級每週2課時,5-6年級每週3課時。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建立彈性課時制度。
***二*** 制度制訂
制度政策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向“規範化”、“常態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備條件。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常態課”,必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勵機制。學校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級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管理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制度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等。
***三*** 師資建設
1.全面參加培訓,促使指導教師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把握課程的特點,掌握課程實施的方法。
2.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指導教師快速成長。培訓要求:①參加培訓的教師相對固定;②培訓時間要保證有教師系統學習;③培訓的內容系統全面,專題設計合理,有助於骨幹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同時掌握實踐經驗;④培訓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既有理論學習,又有自主實踐,實現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本校實踐探索與經驗交流分享相結合,學校整體現場觀摩與個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結合。
***四*** 課程開發
課程資源開發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的核心問題。
***1***利用校本開發的理念編寫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
***2***建設實踐基地,如語文學科基地,英語學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資源庫,加強校內外指導教師隊伍;
***4***繼續開發、落實非指定性領域的課程內容,如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競賽、大課間操、班幹部輪換等。
七、評價獎勵: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評價應堅持發展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和激勵性原則。評價的方式主要有測試、觀察、彙報表演、成果展示、答辯、競賽等。
***一***評價內容:
1.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量與態度。
2.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
3.知識、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況。
4.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二***評價方式:
1.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個別評價與集體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2.建議建立《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檔案》,將學生參與每一項活動的過程及評價裝入成長檔案袋,期末進行綜合評價。
3.提倡協商研討式評價,即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商評價的方式和標準,並根據協商的結果進行評價。
4.恰當運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5.評價要客觀、公正、合理,要從促進學生學習的角度恰當地解釋評價資料,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動力。
6.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方法、態度和體驗的評價,重視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獎勵措施:
每學期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一次公開課活動,一次論文撰寫活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比,一次學生研究小論文評比。每學期末,學校擬表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優秀指導教師和學生。
八、操作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確保每週每班的資訊課、勞技課、研究性學習課安排。
2、在教師中廣泛開展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和理論培訓,瞭解其內涵理念、目標、操作的基本原則,不斷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規劃和設計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一方面學校將派出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校本培訓的作用,開展校內培訓,並將培訓計劃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之中。
3、學校加大宣傳力度,開好家長會,積極爭取家長、社會等各方面對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的支援。聯絡社群,與周邊居委加強合作,資源共享,擴大學生的實踐活動範圍。
4、做好經費保障和後勤保障工作。加強後勤管理,落實責任制,並制訂好安全工作方案,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保障活動全過程安全順利進行。
5、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採取三步走,第一階段為模仿階段,模仿其他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師感悟綜合實踐活動;第二階段為摸索創新階段根據前階段的模仿感悟,結合我校的特點提出切合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並予以實施;第三階段為總結模式,根據操作的結果確定符合我校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系列方案。
二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總體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初步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瞭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習慣,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從事科學研究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5.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掌握一些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社群服務等活動中的一些具體技能;並在活動中獲得參與綜合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具體目標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絡;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群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群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資訊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資訊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資訊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5.組建一支基本穩定的師資隊伍,以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為抓手,加強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素質,推進課題研究工作穩步發展。
四、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針對學校實際,我們這學期倡導主要圍繞下列線索進行設計和開發。
1.利用學科課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學科課程,同時又是必修課程,不能成為其他課程的附屬品,但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聯絡的,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學科領域的知識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況下,綜合實踐活動也可和某些學科打通進行。學科知識不再是唯一的學習資源,所以我們應當突破學科教學自我封閉的僵化模式。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要使課堂成為學生整個學習生活的策劃中心,依託學科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把課內外打通,對學科資源和非學科資源的開發進行一體化設計,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引入課堂。因此,我們將考慮如果有機地與學科內容進行整合,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內容。
2.走進社會生活,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所以引導學生走入社會生活,獲得生存體驗,讓學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從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課題進行研究,從學生身邊的小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也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如《吸菸有無毒害》、《網路利與弊》、《瞭解身邊的環境》等通過參觀、訪問、實地考察、實際參與、親身探究等活動,瞭解社會的現象與社會問題。因此,我們將著重引導學生形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加強學校與社會、教學與生活的聯絡,發掘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資源,使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充實、更有趣、更有意義和富有創造性,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資源。
3.走進自然,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根據學校及周圍自然環境的狀況,引導學生自主地從自然環境中發現問題,並指導學生通過觀測、考察、實驗、探究等形式,收集各種自然環境的資訊,關愛自然,提高環保意識,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
五、工作思路:
***一***整體構思,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落實課程計劃的要求,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空間。本學期,學校將把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特色建設、德育活動等聯絡起來思考,在各年級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制訂出詳細、全面、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以使綜合實踐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
***二***加強學習,提高對活動課程的認識。加強專題培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讓每一位指導教師都明確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意義,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學科教學實踐。培訓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集中培訓、教研組研討、個人自學相結合,以“案例式”、“對話研討式”等學習形式使學習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聯絡起來,使之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使教師在活動中不斷反思,獲得實踐經驗。
***三***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增強交流。積極參加省、市、區組織的教研活動,實現校內老師增強交流,本校與外校老師之間加強交流,吸取兄弟學校開展本課程的經驗,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
***四***注重過程,進行有效的實踐活動指導。本課程主要以活動為載體,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重點,主要以課題研究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以社會考察為主的體驗性學習活動等學習來開展。學生通過社會考察、討論分析、角色扮演、辦報創作等社會活動方式,對主題進行探究、發現,通過從不同角度對社會問題和科學現象進行研究,自己去發現問題並作出結論。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加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經歷活動中的各種感受,在實踐中鍛鍊學生的創造意志,培養學生創造性個性品質,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注重學生的活動過程的展現。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制定研究計劃、記錄活動經過、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督促,並且這些事情要力爭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內成員合作完成。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的過程中,親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加強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師要及時參與學生的研究,預設學生將會遇到的困難,給予有針對性的幫助與支援,尤其是方法上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將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五***關注評價,深入推進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收集好每次活動的方案設計、活動成果作品、反思日記、研究報告等,及時記錄自己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探究的過程和體驗;開闢學生成果展示。學校可利用校園廣播、櫥窗等欄地將學生的研究成果、小論文、小報告、小作品展示或展覽。讓教師、家長、學生都積極參與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評價,採用自評、互評等方式,實現評價主體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過程的動態化。
***六***加強和家長的聯絡,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能夠取得家長的支援和配合會使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因此可加強和家長的聯絡,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
***七*** 具體活動內容:
1.尋找春天 學做葉畫
2.認識綠色食品 學做冷盤、水果拼盤,做餃子
3.小菜園 通過採訪,實地察看,瞭解幾種蔬菜和水果存在的主要問題,
4. 走進紙的王國 學簡單的摺紙、剪紙
5.零用錢的調查 調查 採訪零用錢的去向
六、流程安排:
1、制訂並貫徹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討論活動內容,訂好學期活動計劃。
2、召開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培訓會。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
3、按制定的計劃開展活動。
4、進行階段性的工作小結。
5、組織一次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活動。
6、收集整理活動資料。
7、完成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的評價工作。
8、總結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情況,撰寫專題總結。
七、活動評價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的,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並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本學期將充分發揮評價這一機制激發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熱情,通過評價讓學生感受自我成長,促進自我反思,享受成功的喜悅。
1.注重過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不過分強調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將關注的視角指向小學生獲得結果和體驗的過程,注重小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採用即時評語的方式記錄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行為、情緒情感、參與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現,並將其作為評價小學生的標準。
2.尊重多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鼓勵並尊重小學生極富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演講、繪畫、寫作、表演、製作等.在教師對活動做出評價的同時,通過討論、協商、交流等方式引導,小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3.注意反思:發揮評價的指導功能,引導小學生反思自己的實踐活動.通過調動小學生的認識和情感因素,激勵小學生自覺記錄活動過程〈特別是重要的細節〉、投入對問題的討論、對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動審視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動,拓寬自己的視野,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評價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教師評價以下列幾項為標準:***1***深刻領會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質並以負責的態度參與這門課程的實踐;***2***不斷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應對學生廣泛的知識需求;***3***逐步發展活動中規劃與設計課程的能力組織、管理與協調的能力、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課堂教學調控能力。
三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增強安全防護意識,樹立珍愛生命的情感。
2. 能夠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常見的交通標誌和安全警示標誌,瞭解它們的意義和作用,知道上學途中應該遵守的交通規則,瞭解基本的安全常識。
3. 針對上學路上的安全隱患,制訂防患措施,學會如何面對潛在的安全隱患,掌握相應的自護和防範技能。
4. 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能運用合適的方式呈現研究成果。
活動重難點:增強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能辨認各種交通標誌和安全警示標誌。
活動準備:準備一些交通標誌和安全警示標誌的符號。
活動時間:3 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本次活動分為二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讓學生調查校園內曾發生過的安全事故,以及校園記憶體在的安全隱患;
第二個環節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安置安全警示標誌以及設計其它校園安全警示活動。
二、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
表1:學校安全隱患統計表
表2:學校安全事故統計表
***二***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
1.成立調查組。
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及活動需要將學生分成三大組。
①實地考察組:深入校園各個部位,尋找可能有安全隱患的地點及設施。
②事故調查組:到學校相關部門調查瞭解學校裡曾發生過的安全事故。
③安全警示標誌蒐集組:讓學生蒐集各種安全警示的標誌,瞭解它們的作用及安置地方。
2.分組調查。
①實地考察
利用課間巡視校園各個部位和角落,仔細尋找藏有安全隱患的地方,瞭解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故。如:下雨天,特別滑的路段:在沒有老師看管的情況下使用大型活動器材,會產生危險:暴露在外面的電源插座或電線:即將倒塌的牆壁……填寫《學校安全隱患統計表》。***可出示照片輔助介紹學校安全隱患情況***
②事故調查
向學校調查瞭解過去一年在校園內發生的安全事故,認真填寫《學校安全事故統計表》。
③安全警示標誌蒐集
學生可以通過上網蒐集、查閱書籍、實地觀察,蒐集一些安全警示標誌,可以用照片、圖片等形式記錄下來,並寫出它們的名稱、作用以及的安置的地方。
第二環節:
***一***談話匯入:
通過前階段對學校安全事故和安全隱患的調查,同學們一定收穫不小。這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大家願意繼續研究有關校園安全的問題嗎?***學生紛紛表示願意***
***二***成果彙報展示
下面請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形式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①請實地考察組推選一名同學,彙報在校園內發現的具有安全隱患的地方,以及可能會發生的安全事故。***圖片***
②請事故調查組的組長彙報近年來發生的安全事故的大致情況。***表格***
④教師小結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同學們分工合作,通過採訪調查,發現了許多具有安全隱患的地方。那麼,我們可以採用哪些有效的方式,提醒自己和全校同學引起注意,從而避免或減少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呢?
⑤各小組討論後各自提出合理化建議。
⑥教師引導:同學們的金點子真不少。大家知道本學期我們開展“我與安全同行”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的口號是:“心繫安全,關愛生命”。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商量一下,你們比較喜歡的,在這節課上又能辦到的校園警示方式是哪一種?如果小組成員中有不同意見的不必強求,要尊重他本人的意見。
⑦教師徵求學生的設計意向。
***三***各小組設計校園安全警示活動。
***1***如果你想設計校園安全警示標誌、標語,那麼請大家參考蒐集來的標誌,選擇好校園隱患設定點***出示幻燈提供幫助***設計安全警示標誌和標語。老師建議大家:設計的標誌、標語要美觀、醒目。
***2***動手製作。
各小組取出材料:白紙、鉛筆、彩色筆等。
各小組選定自己感興趣的幾個標誌設計地點。
小組成員全作製作安全警示標誌,要求醒目、美觀。
***3***展示設計成果
請各小組推薦一位同學上臺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並說說自己的設計意圖和作品放置地點。
請採取其它方式警示校園安全的同學上臺說說你的創意。
***四***安置安全警示標誌***課後延伸***
請同學課後把自己做的安全警示標誌安置到相應的地方。如果是牆壁、玻璃、活動器具等可貼上在上面,如果是地面上的,可用小木棍插在地面上,要求指向明確。下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我們繼續研究其它校園安全問題。
三、活動評價
1、學生通過活動是否認識、分辨安全警示標誌含義、作用。
2、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查詢、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3、是否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創造性地通過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4、是否養成了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實踐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5、是否樹立自覺遵守安全規則、社會公德的意識,是否具有關注生命、關愛他人的社會責任感,是否自覺地做一個文明的社會人。
6、通過實踐活動,是否對所獲得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學會欣賞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