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創業的三大方式

  農村土地廣闊,資源豐富,創業者可以利用豐富的資源來帶動經濟的發展,那麼農村創業的方式有哪些呢?

  方式一:農場式經濟創業

  庭院經濟有其優點,即利用其邊角空地,如果創業者考慮規模有點小,可以選擇發展農場式經濟,搞規模效應。

  很多農村的蔬菜基地發展的如火如荼,大城市的蔬菜一般都是來自郊區和農村的,所以農場式經濟創業是很有發展前景的。不用出家門,還是像農民一貫自給自足的種植方式,只不過是面積加大,技術上不會有太大的麻煩,資金投入也不需要太多。這種無成本式的創業方式正是符合農村創業的特點。在農村,創業者招聘員工很方便,而且每個人都是“有經驗”的,無需花費培訓的時間與金錢,為創業者節約成本。

  方式二:農村庭院經濟創業

  農村庭院,宅前院後,空閒房屋,是發展庭院經濟的好地方。庭院門前有池塘的可以發展水產養殖業,在家門口發展無需太多成本投入,只要學習專業的技術就可以開始創業。而且可以節省很多的成本,農村土地資源遍地都是,只要加以開發利用,可以通過創業來實現帶動經濟發展達到小康的目的。

  方式三:農業經濟的集團化大發展

  如果創業者有足夠的資金,想要大規模經營農業,成立集團公司,這也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之路,也是中國農民富起來,走出鄉村,走出地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基本途徑。農業經濟大規模經營,有很多種辦法,關鍵是創業者要有思路、有點子,不拘泥於本村農田,坐井觀天。

  具體講,開拓經營的路子有:搞養殖業,養有高附加值的商品,如雞、牛、鴨、羊、鰻魚、鱉、蝦、魚、鴕鳥等等,根據當地的特色來養殖,這些都是可以通過集團從飼養到加工以及銷售的“一條龍”經營模式,有生產基地創業者可以不必為了產品來源擔憂,質量有保證,企業才能夠更好地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