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六一隨筆

  小班的六一兒童節都有哪些活動呢?感興趣就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沒有漂亮的服裝,沒有精彩的節目,今年的六一節,孩子們沉浸在濃濃的愛的氛圍中,付出愛也感受愛。 聽說今年的六一節要搞一個愛心義賣活動,我們便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它不僅僅是一次活動,而是要讓這個活動的意義得到良好的輻射。 活動系列一:談話《需要幫助的小朋友》 這是一個孩子的節日,於是,我們把話題鎖定在了孩子的身上,我們找來了好多讓人心酸的照片,照片上是許多貧苦的孩子,生病的孩子等等,通過與自己美好生活的對比,孩子們發自內心的表示:我們應該去幫助他們。 活動系列二:收集義賣品 確定了我們幫助這些孩子的方法後,孩子們紛紛回家拿來了好多圖書、玩具、生活用品等等,大家拿來的東西放在一起交流一下,好玩的玩玩,好看的看看,想象著自己的東西能賣多少錢。 活動系列三:製作邀請書 我們的義賣活動很有意義,也通過家長會取得了家長的支援,我們還希望把我們的這一活動倡匯出去,讓更多的人蔘與這個有意義的活動,於是,我們的孩子自己動手製作邀請書,老師負責把邀請信打印出來,小組長負責寫封面,其他孩子負責裝飾邀請書,我們的邀請書非一般的別緻。 活動系列四:分發邀請書 邀請書製作完畢當然要分發出去啦,孩子們商量著到哪裡去分發給什麼人,討論下來,我們一致同意,要到人流量比較大的路口、小區出口去分發,最好是發給有孩子的人,因為,活動那天是兒童節啊,還可以發給退休在家的爺爺奶奶啊,因為他們有空來參加我們的活動,沒有空的人,我們還可以把邀請書塞進他們的信箱,陽光小區離我們幼兒園比較近,我們應該到這個小區去分發,分發的時候,我們還要有禮貌,還要簡單的介紹我們的活動……對於,分發邀請書,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分發的過程中,孩子熱情、大方,體驗著交往的快樂。 活動系列五:簽字表愛心 隨著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孩子們對於這個義賣活動充滿期待,於是,我們製作了一顆很大的愛心,讓孩子們簽上自己的名字,大大小小,歪歪扭扭的名字正是孩子表達愛的一種形式。 活動系列六:義賣活動 六一節終於盼來了,一大早,孩子們便邀請來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雖然天空下著雨,孩子們熱情可是絲毫不減,他們的慷慨解囊,感動了身邊每一個人。 六一節,不只是快樂一天,系列活動讓孩子感受到的愛是深切的,每一個活動都是孩子親歷的,所以,他們對活動的主動性在逐漸地加強,因為有了他們的主動性,他們感受到的才是真正的快樂。同時,在一系列活動中,孩子的合作能力,協商能力,創新能力,交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相應得到了提高。

  篇二

  班裡有個小男孩,調皮好動,經常趁老師不注意做些壞事,事後還拒不承認,在班裡也幾乎沒有朋友,說實話,對於他我還是比較頭疼的。

  一天下午起床時間,班裡的傑傑大聲向我告狀喊:“老師,陽陽又撕墊子裡的海綿了!”陽陽則與其爭辯道:“不是我弄的,你看見了啊?!你誣賴我!”孩子們聽到爭辯聲都圍了上來,紛紛指責陽陽:“肯定是你做的,你那麼調皮!”“對,沒錯,一定是你!”“你就承認了吧,否則我們都不跟你玩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圍攻他,陽陽情緒更加激動了,又氣又急地哭了,邊哭邊說:“不是我,不是我,就不是我!你們都不相信我,你們都誣賴我!海綿是我旁邊的苗苗撕的。”我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可能?苗苗可是班裡最安靜、最聽話的小朋友,也是老師最喜歡的孩子,不可能是她,一定是陽陽為了推卸責任故意撒謊!我看苗苗,她一直不敢正視我的眼睛,只是在那低頭擺弄自己的兩個小辮,我突然想:“是不是我們大家真的都冤枉陽陽了,或許這件事情真的跟陽陽沒有關係。於是我對小朋友們說:“這樣吧,老師有一個很好的辦法讓事情水落石出,我待會兒去辦公室查下監控,看完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到底誰撕的海綿了。”一聽這話,一直低頭不語的苗苗哇的一聲哭了,小聲地說:“老師,海綿是我撕的,我錯了。”事情終於真相大白。

  這件事情給我了很大的啟發,一日生活皆教育,我差一點因為我的習慣性思維而冤枉了一個孩子,事情雖小,但孩子的自尊心不容許這麼輕易被傷害。成人一般只喜歡聽話、安靜的孩子,但那些調皮好動的孩子也同樣享有被保護、被理解、被關愛的權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要主觀臆斷、憑直覺去分析處理事情,真正的做到公平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摘下有色眼鏡,客觀全面地去欣賞評價每位幼兒。

  篇三

  現在很多剛入幼兒園的孩子大多都不喜歡在幼兒園午睡。其實,幼兒在幼兒園入睡困難除了他們睡眠時間、睡眠環境變化帶來的不適外,還有可能是爸爸媽媽*的錯誤教育方式造成的。午睡對於幼兒來說是很重要的。

  睡眠可以緩解大腦的缺氧狀態,當人感到疲勞時,很自然就會產生睡眠的要求,但強迫孩子睡覺,往往適得其反。憑藉多年幼兒園的教學經驗:新入幼兒園的孩子中午總愛是用雙眼睛窺探周圍,凝視老師,我會常常在他的床前停一下,給他一個溫柔的微笑,孩子會感到十分親切,可以增加安全感。反覆幾次,孩子便能安靜入睡。對離開親人、對環境生畏缺乏安全感的新入園膽小孩子,老師親切慈祥的笑臉足以給孩子帶來安慰。

  就拿我班的徐硯靈小朋友來說,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她總是不肯午睡,一到中午就會哭鬧著要媽媽,我也從她家長口中知道平時午睡她媽媽都會抱著她陪在她身邊,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只有媽媽陪著她她才會午睡的習慣。瞭解到這一點,我開始主動的與她溝通,每當午睡的時候我會陪在她身邊,摸摸她的頭,而她就喜歡來抱著我,這時候我也會很配合的去抱著她,這樣慢慢的她開始越睡越安穩也願意睡覺了,對我也越發的親近了。其實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不過大多在我悉心的陪同下,一個個都可以美美的睡上一個好的午覺。通過這件事也讓我更加確信只要用真心去對待孩子、教育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老師心中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