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活中的語文手抄報素材

  語文是人類交流思想的工具之一,它屬於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想要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不如做一份漂亮的語文手抄吧!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小學生活中的語文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小學生活中的語文手抄報圖片***1***

  小學生活中的語文手抄報圖片***2***

  小學生活中的語文手抄報圖片***3***

  小學生活中的語文手抄報圖片***4***

  小學生活中的語文手抄報圖片***5***

  小學生活中的語文手抄報的資料:寓言故事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

  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遊說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說: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隻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於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晒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隻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河蚌說: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幹死、晒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說:

  “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鬆開你的嘴,明天也不鬆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裡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鷸了。”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著,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於盡的架式。

  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著自己的腦袋說:

  “多謝先生的啟發,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裡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麼區別呢?”

  於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從這則寓言我們應該認識到,有頭腦的人不論幹什麼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權衡利弊得失後再行動。否則,為了一點點恩怨、矛盾而互相爭鬥,必定會做出鷸蚌相爭的蠢事來。

  小學生活中的語文手抄報的內容:成語故事

  【成語】: 同舟共濟

  【拼音】: tóng zhōu gòng jì

  【解釋】: 舟:船;濟:渡,過渡。坐一條船,共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也比喻利害相同。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經常互相打仗。兩國的人民也都將對方視為仇人。有一次,兩國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船剛開的時候,他們在船上互相瞪著對方,一副要打架的樣子。但是船開到河中央的時候,突然遇到了大風雨,眼見船就要翻了,為了保住性命,他們顧不得彼此的仇恨,紛紛互相救助,並且合力穩定船身,才逃過這場天災,而安全到達河的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