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是一種智慧讀書筆記
讀低頭是一種智慧,小編的讀書筆記是該低頭的時候就要低頭,這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種智慧。那麼讀者們的讀書筆記又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在一條南北走向的峽谷裡,西坡長滿了鬆、柏、女貞等樹,而東坡只有雪松。造成這種景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下得大,當雪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樹枝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樹上滑落。這樣反覆地積,反覆的落,雪松完好無損。其他的樹因無此本領,便無法在東坡存活。
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是“永不低頭”、“永不言敗”,否則你就是懦夫。其實,“學會低頭”是一種人生智慧。面對外界的壓力,雪松盡力的去承受,當承受不了的時候,暫時彎曲一下。能屈能伸,剛柔相濟,正是這種氣度和風範,使松樹經受了一場場暴風雪的洗禮。
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頭就狠狠地撞在門框上。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他的狼狽樣,笑笑說:“這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穫。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這世上,你就必須時時記得低頭。”從此,富蘭克林把“記得低頭”作為畢生為人處世的座右銘,最終功成名就。而唐朝的柳宗元嚴正剛直,評擊官場醜惡鋒芒四射,結果遭到種種打擊,在事業上遭到嚴重挫折,還被逐出京城長安,流放到南方邊境。到了晚年,他才有受感悟。因此,他說:“吾子之方其中也,其凡者,獨外之圓者。固若輪焉,非特於可進,亦可退也。”
一個人固然不能沒有自己做人的準則,但一味“方正”,不會“圓通”,該“低頭”的時候不能“委屈”求全,就不能進退自如,陷入被動。只有硬度而沒有彈性和韌性的鋼材稱不上好鋼;負重前進的車輪,必須世圓形,還得加上潤滑劑。我們在為人處事上倘若過於“有稜有角”,直來直去,凡事沒有變通的餘地,一味的剛強,一味的強撐,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甚至犧牲。
低頭不是妥協,而是戰勝困難的一種理智的忍讓;低頭不是倒下,而是為了更好更堅定的站立。該低頭時就低頭,調整一下目標,改變一下思路,就能巧妙地穿過人生荊棘,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無限風光。
篇二
【拓展閱讀一】
我讀了有一種智慧叫包容這本書,它以獨特的手法和視界,從十二個不同角度講述了包容的智慧,引用生動豐富的故事,引導讀者對包容智慧的全新理解和認識,使我又從中領悟到許多做人做事的哲理,讓我在生活、工作中找到更好的快樂。這本書從包容命運、包容生活、包容苦難等多個方面讓我們理解、懂得這個叫做“包容”的智慧。用簡單的話概括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那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家庭夫妻之間是這樣、單位領導與被領導之間是這樣、同事之間也是這樣。但第一線的領導對下屬之間絕不是這樣。
那如何學會包容,這本書自己覺得過去自己做的事、遇到的事,自己還是能夠擺正心態的,能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生活中、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或者是受到別人的誤會,種種事情會給你帶來很多壓力,這時如果你是一個悲觀的人,你就會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只會胡思亂想,那何談包容。相反,你如果是一個樂觀的人,擁有積極的心態,你會將困難看成動力,不斷促進自己,使自己振作起來。
總之,讀了這本書,包容之心在我心中生根、發芽,更讓我明白,只有學會包容,才能樂觀面對我周圍的人,快樂自己的人生。
篇三
【拓展閱讀二】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裡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
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們可以想見聽到老禪師此話後,他的弟子的心情,在這種寬容的無聲的教育中,弟子不是被他的錯誤懲罰了,而是被教育了。
“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輕輕的一句話,看起來很容易說出,但具體落到我們每個人身上,也許就不容易了。不容易就在於我們常常認為寬容是一種軟弱,是一種妥協,是一種對他人的縱容,其實,一個懂分寸的人是不會被縱容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尺度。而一種真正的寬容來自一個人內心的力量。
人們常常用大海一樣的胸懷來形容寬巨集大度的人,而一個女人的寬容首先是面對丈夫的。
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吸引對方持續愛情的最終的力量,可能不是美貌,不是浪漫,甚至也可能也不是偉大的成功,而是一個人性格的明亮。這種明亮是一個人最吸引人的個性特徵,而這種性格特徵的底蘊在於一個女人懷有的孩童般的寬容。為什麼兒童能夠不帶任何偏見地感知世界,不正是因為他們能夠寬容嗎?
當一個孩子做錯了事,父母把他批評得哭了,當時他也許會賭氣地說:爸爸壞,媽媽不好。但過了一會兒,他又會親親熱熱地叫爸爸、媽媽。最令成人感動的是,即使小孩子的爸爸、媽媽是個瞎子,或者是個啞巴,小孩子也不會嫌棄他的父母。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學學兒童,能夠寬容他人,也能夠寬容自己?
當然寬容也不是沒有界線的,因為寬容不是妥協,雖然寬容有時需要妥協;寬容不是忍讓,雖然寬容有時需要忍讓;寬容不是遷就,雖然寬容有時需要遷就。但寬容更多是愛,在相愛中,愛人應該是我們的一部分,是愛的一部分,在這個前提下,甚至於婚姻的錯誤有時也會成為一種營養,它的意義不是教會我們如何譴責,而是教會我們如何避免。就是無法避免了,最終各奔東西,這個時候,一個女人也應該不要忘了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因為一個犯了錯的人,他也許正在他的內心譴責著他自己;而且,在這句話中,你在教育自己也在完善著自己。
前幾日,在雜誌上看到一個故事,講的是有位老師發現一名學生上課時時常低著頭畫些什麼,有一天他走過去拿起學生的畫,發現畫中的人物正是齜牙咧嘴的自己。老師沒有發火,只是憨憨地笑,要學生課後再加工,畫得更神似一些。而從此那名學生上課時再沒有畫畫,各門課都學得不錯,後來他成為頗有造詣的漫畫家。通過上面的例子,設想一下除去其它因素,歸集到一點:主人公後來有所作為,與當初長老、老師的寬容不無關係,可以說是寬容喚起的潛意識,糾正了他們的人生之舵。
寬容不僅需要“海量”,更是一種修養促成的智慧,事實上只有那些胸襟開闊的人才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寬容;反之,假如長老搬去椅子對小和尚“殺一儆百”,也沒什麼說不過的,小和尚可能從此收斂,但未必會真正反省,也不會取得以後的成就。同樣,老師對學生的惡作劇通常是大發雷霆,繼而是狠狠批評,但往往因為方式太“通常”了,就很難取得“不通常”的效果。其實這都涉及到一個問題即管理,所謂管理說到底就是理順人與人的對應關係,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達到和諧的統一,真正上檔次的管理是一門藝術和智慧。你可以把對方“管”得規規矩矩、“理”得筆筆直直,但你如果不會運用寬容,就可能把人的可塑性和創造力給泯滅,焉又有藝術和智慧可言?
低頭是一種智慧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