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章讀後感

  讀青春相關文章,你的閱讀感受可以是所謂青春,就是疼了也不要說強忍著。那麼大家又有什麼閱讀心得呢?一起來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隨著韓寒與方舟子論戰的落幕,我開始關注了韓寒的部落格並買了他的新書《青春》。當初,我本只想買本《小窗幽記》,但是還是買了《青春》。

  說實話,我一直都比較喜歡畢淑敏畢阿姨的書。對於韓寒的書,我也只是偶爾看一看。大家都說,他是80後的精神領袖。我不知道他是不是80後的精神領袖。但是最近我每天睡前都要翻一會這本《青春》,現在1/2。我不得不說,他的語言的確犀利,敢言敢怒。我從中也看到了“憤青”的影子。當然,我不是反感“憤青青年”。相反,我很佩服他。我是學理工科的,向來比較理性,也沒怎麼幹過文藝的事情,只是喜歡寫點東西發發牢騷。

  至於韓大哥的此類文章,我也看過一些。但是我認為人只有在滿足自己的物質條件後才能有能力憤青。記得本科時,我們班很多憤青青年,當然這也包括我。但是我們對一切的不滿都只是用嘴發洩出來。或許我們大學同學從學校的一些不合理的改革等等就已經被轉型了,由“憤青青年”變成“社會青年”了。雖然我還沒踏入社會,還在學校讀研,但是從讀研期間導師、研究生、學校等等也感受到了一些社會現實。我不確定現在的我是“憤青青年”還是“社會青年”。我有不滿依舊採用“牢騷”方式發洩,如果有哪位網友看到了這篇博文,我就是在發牢騷了。

  篇二

  一口氣讀完了一部好書,看的得酣暢淋漓,熱血沸騰。青春,多麼美好的字眼,可惜它已不屬於我。為什麼沒有人告訴我,喂,你的青春來了,好好珍惜,留下點美好的回憶。然後青春悄悄的來了,陪我走過那些歲月,若不是曾經照片上朝氣蓬勃的我,我甚至不清楚它什麼時候來過,然後就走了,悄悄的,如同它來時的安靜。青春如何逝去的,或許在我們漸漸的習慣於領帶,手錶,西服革履的時候;或許在進入職場,被社會染的面目全非的時候;或許在背井離鄉,一個人踏上夢想的旅程,為了未來孤軍奮戰的時候,到了今天,不再喜歡喧鬧,不再浮誇,只需要一杯茶,一本書,就可以和孤獨與寂寞抗爭一天,可以稱之為成熟,而這一切,不屬於青春。

  不知從什麼時候,我們開始喜歡感慨自己老了,從弱冠到而立,本應該是最美好的年華,無奈,也是最迷茫的時期。這段時期,我們成長,成熟,太多的改變,太多的被改變,太多的無能無力,太多的無可奈何。終於有一天,我們發現,我們已經適應了社會,趨近了成熟,才發現,我們離自己的初衷和最初的美好漸行漸遠,回頭看,那道岸風景無限,太多的美好只能淪為回憶,我們從那兒出發,已經遙不可及。

  從十年前的《夢裡花落知多少》,高中時代看的《此間的少年》,大學時代的《南理工風流往事》,今天再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每個階段的身份不一樣,思想也大不一樣,或許十年後,二十年後,陪著孩子再看這些,我會一笑置之,只是現在,對於曾經的美好,矇昧的情感,以及書中所寫的生活無法釋懷。多想再重走一次,但是不再厭煩初中老師拖堂,不再畏懼高考的那些年,多麼索然無味。

  思緒因某個人被打斷,聊了一會QQ,發現我能做的太少太少,想把看過這部書的感慨告訴她,卻終究沒說出來,有些話,徒增傷悲。只是我接受不了,有一天,等我回到家時,天都變了。

  一個轉身離開有時候便是永遠,那些故事是否只是傳說我不知道,我固然成為不了傳說或傳奇,只是希望這個轉身還能回來,離去的並不算遠。

  篇三

  今夜無眠,韓寒的新書《青春》,字眼還是那麼犀利直接,字字句句都是現實,真正的現實!我覺得了解現實並不是打擊人的,而是一種“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憤青,不滿社會,不滿制度,各種不滿,各種吐槽,但我認為這些都是可以理解但不可利用的。道家有一種八卦圖用本人淺薄的知識來理解就是陰陽平衡,萬事有利必有弊。類似韓寒這樣“冒大不韙“寫作的作家不是少數,他們的存在是讓我們平常老百姓更清楚的瞭解社會現實,知道自己身處的是一個怎樣的環境,但很多人讀他們的作品帶入更多的是極其負面的感情色彩,對世事進行無限的吐槽、無限的不滿,但吐槽不滿後還是一樣的不思進取,保持現狀,迴圈反覆,人生在眾多不快抱怨中結束。世界上之所以沒有”大同世界“,就是因為大同世界本就是一個不平衡的世界。認識現實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瞭解他、適應他、改變他,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吐槽。之前看過一本叫做”secret“的書,大致說的是隻要你有一個美好的目標、並且堅定不移的實現他,宇宙中的某種磁場就能感應之,並且輸送正能量幫你實現目標,用中國的一句俗語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反之,如果你每天都是活在抱怨當中,那相應的宇宙就會傳輸負面能量給你。如果能把”憤青“都改為”奮青“我覺得社會比我們想象中更美好,開心活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那就選擇開心的活吧。

  我覺得西方的感恩節是個很好的節日,感謝如韓寒一樣敢於揭露現實的作家,也感謝社會國家所給予我們的磨鍊,更感謝父母對我們的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