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韻的散文

  秋天像一個穿著金色衣裙的仙女,她用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炎熱,將明亮和清爽撒給了大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秋之韻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我們走過了生機勃勃的春天,赤日炎炎的盛夏,又來到這充滿激情的金秋。

  秋天,落葉是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在秋風的吹拂下,從樹上飄下了一片片樹葉,它們在空中輕盈的起起落落,好似一隻只金蝴蝶在翩翩起舞,又好似一隻只可愛的小精靈。

  有人說,秋天的落葉是悲涼悽慘的,我卻不以為然,在我的眼中,秋天的落葉是聖潔而美麗的。

  初秋時節,家鄉的楓葉紅了,那漫山遍野的楓葉形成了一幅別樣的景緻——一葉小舟在微風中盪漾,那漫山遍野的楓葉在水中倒影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朦朧,忽然一陣微風拂過,火紅的楓葉從樹上緩緩飄落,依依不捨的向大樹告別,落在了水面上,激起一陣微波盪漾,這赫然是一幅妙到極點的畫卷。向遠望去,那一個個山丘都被紅樹、紅葉裝點的猶如人間仙境,每一處都紅的似火,紅的精彩,紅的奔放,紅的自然,紅的鮮明,紅的令人沉醉。滿山的紅葉像一幅壯錦,把楓葉的紅髮揮的那麼酣暢淋漓。

  我的心都醉了,醉的渾身的血都在沸騰。啊!楓葉!你向我熱烈的訴說著那秋的美麗,秋的燦爛,你向我展示了秋的風采,秋的怒放,秋的胸懷。那火紅的楓葉不正是那秋之韻嗎?我讚美秋天,我讚美楓葉!

  :秋之韻

  誰念西風獨自涼,瀟瀟黃葉閉疏窗。

  還未來得及品讀夏的熱烈,秋已邁著細細的步子不覺的來到。

  風起,葉落,花飄零。

  秋是有風韻的,似一位少婦,眉眼間均漾漾著風情。

  又似一位老者,敘敘的述說著光陰的厚重。

  看窗外的風景,天高雲淡,一縷雲閒閒的飄散。

  風有些薄涼了,軟軟的打在身上,卻是有些愜意的。

  秋雨的想念也是溫涼的,密密的,是那簾中絮絮的私語,扯著絲似的飄向遠方,飄在夢裡。

  悲秋,但是不傷秋。

  那片片落葉不正像一位金髮的姑娘一樣在跳著華爾茲,每一步都是那麼從容那麼優雅,上演著秋天的故事。

  穀穗的沉甸,桂花的飄香,月光的清澈,無一不是秋的風情。

  秋風秋雨秋色濃,沾一點秋韻,寫兩筆小字。

  扯一縷月色,許一世安然,日子便這樣不緊不慢的過去了。

  人淡如菊,心淡似簡。

  釀一壺桂花酒,醉了你,醉了我,醉了光陰……

  :秋之韻

  雁南歸,輕拍翅膀,帶走了天地間最後的一絲火熱。

  天如洗,白雲悠然,奏響了秋之韻第一段美妙樂章。

  山如畫,飛鴻影下,播灑了綠水青山伴紅葉映黃花。

  秋日的午後溫潤如水,微斜的陽光慵懶地擺弄著絲絲金光,光斑點點,隨著葉子搖曳的身姿斑駁變幻。難得的十一假期,一家人驅車去探尋這五彩繽紛的秋。駕車飛奔於國道之上,伴隨一路陽光,帶著一身清爽。腳下的路由平坦到顛簸,眼前的景物也由熟悉到陌生,漸漸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悠然的清風攜著淡淡的果香縈繞鼻端,入眼處盡是累累果實綴滿枝頭。鳥兒婉轉啼鳴傳遞著對青山綠水的眷戀,敞開心扉讓心靈跟隨鳥兒的翅膀自由的翱翔於秋的靜美與淡然之中,任思緒隨落葉翩然起舞。

  車子輕巧的轉過一處彎道,眼前豁然開朗,幾棟小木屋靜臥於茵茵綠草之上,每棟木屋均以花為名,烏瓦木牆,無處不透著江南的韻致和淡雅。尖頂、木欄撐起了一方小小的門廊,憑欄凝眸,眼前的景緻隨風如畫,青石鋪就的小路肆意延伸,散發著淡淡的清幽氣息,入眼處是一片黛瓦木櫞,錯落有致的掩映在綠樹紅楓之中。推門而入,屋內一房、一廳、一衛設施俱全,這裡就是我們此行的臨時落腳之地——馬家溝度假村。

  稍作休整,天色漸暗,秋日的暖陽在鉛雲中遊走,若有似無,最後只在西邊留下了最後一絲朦朧的淡金色。華燈初上,深沉的夜色中流淌著一條七彩的霓裳。風攜著夜的寒氣,一層層揚起來,窗邊翠竹婆娑起舞,廊前燈光溫馨如家,即清新脫俗,又不失人間溫情。而今晚我將枕著這淡淡的木香入眠。

  當太陽一分分的升起,那一汪金光如明鏡如碧水,清澈的照見微塵,也喚醒了沉睡的萬物。開啟窗戶,任金絲流暢地跌落至屋中的每個角落,閉上眼睛貪婪的呼吸著晨曦中純淨而清甜的空氣,心一下子雀躍起來,美好的一天從清晨開始。收拾停妥開始新的旅程,一路上田園景色很是質樸,尚算蔥蘢的花木間起了冰清氤氳的水氣。驅車沿山道一路向下,便是一處清靜娟秀的園子,名為幽篁裡,很自然的讓人想到王維的那首《竹裡館》,想起詩中那淡淡律動著的清幽寧靜、高潔雅韻。尚未入園就能望到一汪如翡翠般的湖水,其上竹橋曲折,其側扶柳疏落。漫步竹橋之上,耳邊傳來陣陣絲樂,一曲琴音滌盪忘俗。竹橋盡頭是一處古典氣息十足的院落,紅牆翠瓦、雕樑畫棟,飛簷狂傲直指蒼穹。院外鳥語花香、綠樹環繞,細薄的花葉上似有光暈舞動,看那葉子新鮮溫暖,觸及了,卻是沁人微涼。不遠的山坡上一片片顏色各異的雛菊靜靜地綻放著美麗與寧靜,享受著雪打殘葉前最後一絲溫存。

  日光似乎薄了點兒,風聲卻依舊悠緩舒暢,那些七彩的美妙光暈漸漸淡漠在了草尖花瓣之上。此園名為幽篁裡,顧名思義園中是以竹為主,以竹為尊的。可園中的翠竹卻並不很多,一簇簇的竹子聚在一起,陽光淡灑,竹群被勾勒出一片深深淺淺的綠。根根玉竹雖身姿單薄,卻清秀挺拔,頗有君子之風。林中石桌也附庸了一把風雅,桌面竹節清晰,桌身被綠漆染成竹子模樣。靜坐桌旁石几之上,竹林清風拂面而過,眼前景緻如瑤臺之上墜落的明珠,雖跌落紅塵凡間,卻依舊從容瀟灑。蘇老夫子曾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確,這一片淡墨淺舞的竹林給這座濃墨重彩的園子賦予了一份悠然的儒雅,增添了一重傲然的風骨。 仿若熱情似火的夏混入了一絲溶化了碎雪的風,使滿園芳華更顯風姿綽約、淡泊寧靜。山風輕拂,竹影搖曳,斑駁的碎金落在臨空而架的竹橋之上。漫步於橋上耳邊傳來木質橋身獨有的吱嘎聲,似一首節奏明快的音律,橋的轉折處是一座小巧玲瓏的翠色竹亭,雖無雕樓畫棟的雍容華貴,無飛簷翹角的張揚大氣,卻從骨子裡透著一股清麗高潔的雅趣。置身亭中,整個園中景緻盡收眼底,那明淨高遠的天空飄過幾朵千變萬化的雲彩;經霜素紅的楓樹輕落幾片隨風起舞的葉兒;婉轉啼鳴的鳥兒輕飛幾處濃筆淡墨的苗圃,真是園中無限景,齊聚一亭中啊。轉過竹亭繼續前行,竹橋的終點處是一片蘋果園。秋日的果園,果香四溢,累累碩果掛滿枝頭,放眼望去,一派錦繡漫山林。偶爾還能瞧見一條肥碩的小蟲正在努力地鑽著紅豔的果實,白胖的小屁股還裸露在外,一扭一扭的用著力氣,即可恨又可愛。

  緩步而行,漸出園區,仿若從仙景步入凡塵,路上行人漸多,或是三三兩兩身背行囊的旅者,或是肩扛鋤頭身輕體健的農民。融入人群之中和大家一起享受豐收的喜悅、秋日的清爽和生命的美好。

  雁南歸、那一絲不捨的情,柔柔地透著淡淡的傷感。

  天如洗、那一汪如碧的藍,淨淨地不沾染一絲塵埃。

  山如畫,那一抹醉人的紅,淺淺地暈染出秋的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