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雨的抒情散文有哪些

  聽雨,勾起我一縷清幽意

  窗外,雨聲纏綿,記得上次寫雨是在一個曾經逝去的夏,一不留神就到盛夏了,放學回來踏著這條熟悉的巷子,雨不是太大,很喜歡這種朦朦朧朧的感覺,撐著小傘,望著行色匆匆的路人們,那些不相識的人,都是這般低著頭,走著自己的路。各式各樣的傘在雨中撐開,如花似夢。

  路旁的柳樹長的極好,長長的須能徑直垂到地面,樹梢上的葉子懸著掛著雨珠,一滴一滴地搖墜而落,在昏暗的路燈下,映出弱弱的光芒。伸出手把它們接住,又甩開,路人詫異的望著我,我卻毫不在意,要看就看吧,自己喜歡就好,這是一條花木扶疏的小徑,天晴的夜裡,總有竊竊的私語在小徑深處低喃。只這個雨夜,唯有雨聲滴答了。

  一盞一盞的燈,或昏黃,或明亮,映著一扇扇的窗,透出溫暖的光亮。窗內的人,路上的我,冷雨蕭蕭,隔閡而親切。

  不出門的日子裡我想我是喜歡雨的,喜歡雨滴輕敲著窗沿,細細碎碎的聲音濺到心裡,而自己在屋內捧本書,就這麼伴著雨聲靜靜的看著,清幽,寧靜,似與世隔絕。

  到底有多久沒感受這樣的時光了,上初三以來,總想著能睡個好覺,第二天才會有精神,一度厭煩了那些滴滴答答的雨聲,難以入夢,然而也不敢起身看書,到底得為了第二天考慮。

  總是以一個忙字為藉口,忘了那些原本該做的事,信筆成書,落字成章也在一天天繁忙的日子裡消磨淡了去,想著,終有一天會不會捨棄了這些字,以後的事,誰又能說的清呢?

  多雨的夏日裡,很多的歲月,無聲無息,湧上心頭。

  生命中不斷有人離開或進入,於是看見的看不見了,記住的遺忘了;生命中不斷有得到和失落,於是看不見的看見了,遺忘的記住了……

  有多久沒和朋友好好的聊聊天了,如今的歲月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學習的忙著繼續學習,工作的忙著自己的事業,漸漸長大的我們聯絡少了,客套多了,回憶散了,想想那些一些走過的日子,仍舊會莫名的感動,好久沒聯絡的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還能記起我。

  還記得席慕蓉說過:總是要在凋謝後的清晨,你才會走過,才會發現,昨夜,就在你的窗外,我曾經是,怎樣美麗又怎樣寂寞的一朵。

  青春的韶光裡我們一起哭過,一起笑過,回憶就像那一抹兒風,悄然的從心湖吹過,蕩起的卻是層層的傷,有多少的事一去不復返。

  夏天了,一轉眼就夏天了…

  我依然在這寧靜的夏夜靜靜地聽雨,沒有感嘆,只有沉思……

  煙雨江南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江南不是我的故鄉,卻是我值得一生銘記的地方。

  提起江南,便會想到那連綿不絕的雨。江南的雨洗滌了萬物的汙垢,還江南一片清淨,更洗出了我們靈魂的原色,還心靈以純潔。巴山夜雨,西窗紅燭,綿綿不斷的是情,也是雨。雨滴滴落入江裡,那是音符的躍動,是親情的召喚。靜聽雨聲,思緒是否會回到往昔,開啟陳封於記憶中的點滴故事。靜坐雨中,享受江南雨水帶給你的絲絲微涼,縷縷寧靜。海、江、河、川、溪它們都是雨的歸宿,或許“哀民生之多艱”的你便是看中了汨羅江的悲愁,綿延無盡。它有著江南雨一樣的身軀,純淨通透。朵朵落紅如破碎的心扉,奏不盡一曲《離騷》水長流,試問汨羅深處的靈魂可否將清江落雨看透?如此想來,雨承載了多少人的歲月,又承載了多少人的故事。浮浮沉沉,滴滴透心。

  水鄉自然有水巷,水鄉便緣來於雨。而“雨巷詩人”戴望舒就在這裡靜靜地詮釋了江南,詮述了雨巷,他用筆尖輕觸江南,留下了詩般的記憶。心中時常幻想能夠獨撐一把油紙傘,在寂寥的江南雨巷裡走過。煙雨濛濛,沉重的木屐踏過江南的雨季,屐過無痕,是離愁,也是別緒。也許我不會遇到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卻定能嗅著丁香沁人心扉的芬芳。雨巷,寂寥,悠長,我撐著油紙傘幽自走過,寂寞的背影點亮了誰的眼睛,又模糊了誰的風景。我聽見了木屐從青石板上踏過的聲音,如竹露滴雨,劃過歲月的甬道。眼角微澀,那是一種無以名狀的感覺,想讓淚水肆意與雨水交融,卻又找不到適當的理由給它一個流下的理由。這雨如薄命紅顏般轉縱即逝,似曇花一般光華乍現。多少樓臺,都覆滅於此,在這江南煙雨紅塵中。

  若把雨比作花實在恰當不過了,特別是江南雨。花開半夏,雨也落了半夏,花開了一季,落了一季,痴了一季,雨也如此,一朝漲一朝息。下過了季節更替,轉眼間滄海桑田,紅顏變白髮。江南雨是世紀的見證者,時代的守護者。難以忘懷的當數江南雨。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