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愛互助的短文章

  友愛互助是我們每個人應具備的一種美好品德。只要每個人都懂得友愛,互相幫助,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美好。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友愛互助

  友愛互助是我們每個少先隊員應具備的一種美好品德。世界正因為有了愛,我們周圍才充滿了和煦的陽光;正因為有了愛,我們才能健康、茁壯成長……我不由地記起那首耳濡目染的歌曲: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我們只要獻出自己一顆完整無缺、純潔善良的心,世界上將到處充滿陽光。

  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了“手拉手關愛廣西山區小夥伴”的主題活動。在這次活動上,我們向山區小夥伴們伸出援助的雙手,有的紛紛把自己的珍愛的書籍慷慨地捐贈給他們。有的都踴躍地捐出自己平時積攢的零花錢,雖然只是杯水車薪,但也聊勝於無啊。1元、5元、10元…。.有的同學甚至捐了50元!雖然我們捐的錢不多,但是滴水成河,積少成多,表達了我們的一份愛心。這些書籍和捐款承載著我們全校師生的所有希望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山區的小夥伴們的手中。有一天,大隊輔導員在校會上宣佈:“山區的小夥伴們終於有了豐富多彩的書籍,能夠在燦爛的陽光下盡情地讀書。”。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後,我們樂開了懷,個個手舞足蹈。我們的心思得以回報。我似乎看到了山區的小夥伴們在校園裡,手捧著我們捐贈的書籍如飢似渴地讀著、回味著……

  然而在我們班裡中,也時常傳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前不久,我們班的兩位同學因為一件芝麻大點兒的事發生了爭吵。我們的桌子是雙人桌,並且老師安排了男女同坐。俗話說,男女授受不親,因此同桌之間心裡和桌子上刻有一條根深蒂固的“三八線”。平時,只要相互安分守己,世界就和平;一旦出現了越線的,“戰爭”一觸即發。有一次,班裡的一位同學因為不滿同桌總是超界,而鬧得不可開交,班裡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多虧老師及時發現並對他們進行教育,使這兩位同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來還成了互相幫助的好朋友。通過這件事,讓我們明白了:同學間互相謙讓,互相容忍,寬巨集大量。

  同

  學們,讓我們多一份關愛,少一些爭執,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讓不和諧的音符通通消失,讓我們用團結互助奏出美妙的交響樂!讓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校園充滿和諧,讓我們每一個同學在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篇2:友愛與互助

  友誼,源於愛心。跌倒時,伸出扶持的雙手,憂傷時,送上一縷安慰;孤獨時,捎去一瓣心香。

  我們用友誼寫一本書,一本厚厚的書。在書裡:友誼如珍珠,我們共同穿綴,聯成一串串璀璨的項鍊;友誼如綵綢,我們共同剪裁縫製成一件件絢麗的衣衫;友誼如花種,我們共同播撒,培育出一個個五彩的花壇;友誼如油彩,我們共同調色,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友誼要用真誠去播種,要用理解去護理,要用熱情去澆灌。

  友誼之火溫暖了朋友受傷的心,照亮了迷途者前進的方向,驅散了孤獨者心中的陰雲,點燃了失敗者新的希望。

  “朋”可理解成兩個月亮坐在天空,相互關懷,相互照亮,缺一不可,那源源不斷的光芒是連線彼此的紐帶和橋樑!人間的長旅充滿了多少淒冷、孤苦,沒有朋友的人是生活的黑暗中的人,沒有朋友的人是真正的孤兒。

  朋友是夏天的樹陰,為你送來一片清涼;朋友是人生中的風景,沒有他旅途便黯然失色。朋 友是你失意時無言地安撫你的人,朋友是你高興時與你分享的人;朋友是你驕傲時提醒你的人,是你自卑時鼓勵你的人…

  社會需要愛心,人類需要幫助。也許只是一根小小的木樁,就可救活一個溺水的人;也許只是薄薄的一條毯子,就可以溫暖一個凍僵的人;也許只是一句話,一隻溫暖的手,就可以喚回失望者的希望。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去做呢?別走開,讓我們一起來奉獻自己的愛心,一人是人,二人為從,三人成眾,建設祖國美好的未來需要的不正是這種眾志成城嗎?

  篇3:友愛互助

  人世間最真誠的,莫過於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了。

  在這裡我就向大家講一講發生於鄰里之間真誠互助的幾件事。

  在我居住的地方,有十幾戶人家,大家互幫互助,親如一家,只要一方有難,便會四方相助。

  記得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媽媽的胃病犯了,爸爸還在廠里加班。看看臉色蒼白的媽媽,這可把我急壞了。怎麼辦呢?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這時,媽媽痛苦的呻吟聲驚動了整座大樓。樓上樓下的人們紛紛來到我家。住在二樓的一位醫生,一看情形不好,立刻囑咐大家要送媽媽上醫院。這時,全樓的老老少少忙開了,有的趕緊替媽媽穿上外套,有的連雨衣也沒穿,就跑出去叫汽車了。不一會兒,出去叫車的叔叔回來了,他替媽媽喊到了車,可是自己卻成了“落湯雞”了。眾人把媽媽送上汽車後,又派出了代表,護送媽媽去醫院。這時,鄰居們才如釋重負地喘了一口氣,紛紛回家了。剛才亂成一團的大樓,才寧靜下來。當第二天媽媽從醫院回來時,大家又都送來了許多滋補品,說是讓媽媽好好補補身體的。媽媽推辭了一會兒,但是好意難卻,最後還是收下了。

  在這幢大樓裡,不僅是“人人為我”,而且還是“我為人人”呢!

  去年暑假,鄰居家兩口子因工作需要,都要出一兩個月差。可是他們的孩子怎麼辦呢?正當他們愁眉不展的時候,媽媽提出了由她來帶他們的孩子。起先,他們還有些不好意思。經過我媽媽幾次三番地勸說後,他們終於同意了。每天媽媽都幫他們的孩子洗澡、洗衣服,幫她的孩子複習功課,指導他的作文。暑期很快結束了,他們小倆口都出差回來了。看到自己的孩子又胖了許多,開心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她們千謝萬謝,對媽媽感激極了。

  在我們這幢樓裡,正是由於這種真誠的友愛,把幾十戶人家,緊緊地、緊緊地連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