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輪基礎知識漁輪的用法

  漁輪,也叫漁線輪、放線器、捲線器,古稱釣車,是拋***海***竿釣魚必備釣具之一,那麼你對漁輪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漁輪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漁輪挑選原則

  挑選漁輪之前,你一定要先想好打算用它來幹什麼?這就跟買釣竿一樣,首要條件就是「必須買對東西」。雖然很多時候,很多種漁輪是可以通用***或曰代替***的,例如中小型 拖釣 漁輪***12lb、20lb、30lb 等規格者***可用於打重磯、放流釣、淺海船釣、鐵板路亞釣;中小型紡車輪***容線量四號 150m 以內者***可用於浮游 磯釣、打沉底、擬餌拋投釣等諸方面。可是也有很多時候,很多漁輪是無可取代的唯一適用者,像搞超深海時就非用特大號強力電動輪不可!

  問題是,初學者怎麼判斷何者才是「對的」東西?我覺得以下三個原則應該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1、要配合線組粗細與拉力值:粗的母線纏起來佔空間較多,漁輪容線量不夠的話,就不可能用來搭配粗線下竿;粗線還表示抗拉強度較高***以相同材質而言***,如果漁輪的承受力不足以與之匹配,那對母線來說是一種浪費,對漁輪而言則是一種折磨。

  反之,細線固然可以線上軸裡纏多一些,但太多了也是一種浪費,蓋壓在底下的部分通常根本用不到也,即使萬一用到了,你也會發現那些線都被壓得扭曲變形矣!還有,線徑細表示其拉力較小,若搭配了大號的漁輪,也是不相稱的。

  2、要配合釣竿型別與強度:有沒有人會拿 80lb 拖釣漁輪來配一號輕 磯竿?或者用小型紡車輪去架在 300# 船竿上?當然不會

  怎樣配合釣竿型別的問題,其實很簡單,船釣竿配 船釣漁輪、 磯釣竿配 磯釣漁輪、 路亞竿配路亞漁輪,如此而已!你可以從型錄、店家介紹或自己用常理判斷,即可輕易得知配得對不對,但是在許多「模糊地帶」,也就是前述 漁輪可以通用或替代的狀況下時,初學者可能便難以判斷了。這時候你可以先看釣竿適合使用什麼規格的母線和子線,然後再比對漁輪適用的母、子線號數***拉力值***與容線量,兩者相互吻合或一個涵蓋在另一個範圍之中的***例如釣竿適合用 2-5 號子線,而漁輪可纏 3-5 號母線一百米以上***,那就八九不離十了。

  3、要配合釣法與魚體大小:漁輪力量需跟物件魚體型大小配合,但它如何配合釣法呢?我們不妨舉例而言:

  在 飛蠅釣的領域裡面,漁輪常常只是收納母線的「容器」,而非 搏魚工具之一,同時這種釣法具有相當明顯的歷史特質,所以有其專用漁輪型別;在需要拋投的磯釣、灘釣場合,紡車輪比鼓式漁輪方便得多,既不容易亂線又可拋得較遠;在拖釣或者網箱釣的時候,物件魚都是動輒數十磅、數百磅乃至上千磅的大魚,紡車式很難擋得住那種衝撞,所以必須選擇大型鼓式輪;在深海船釣而言,則光是一顆鉛錘就往往重達數斤,若再加上魚體、水流的壓力,尋常漁輪恐怕已經要掛了,又哪能挪出多餘的能力讓你搏魚?

  漁輪的特殊構造

  1、星形釣力閥***Star drag***與推杆式釣力閥***Lever drag***:在鼓式輪上,調整剎車阻力大小的機構通常安裝在機體右邊、手搖柄內側;這東西主要分為兩種型態,即星形***有點像水龍頭開關***和推杆式二者。

  它們的差異主要在於方便性,Lever drag 有明確的「位置」指引,使用者可以輕易掌握什麼情況是「FREE」***即自由出線***、什麼位置用來「STRIKE」***即作合***、什麼地方是「FULL」***即死鎖煞車,但通常都不能真的完全死鎖--只是鎖緊而已***,Star drag 則全無此類標示,釣人只能「跟著感覺走」,因此前者要比後者來得實在,商品價值也比較高。

  2、手煞車***LB***與自動出線--紡車輪的煞車控制裝置,主要分為旋鈕式***或稱自動出線式***與直接用手指扳動的剎車杆式***Lever brake***。

  前者跟 Star drag 的作用機制一樣,旋鈕越往下轉緊,剎車阻力就越大、線軸越難逆轉出線,所以釣者可預先設定一個自己認為恰當的阻力限度,當魚掙扎力太強、超過此限制時,線軸就會自動開始逆轉出線。而 LB 的動作方式為利用手指拉煞車杆的力量,推動一個煞車塊去摩擦線軸內部,以達到限制線軸逆轉的目的。

  自動出線式漁輪的好處是方便,只要預先設定好,中魚之後就不太需要再分神去管煞車系統了;可是有個物理學上的特徵會影響此種裝置的實用性:最大靜摩擦力大於動摩擦力,也就是說魚只若要拉動線軸使之逆轉出線,它必須先花較大的力量去克服最大靜摩擦力,等到開始出線之後,剎車阻力就會自然稍微降低一些,而它也就可以跑得比較省力了。

  如此說來,釣者是不是應該看情況適時調緊剎車?嗯......理論上是這樣啦,但在實際釣場,若出線中途你貿然去轉緊釣力閥,那麼斷線的機會將非常大!原因?想想看吧:既然會出線,上鉤的應該就不是小傢伙,此時線組已經遭受到魚兒大力的拉扯,而你又突然要它增加承受外力的幅度;假如那魚果真是一尾大物--大到線組無法負荷它的衝擊時,你想能不斷線嗎?

  反觀 LB 型漁輪,它的缺點是釣者必須隨時用手指操控剎車杆,這工作不但麻煩且相當累人,同時這類剎車機構的作用距離***就是從完全放鬆至剎到最緊這兩者之間的距離***非常短,根本難以憑手指去控制剎車力,更沒有什麼裝置或標示能讓你依照線組拉力值設定剎車阻力大小,而它的線軸又都是固定式的,不能撇開主軸和手柄單獨逆轉,所以這類製品需要較多的練習才能玩上手。

  不過呢,LB 型漁輪卻有「及時反應」和「操之在我」的好處,也就是說,你一鬆手指,母線立刻能自由釋出,你一扣手指,剎車作用立刻發生!這個特色對磯釣來說頗有實用價值,因此上市之後已發展出一套獨特操控手法,並獲得不錯的市場反應。唯如何操控這個話題講起來十分冗長,留待以後講到釣技時再討論好了。

下一頁更多有關“漁輪基礎知識”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