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渠道有哪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生創業逐漸成為當前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此由小編為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大學生創業的渠道

  第一種:技術驅動型

  對於理工科的大學生來說有點靠譜,如果你技術牛逼的話。比如你是電子類的,你在物聯網領域有成果,說不定就可以商業化。

  技術驅動型又分為:錦上添花型和顛覆式創新型。更多的人事錦上添花型,市面上已經有的某產品,你們添加了某某功能或節能了x%等。

  顛覆式創新型的則看你的技術了,大學生能搞出一項新技術,比較難發生,如果發生,也千萬不要太超前。以前遇到一個集團的董事長,他和我說過一個技術驅動型的創業專案融資的事情,那個創業專案希望他投資1千萬,推廣市場,但他沒有投資。為什麼?因為那個專案是:通過驗血快速鑑定使用者是否患上艾滋病。技術非常牛,不用向醫院等上好幾天到一個星期,沒記錯的話,僅需要幾分鐘。而他拒絕投資的判斷就是:沒有人想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艾滋病,因為知道了,就知道了自己的死期。

  對於技術驅動型的專案,最好不要超前市場太多,尤其在中國,超前半步就很好了。

  第二種:商業模式創新型

  大學生創業,能走這路線的,那基本是有點水平的。繼續拿第一種舉例:近年非常火爆的智慧硬體,智慧路由器、....等。如果你是技術驅動型的創業團隊,你的產品非常好, 如果你按照傳統的方式銷售,那你只是靠賣硬體,65元的成本,賣90,賺25。你前期依靠技術優勢,賣了10萬臺,你信心倍增,又成功融資了,開始鋪生產線,擴大產能。但這個時候,新進入者,模仿你的技術,並找到一流的代工廠生產,工藝、工業設計等各個方面不比你差,甚至某些地方還有優勢。他一開始就按照百萬級的產量定價,一上市,不是賣90,也不是65,而是直接60,低於你的成本價,和你競爭。此外,第一批成功後,他依靠百萬級的使用者,智慧路由器廣告帶來營收,隨著高性價比持續的獲得規模使用者後,又形成口碑,口碑帶來新使用者,一個迴圈形成,最後逐漸把第一個競爭對手邊緣化。這就是商業模式創新型運用的一個簡單舉例。

  大學生創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一***沒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創業的資本

  毫無疑問,創業首先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調查發現,絕大部分有創意的大學生認為資金是他們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因為大學生創業尋找外部資金支援比較困難,銀行不願意貸款給初創企業,特別是毫無經驗的大學生;投資者也不會看好大學生創業,更不會無私的拿出自己的錢給他們創業,因為投資者們看好的是利益回報;父母們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他們創業。所以,大學生創業的起步資金非常困難,這往往把一部分有創業意識的大學生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二***對於創業行業的選擇比較模糊

  到底該選擇在哪方面創業,這是每一個想創業的大學生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然而,大多數大學生都選擇和自身學習專業相關的行業進行創業,這有好處也有壞處。選擇和自己相關的行業能讓自己有更多的準備,同時,自己對於這個行業也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是,社會發展是迅速的,或許你選擇的那個行業在今天是熱門,在明天就落伍淘汰了,

  而且既然你感興趣,選擇它進行創業,必然有更多的人也會選擇這一行業,這也無疑增加了很多的競爭壓力,本來大學生創業就艱難,這樣一來,就變得更加困難了。當然,也有大學生只憑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賺大錢”的念頭,就匆匆投身到某個行業中,對形勢估計不充分甚至盲目行動,因此往往事半功倍或者一無所獲。值得一說的是,目前中國大學教育中,素質教育還相對比較薄弱,因此,如何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創業的“武器”,對於多數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題。

  ***三***大學生自己缺少創業經驗

  實踐證明,對困難的準備不足成為許多創業失敗的大學生在總結自己創業道路上經常提到的感悟,因此,大學生缺少經驗是創業的一大難題。在沒有值得借鑑的經驗的情況下,大部分創業的大學生只能看到曙光,卻看不到方向,只能憑著主觀直覺進行創業,而不能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同時,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大多數情況下也僅限於模仿,沒有自己的創新。根據一項調查表明,大多數大學生希望有一次有關創業的公益性指導,這樣有助於他們在未來創業中掌握主動權,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夠接受一些創業培訓,比如如何駕馭市場的應變能力,避免走歪路。

  ***四***政府的鼓勵措施存在侷限性

  總體上講,政府也出臺了很多項措施來鼓勵大學生創業,從放寬市場準入限制,財政扶持,稅收優惠,金融支援,培訓和創業補貼,社會保障優惠等一些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雖然國家在這方面給予了很多優惠政策,但是,要享有這些政策需要辦理的各項手續特別繁瑣,很多大學生根本沒有能力自己辦理,所以一般做法是,委託專業機構進行辦理1,這無疑會產生不菲的費用,對於初創業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