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專刊手抄報

  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善於在讀書中思考,善於在實踐中創新,培養讀書的成就感。你會做讀書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

>

  圖***1***

  圖***2***

  圖***3***

  圖***4***

  的資料

  一、讀書真好

  書,人們稱它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我愛讀書,僅是讀書能增長知識,還能陶冶人的思想。像蝴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小學的讀書生活,就不禁湧起視聽的愉悅之感。在記憶的心扉中,那時的讀書生活好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

  我最先讀的書是漫畫書。開始,我看的津津有味,被書中幽默搞笑的情節給迷住了。但時長日久,就感到不過癮了。於是,我央求父母給我買一本又大又厚的《十萬個為》。我它後,欣喜若狂,便立即開始讀。在讀這本書中,我知道了許多知識。在一次上課中,老師問:“地震是怎樣的?”開始的時候,人回答問題,教室裡鴉雀無聲。後來,我想起《十萬個為》裡介紹地震是怎樣的內容。便流利地回答了問題,了老師的誇獎。這次經歷,使我明白了:讀書真好!

  當然,讀書能使人增長知識,還能陶冶人的思想!

  記得有一次,上體育課,老師讓練習跑1000米,剛跑了一圈,我就不住了。當時,我心裡直打退堂鼓。可是,一想起保爾,想到保爾的事蹟,我就振作起來,跑了下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教育我該如何對待疾病,如何戰勝。保爾,全身癱瘓的人能夠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我,在陽光雨露哺育下的少年,怎能被給嚇倒呢?這讓我再一次明白:讀書真好!

  書就像一把鑰匙,為開啟知識大門;書就像一葉扁舟,帶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書就像一把階梯,幫登上知識的顛峰!

  我越來越覺得:讀書真好!

  二、讀書感悟

  高爾基說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錯,讀一本好書給人的人格上有大的塑造。

  在小時候讀的書是一種樂趣,就同看小人書一樣,但這漸漸地成為一種求知,長大了,求知慾爭強了,使我明白書的真正釋義:一本好書,能在你迷茫時帶來平靜;能在你憂傷時帶來歡樂;能在你落寞時帶來安慰……他會讓你將失敗看做春天的花朵,會將成功看做秋天的果實。這是春耕秋收的道理:有付出才會有回報。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給了我許多。有這樣的書,它伴我走過了許多春秋,我對它不會厭倦。靜靜地翻開一本書,細細地讀,一遍是淺顯,兩遍是理解,三遍是加深,四遍是領會……更進一步地,讀每一遍都有不一樣的感悟。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這是培根對閱讀的經典闡述。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獨特的優點。子曰:活到老,學到老。閱讀是學習的基本途徑,閱讀書籍是提高修養的最好途徑,但是書也告訴我要懂得選擇:書有分好壞,有分益害……

  讀書一門藝術:是一門完善自我的藝術,讀書只是一個過程,在乎的是是否吸收;是一門享受生活的藝術,是一種對文筆的享受;是一門充實人生的藝術,那是一個儲蓄罐,慢慢存滿;是一門領悟人生的藝術,讓我們懂得正對生活中的一切成功與失敗。

  讀書是一種分享,分享書中的歡樂,分享書中的憂愁,把歡樂帶來,把憂愁帶去。

  書是一條通天大道,與知識的道路相通;書是一盞明燈,照亮這條通天大道:書是一壺燈油,給這盞明燈添油。

  三、關於勤勉讀書的典故

  開卷有益

  出處:宋?王闢之《繩水燕談錄?文儒》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閥,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釋義:“開卷”就是翻開書,表示讀書。比喻讀書有好處。

  故事: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時候,各地還存在著一些割據政權。統一全國的任務,直到他的弟弟趙光義當皇帝后才完成。趙光義即位後改名趙光靈,史稱宋太宗。宋太宗統一全國後,立志巨集揚傳統文化,下令整理各種古籍。同時,又重視各種古代文化資料的收集。在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下令編纂《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和《文苑英華》三大類書,從而為儲存和發揚我國的文化遺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太平御覽》中引用的古書,十之七八現在已經無法看到了。所以,又可以說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識的總彙。這部書原名《太平編覽》。編成後,宋大宗對它非常重視,規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後全部看完;因而改名為《太平御覽》,意思是太平興國年間皇帝親自閱讀的書。

  宋太宗的政事非常繁忙,經常因處理其他事情而未能按計劃閱讀這部書,於是就在空暇的日子補讀。侍臣怕他讀得時間太久,影響身體健康,太宗說:“只要翻開書卷閱讀,就會有收益,所以我不覺得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