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辦理養老保險終止

  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養老保險的辦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辦理養老保險終止的流程

  一、辦理條件

  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並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在職職工死亡或出國定居;或者參保人員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的。

  二、須提供資料

  1、身份證原件及影印件;

  2、本人***或委託人、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的書面申請;

  3、《職工養老保險手冊》;

  4、委託人應出具公證文書,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應出具有關法律文書及有效身份證明;

  5、參保人員死亡的,提供醫院開具的死亡證明或公安機關的戶籍登出證明;

  6、出國***境***定居人員提供出國***境***證明及戶口登出證明;

  7、失蹤人員應提供司法機關開具的宣告失蹤或死亡的證明材料。

  三、填寫表式

  填寫《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申報表》一式二份。

  四、辦理程式

  1、資料齊全、表式填寫正確,養老保險業務人員應在受理後5個工作日內稽核完結,對證件和資料全部通過稽核的,業務人員列印《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一次性支付申報表》,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中個人繳費部分本息一次性支付給本人或委託人、指定受益人、法定繼承人。

  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再按繳費年限累計每滿1年發給1個月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標準的生活費,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係。

  2、資料不全的,業務人員應明確告知需要補充的資料,待補全資料後可到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繼續辦理。

  對證件和資料稽核不通過的,業務人員應告知不能辦理的原因,並將申報的資料退還。

  養老保險數額計算

  基數

  職工繳費工資高於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個人身份參加養老保險的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作為個人繳費基數,可選擇的檔級為60%、80%、100%,基於如今社平工資逐年提高,考慮到個人承受能力,部分省市增加40%的檔級。

  申請條件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週歲;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餘額繼承

  2011年5月1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開始徵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的公眾

  養老保險

  意見。草案規定了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人員的待遇,並明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可以繼承。

  草案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對於未繼續繳費或者延長繳費後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可以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對於不願意延長繳費至滿15年,也不願意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草案明確規定,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繳費年限按照各地現有規定執行。

  為了規範管理,草案明確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和個人賬戶餘額繼承辦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同時,明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中的餘額可以全部繼承。

  草案還明確了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的具體辦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跨省流動就業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