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讀的當代經典著作推薦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書籍能給予我們知識,當代優秀的著作是不少的,你看過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最值得讀的當代著作,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最值得讀的當代著作

  1、《家》 巴金

  家,是一個很溫馨、很溫暖的名詞,它永遠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是我們不捨的牽掛。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會有一條隱形的線,從家裡一直到我們手裡,永遠都不會斷……而巴金的《家》卻截然相反。

  本書是《激流三部曲》之一,是文學大師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長篇鉅製。小說以五四運動浪潮波及到的滯塞內地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地描寫了高公館這個“詩禮傳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沒落分化過程,揭露了封建專制的腐朽本質,控訴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惡,頌讚年輕一代的反抗鬥爭精神。

  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 在巴金一切的作品中都滿溢著純潔的青春氣息。《家》尤其濃厚。這種氣息反映一顆單純的心靈,讀他的小說,你毫不感到是在絞汁寫出來的,是唱出來的,呻吟出來的,是自然的天籲。這不是藝術,而是天賦。如他所說:“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2、《許三觀***記》 餘華

  《許三觀***記》入選韓國《中央日報》評選的“100部必讀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餘華的每一部長篇小說,都震撼著一批又一批的讀者。他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當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是你不可錯過的經典必讀書目!

  本書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慾望。小說講述了許三觀靠著***渡過了人生的一個個難關,戰勝了命運強加給他的驚濤駭浪,而當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沒有人要時,他哭了。法國《讀書》雜誌在評論《許三觀***記》時說道:這是一部精妙絕倫的小說,是樸實簡潔和內涵意蘊深遠的完美結合。

  3、《紅高粱》 莫言

  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莫言作品。由鄭曉龍執導,周迅、朱亞文、秦海璐、於榮光、黃軒等主演的電視劇《紅高粱》經典原著。莫言生動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被人遺忘的農民世界。他知曉手工藝、冶煉技術、建築、挖溝開渠、放牧和游擊隊的技巧並且知道如何描述。他似乎用筆尖描述了整個人生!

  小說主人公餘佔鰲是個熱血男兒,正義又野蠻。他殺死了一個與自己守寡多年的母親發生關係的和尚,而後母親也吊死了。他為了女人殺人放火,霸佔了後來成了他妻子的戴鳳蓮。他為了報仇雪恥,苦練槍法,將曾非禮過他妻子的土匪花脖子一夥一網打盡。他為了還一個村姑的清白,不惜將酒後施奸的親叔槍斃。為了小妾戀兒不惜和妻子鬧翻並分居。他為了民族大義,毅然抗日但最終全軍覆沒……他為了愛情而拼搏,為了報仇而殘忍,為了正義而果決,為了榮譽而戰……

  正如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所描述的那樣:莫言是個詩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傳畫,使個人從茫茫無名大眾中突出出來。他用嘲笑和諷刺的筆觸,攻擊歷史和謬誤以及貧乏和政治虛偽。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類最陰暗的頁面,在不經意間給象徵賦予了形象。莫言有著無與倫比的想象力。他很好的描繪了自然;他基本知曉所有與飢餓相關的事情;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沒有真理、常識或者同情的世界,這個世界中的人魯莽、無助且可笑。在莫言的小說世界裡,品德和殘酷交戰,對閱讀者來說這是一種文學探險。

  作者餘華說:“這本書其實是一首很長的民歌,它的節奏是回憶的速度,旋律溫和地跳躍著,休止符被韻腳隱藏了起來。” 讓我們輕輕吟唱起這首民歌,走進這部頗具形式美感的文學作品,去體會中國近代貧苦老百姓們的苦難人生……

  4、《京華煙雲》 林語堂

  林語堂最好的作品,關於現代中國社會的經典寫作,四度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現代版《紅樓夢》,全景展現中國風雲變幻的人文、社會和文化的史詩鉅著,同名電視劇在央視曾一度熱播!

  《京華煙雲》全書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問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並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勳復辟、直奉大戰、軍閥割據、“五四”動、“三·一八”案、“語絲派”與“現代評論派”筆戰、青年“左傾”、二戰爆發等歷史事件。全書結構巨集偉,線索交錯,全景式展現了近代中國社會發生的急劇而深刻的變化,被譽為現代版的《紅樓夢》。林語堂先生寫作此書的目的是為了向不瞭解中國而鄙視中國的外國人展示真正的中國社會和文化,因此字裡行間都滲透著他對本土文化的鐘情以及列祖國深深的熱愛。

  誠如作者所言,“本書曝呈中國的一切困惱紛擾,但由於此,也正表示我們對國家未嘗放棄我們的希望!無需加以粉飾,她將調整她自己,一如過去歷史上所昭示吾人者!誠盼此書將給予吾人以深刻的啟示,將我們深植於往昔的根蒂,開出燦麗的鮮花!”

  必看的經典著作

  《文學回憶錄》 木心

  木心的文學回憶,陳丹青五年聽課筆錄!這本文學回憶錄雖不能算在名著之列,但讀過之後,必在世界文學門內,不在門外!木心的《文學回憶錄》斬釘截鐵,不解釋、不道歉、不猶疑。他平視世界文學史上的巨擘大師,平視一切現在的與未來的讀者,於是自在自由,娓娓道出他的文學的回憶。這是木心留給世界的禮物,文學的福音書!

  文學是可愛的。生活是好玩的。藝術是要有所犧牲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紐約時期,亦自他恢復寫作、持續出書以來,紐約地面的大陸和臺灣同行在異國謀飯之中,居然促成木心開講“世界文學史”,忽忽長達五年的一場“文學的遠征”——從***1月15日開課,到1994年1月9日最後一課,每位聽課人輪流提供自家客廳,在座者有畫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陳丹青回憶,“我們當年這樣地胡鬧一場,回想起來,近於荒謬的境界:沒有註冊,沒有教室,沒有課本,沒有考試與證書,更沒有贊助與課題費,不過是在紐約市皇后區、曼哈頓區、布魯克林區的不同寓所中,團團坐攏來,聽木心神聊。”選單開出來,大家選。從古希臘神話、新舊約,到詩經、楚辭,從中世紀歐洲文學,到二十世紀文學世界,東方西方通講,知識靈感並作。其中聽的聽,講的講,“金句”紛披,兀自燃燒。“講完後,一部文學史,重要的是我的觀點。”木心說。古代,中世紀,近代,每個時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統,藝術親人。

  優秀的當代書籍

  1.《故事新編》 魯迅

  《故事新編》是魯迅先生以遠古神話和歷史傳說為題材而寫就的短篇小說集,包括他在不同時期所寫的8篇作品。這八篇小說分別是:《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這些作品的語言秉承魯迅先生的一貫文風,幽默風趣,婉而多諷。故事的內容雖來源於歷史,但只是用了一點因由,經作者隨意點染,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卻是一副絕妙奇趣的畫卷。

  《故事新編》是魯迅的最後的創新之作,裡面8篇有5篇寫於魯迅生命的最後時期。面臨死亡的威脅,處於內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編》整體的風格卻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從容、充裕、幽默和灑脫。儘管骨子裡依舊藏著魯迅固有的悲涼,卻出之以詼諧的“遊戲筆墨”,這表明魯迅的思想與藝術都達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具有某種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發現或隱或現、或濃或淡的存在著“莊嚴”與“荒誕”兩種色彩和語調,互相補充、滲透和消解。

  2.《洗澡》 楊絳

  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新《儒林外史》!一部反映新中國成立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的長篇小說。作品人物眾多,故事曲折,其中尤以姚宓和許彥成之間的純潔感情為人所稱道!

  《洗澡》主要描寫的是解放後知識分子第一次經受的思想改造,即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楊絳女士將知識分子這一群體的內心世界、外貌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書情節生動,文筆簡練,富有生活氣息,反映了那個年代以及那個年代的人們真實的思想壯志。本書語言簡潔、內容豐富、通俗易懂,是一本瞭解解放後知識份子的思想感情讀物。

  假如說,人是有靈性、有良知的動物,那麼,人生一世,無非是認識自己,洗煉自己,自覺自願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與禽獸無異。但是這又談何容易呢?這部小說裡,只有一兩人自覺自願地試圖超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