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社保卡發放查詢

  社保卡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社會保障部門公開發行,用於勞動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積體電路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視窗

  2017年黑龍江省社保繳費基數比例新規定

  黑龍江省靈活就業人員自己繳納社保:

  1、繳納養老保險只能選擇省社平工資的60%或100%兩檔為繳費基數,個人按照繳費基數的20%按月繳納

  黑龍江去年社平工資為24376元,月社平工資2031.33元,養老保險個人交納額為2031.33*20%=406.27元/月***按100%檔次***,或2031.33*60%*20%=243.76元/月***按60%檔次***

  2、醫保的繳費基數為當地社平工資***醫保還沒有全省統籌***的100%

  以哈爾濱為例,醫保個人繳納比例為9.5%、6.5%、5%、2.5%四個檔次

  去年社平工資為2438.42元/月。如按9.5%比例繳納,每月繳費額為2438.42*9.5%+5***大額醫療救助***=236.65元

  有工作單位,由單位繳納社保:

  1、養老保險:個人繳納8%,單位繳納22%。繳費基數為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如月平均工資低於上年社平的60%,以上年社平60%為繳費基數;如月平均工資高於上年社平的300%,以上年社平300%為繳費基數。

  2、醫療保險:個人繳納2%,單位繳納7.5%,大額醫療救助個人和單位各繳納2.5元。繳費基數為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如月平均工資低於上年社平的100%***2438.42元***,以上年社平100%為繳費基數。

  每年交的錢都算個人賬戶嗎,

  肯定不是,因為社保是按統籌管理,只有個人繳納的8%計入個人賬戶,其餘的做為統籌劃入養老保險基金。

  中間停交補交可以嗎?

  可以,只有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可以不交養老保險。其餘時間如果停交,之後需要補交,繳費必須連續。

  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5年,繳滿15年未到退休年齡時,須交到退休時為止。

  完全以個人身份繳納養老保險的,可以只繳滿15年不用再交。

  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年***女***、30年***男***,以個人身份參保的人員,實際繳費年限不少於15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待遇。

  中途退保或死亡錢如何退

  這種情況,可以由繼承人申請退出個人帳戶部分.一般在幾萬元到幾百元不等,取決於交納時間段和交納檔次等***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內的資金***。

  今年起至2005年末,哈市將建立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範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記者在22日召開的哈爾濱市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動員大會上獲悉的。

  個人繳費比例下調至8%企業繳費部分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企業依法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比例一般為企業工資總額的20%左右,目前高於20%的可暫維持不變。企業繳費部分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全都納入社會統籌基金。職工依法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全都計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規模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採取逐步做實、增加積累的辦法。從2004年1月1日起,按5%起步做實個人賬戶,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補助3.75個百分點,地方財政補助1.25個百分點。個人賬戶儲存額只能用於參保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

  社會統籌基金與做實的個人賬戶基金實行分別管理。社會統籌基金不能佔用做實的個人賬戶基金。做實的個人賬戶基金上繳省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管理。

  個體業者自由職業者繳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20%

  各類城鎮企業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城鎮個體工商戶業主及其僱工、自由職業者和靈活就業人員,要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履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義務。今年起,將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由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60%300%統一為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統一為20%,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

  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並按視同繳費年限每滿1年再發給1.5個月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係。

  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前參加工作的人員,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係數調整為1.2%。

  無力繳納的城鎮集體企業不再納入統籌範圍

  未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經當地政府認定,已經沒有生產經營能力、無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城鎮集體企業,不再納入養老保險統籌範圍,其已退休人員本人由民政部門按企業所在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按月發放生活費;沒有達到退休年齡且有參保願望的職工,可按個體勞動者基本養老保險有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並從當地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時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

  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

  有條件的企業可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企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採用個人賬戶方式進行管理,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可從成本中列支。

  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尚未參保的機關公務員的現行退休養老制度仍維持不變;全部由財政供款的事業單位,仍維持現行退休養老制度;已改製為企業的,從改制之日起執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其改製為企業前已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保持不變。

  關於困難企業的經濟補償金和生活補助費的支付

  有困難的企業要本著勞動關係和債權債務關係分開處理的原則,妥善處理好經濟補償、拖欠職工工資和集資款等債權債務問題。經濟補償金和生活補助費依法由企業支付,對已實現再就業的國有困難企業下崗職工解除勞動關係所需經濟補償金和生活補助費,中央和地方政府給予必要和適當的補助。申請享受經濟補償金和生活補助費政府補助的國有困難企業擬解除勞動關係或終止勞動合同人員,應提供再就業的相關證明材料。對困難企業所需經濟補償金和生活補助費的具體補助辦法,執行省政府規定。

  企業支付經濟補償金和償還拖欠職工債務所需資金,可以按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多渠道籌集。企業在試點期間不能落實支付經濟補償金和拖欠職工債務所需資金的,原則上不得與職工解除勞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