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生哲理的散文欣賞

  人生十字路口是一道選擇題,謹慎選擇才能確保正確方向,糊塗選擇就易步入歧途,放棄選擇就會迷失方向。一篇好的哲理散文值得我們去欣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我們的文章你能喜歡。

  篇一:論追星

  追星一詞,百度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跟在明星後面追明星的現象被當時的報紙稱為追星也正是從那時起人們開始用追星一詞來形容粉絲對明星的崇拜行為。

  隨著現在網路時代的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網上交際,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網路上關注明星,於是,就有了鹿晗、井柏然、吳亦凡、李易峰、楊洋等當紅小鮮肉廣受人們喜愛,他們年齡的範圍在12~30歲的人之間,且追星的大部分是女生。於是,女孩們瘋狂追星的行為也讓家長為之苦惱。

  我家孩子整天上網看明星,都不好好學習,怎麼辦?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我個人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追星也是如此。

  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追星上,固然是不正確的。只是因為欣賞某個明星長相英俊美麗,然後盲目崇拜,以至於無心學習,成績直線下降。這種現象曾經在很多地方都出現過,當然,我的身邊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我有一個好朋友,姑且稱呼她為小惠。小惠她的成績一直是跟我實力相當的,直到她聽見了BigBang***一個韓國組合***。現在韓流明星成為中國人追星的主潮流,但是很多追韓星的人都很瘋狂,小惠就是一個。她聽過那個組合的歌之後,瘋狂迷戀上了隊長權志龍,愛在身上裝飾一些很朋克的銀鏈子和手飾,喜愛把自己的頭髮打出很多辮子。當她的心思放在這些無用的東西上,她的成績便開始下降了,要知道,以前的她是白T恤牛仔褲高馬尾的清純女孩。

  10年前左右出現了一次楊麗娟事件,其內容則是一個名為楊麗娟的女生瘋狂迷戀劉德華理智盡失,家破人亡。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感到很迷茫,很震驚。身為中學生的我從來沒有想到過追星過於極端會出現這樣的後果,這也反映出了追星需要理智。

  難道追星真的有這麼罪不可赦嗎?不是的。

  追星其實有利於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一旦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有了偶像,就會想要從他身上學習某些好的品德,好的思想。

  我也是個追星的女孩子,但是我的成績卻很穩定,為什麼呢?我能夠區分該追求的明星與不該追求的明星,或者一個明星身上該學習的品德和不該學習的非主流。雖然娛樂圈很混亂,但不代表沒有任何一個明星堅守自我。

  鹿晗,聽名字很多人都會覺得很不倫不類,但是該有的品德還是有的。一個人孤身在外國,四川大地震的的時候,寧願餓肚子也要把自己的飯錢捐給災區,這是愛國。還有諸如此類的品德不便舉例了。

  從一個偶像身上,我學會了不忘初心,這也是追星。

  追星,其實也是在追求一個更好的自己。你會模仿他戴戒指項鍊招搖的樣子,但是遠不及你模仿他微乎其微的品德。你會讚揚他的外貌有多麼迷人,但遠不及你誇他有才華,有付出有努力。

  說到這裡,一開始家長都會問的問題也解決了,從中學生的角度,我認為在青春期,大家都有一個躁動不安的心,家長可以適當認可但是絕對不能任其發展成瘋狂迷戀,還是要以學習為重。

  追星有好也有壞,有利也有弊,關鍵是看你怎麼追,追什麼,品德還是外貌,潮流還是內涵。願大家都能學會理智追星。

  篇二:一隻不願離開家的蒲公英

  風來了,一群活潑可愛的蒲公英互相嚷嚷著喊到:風啊,風啊,帶我們離開這吧,我們要去外面看看。風婆婆於是止住了腳步,來到了這群可愛的小傢伙們的面前。

  我的小乖乖們,風婆婆大老遠聽到你們在嚷嚷,你們在嚷嚷著什麼呢?說給風婆婆聽吧,風婆婆給你們滿足願望。

  帶我們離開這,帶我們離開這。蒲公英們嘰嘰喳喳的七嘴八舌說道。

  喔,是嗎,你們想離開這嗎,那好,你們爬上風婆婆的肩膀上來吧,風婆婆帶你們離開這裡。

  好哎,好哎,我們要離開這嘍,我們要去美麗的新世界去嘍。我們終於可以離開這去美麗的新世界去嘍。

  於是一個個的蒲公英爬到了風婆婆的肩膀上,只剩下一個蒲公英,沒有爬上風婆婆肩膀。風婆婆關切的問道:小傢伙,他們都爬上風婆婆的肩膀準備走了,你不打算走嗎?

  唉,我捨不得離開這生養我的家鄉啊,外面的世界再繁華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我只願守著我的家鄉一輩子陪伴著我的家鄉,這樣我就很開心了。

  好吧,小傢伙,人各有自己的所好,既然跟你一起的朋友們都選擇離開,而你卻選擇堅守,這也表明你的選擇與眾不同呀。很有個性,風婆婆祝福你。

  於是,風,帶著一群蒲公英,飛走了,唯剩下這一隻,安安靜靜的留在了原來的地方。

  他孤獨的看著日出,看著日落,一個人安靜的在鄉間的小路,孤獨散步。他喝著從山泉裡流出的清澈的泉水,吃著甜甜的野果。他感覺,這才是人生啊,沒有喧鬧聲干擾,沒有爭名逐利的熙熙攘攘。沒有用盡心機的勾心鬥角,沒有承擔無名壓力的憂愁煩惱。

  田裡的螞蚱在嘲笑他:

  你真傻,你一道的朋友都去美麗新世界求取功名利祿去了,你卻在這裡虛度時光。這裡放眼望去全是山野,哪像美麗新世界裡那樣,人們穿著漂亮的新衣服,五顏六色,開著冒著火的車子,住在方塊拼湊而成的房子裡。並且吃著美味的油膩膩的滴著油膩的蔬菜葉子。啊,想想就美味。

  我說,嘰嘰喳喳的螞蚱,在我來看,他們生活的並非幸福快樂,他們的確很光鮮亮麗,然而他們不懂得快樂的真諦呀。他們以為開著冒火的車子就很幸福,以為住在方塊拼湊而成的房子裡就很開心,以為吃著美味的油膩膩的滴著油膩的葉子會很幸福,然而事實情況是,他們的心,已經被七零八落撕扯的不成樣子,他們假裝快樂,然而痛苦,唉,他們要是知道山長久的屹立在那裡而自己不過閃如煙火,他們就不會痛苦了。蒲公英指著遠處的墳墓對螞蚱說道:

  你看,那墳墓裡住的是誰,有誰知道他生平做了什麼事,有誰能知道他生平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壞事。他生前遭遇的煩惱,有誰能說明,他生前取得的財產,有誰能知曉。他生前是否知道他要來這個世界走一趟,他生前是否知道自己死後一無所有。難道人生不是一場夢境,難道那些方塊拼成的房子不是夢中居所。

  蒲公英隨後繼續說道:

  人,彷彿燃燒著的野草,此時出現,此時消亡,方生方死。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人,甚至不能一次踏入同一條喝酒。過去現在與未來,人位於哪處?位於現在過去卻從現在出,位於過去過去卻以不再回。或是位於未來未來卻如過去走。啊我們偉大的山脈啊,他何談過去現在與未來。

  螞蚱終於因為不能忍受蒲公英說的這些話,於是就一蹦一蹦的跳走了。是的,螞蚱不能聽懂蒲公英說的這些話,因為螞蚱的腦海裡想的是:開冒著火的車子,住方塊拼湊成的房子,以及,吃著美味的油膩膩的滴著油膩的蔬菜葉子。

  篇三:零度

  北方的四季是分明的,每個都有其典型的代表,就是一個乾脆的季節。在萬物都卸了華妝披上銀裝靜謐的藏於時光之後,一切都歸於安詳,一種深藏在底層的安詳,帶著其特有的和思想。

  這時候的每一個生命,都彷彿回到了最原始的狀態,有著退卻浮華的舒適。這時的每一棵樹都像一個退場的演員,回到小家中燃起一個溫暖的小火爐,還有跳動著的微弱的光。映照著一家人的快樂。因此,儘管看到毫無生機的冬雪,看到樹枝在寒風中搖晃也從未覺得悲傷。是見證了多少變遷的生命呀,那份厚重又怎能是幾陣寒風就能參透的。

  世事將它們變得堅韌如光,帶著亙古的夢穿越永恆,給一批又一批的人以希望,看著一批又一批的人點燃希望。樹依然以最原始的狀態,看過一次有一次青春的洗禮,似乎不痛不癢。因為不會絕望,所以,即使是有著滿臉的疲倦與滄桑也不會讓人覺得頹唐。這時樹的麻木表情也給人以隨和可親的想象,可我卻怎麼都不敢最近它們,一隻以來的想象會在真實之中毀滅徹底,也似乎是害怕又一次看到自己渺小的力量。它們總是有希望,在不久後春風的呼喚下它們又能開始新一輪的綻放。因為這樣哪怕它們現在一無所有,我卻依然羨慕著。

  這絕不是冬天中最冷的時候,溫度也總是在零度徘徊有著想要沉下去模樣,我們誰都抓不住的溫度,只能任它消失在沒有溫度之中,近幾天似乎連太陽都害怕了這溫度,躲起來自己保暖了。

  在這裡學習,心情也漸漸合上了這個季節的節拍,慢慢的,懶懶的。上個季節留下的那幾片枯葉最終是忍不了冬天的風了,不時還在地上打幾個滾,在僵硬的飛起來撞向前面的灰色建築。人們似乎是看慣了,也可能是看懶了,都不想再為此抱怨一句。

  該是運動的時間了,說是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其後的一句就是才能好好學習。這些看似偉大的話也實在不能引起任何人的鬥志。這個時間依然是留給嘆息的。外面零度的風更是在肆意嘲笑自己的不可戰勝,全副武裝的同學們將手放進兜裡臣服於這可惡的溫度。出門時恰好有幾片枯葉被風捲著撲過來,實在沒了秋蝴蝶的。這裡的空氣佷燥,不然可能連它也會被冰封住吧。不知是誰偷懶把水倒在花池中,讓著幾杯水失去了柔軟,硬硬的躺在裡面,冬眠了,似乎也不想醒來。

  我總以為這樣的溫度是適合頹廢的。就應該像樹一樣守在火爐旁大睡一覺等到溫度暖些再重新生長。

  我的教室在二樓,樓道的欄杆早已有了鏽跡,欄杆的一端是打掃衛生的老人,北方的冬天,他依舊蹲在地上,表情安靜一如這個季節。手上的橡皮手套,一塊抹布,一盆水,就是他全部的工具。在一陣陣的風中,依然仔細地工作。我堅定的認為他是極不願意工作的,此時的他應該是憤怒的,可在他臉上的那一絲憨厚的笑意,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

  在樓梯口,放著的那盆水,極容易被人們詬病,同學們步伐一致地躲開,我藏在兜裡的手不覺得緊緊團在一起,彷彿那水的溫度由傳到了手心。幾片伴著老人的枯葉早已被踩得粉碎,很輕盈的被風帶走。

  其實我幾乎每天都看得見,但只有今天才真正看到。我不知道他的年齡,更不知道他的姓名。這也沒關係,畢竟對這時的我們這絕不重要,誰會去注意這樣一個完全可以被忽略的角色。可現在,自己竟有些異樣的感覺,原因很簡單,他的生存狀態超出了我的想象。簡單地說,他過的不太好,我從不知道生命應該是怎樣,但在我所有的想象中生命都不應該是這樣,至少我這樣覺得。這可能是一種很不合邏輯的想法吧,世界本就習慣了仰著頭,永遠只看得見星星。有誰會願意一直低頭看見塵埃呢?

  儘管現在我的生活,在多數人看來並沒有好到哪裡去,可我卻從沒有為此感到不快,那我有為什麼會在看到一個打掃衛生的老人之後,如此不安呢?是因為他在並不太好的環境中的那份知足,還是在人們經過時的小心迴避,還是那始終不變的謙恭的笑臉?我為什麼從未對自己的處境有過這樣的不安?我一直在尋找答案。直到那幾棵樹告訴我,有一種很美麗的東西叫做希望,它的華麗足以掩飾一切悲哀與痛苦。我們應該是樹吧,儘管是在冬天我們依然保有潘多拉盒子裡最後一樣東西,我們依然可以等到那個充滿生機的春天。

  我似乎開始明白那種不安只是因為我沒有在這個老人身上看到希望,我並沒有鄙視的意思,忽然覺得自己應該更是可鄙的,沒有任何能力的自己本應該更是毫無希望的,而我卻站在無數人的勞動之上擁有了希望,似乎自己的生命也就不是那麼可悲了,我所謂自己的希望似乎只是開在別人傷口中的傷疤吧,而我竟現在才意識到。

  一直相信欣賞別人的落寞是一種罪惡,為了結束自己內心的糾結,我選擇快步離開,和所有站在時間上的人一樣。經心地繞過可以照見人心的那盆髒水,身後還有細微的摩擦聲,似乎在擦著每個人的心。忽然覺得,他們才是樹吧,即使在冬天也給人以希望。

  那些一直彎下身的人們,我一直離不開的人們,是你們築成了我們的希望,你們本就是希望。你們無需憐憫,你們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