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吃人肉的故事

  董卓是東漢末年、三國之初的歷史人物,董卓在東漢末年的所作所為人神共憤,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平六年,漢靈帝駕崩,宮廷內外一場風雲聚變正在醞釀之中。外戚大何進擁護少帝劉辯繼位,權勢大漲,因為斬除宦官勢力迫在眉睫。不料宦官張讓等人採取先下手為強的策略,不等何進將外部軍力調遣入京,便將其殺害。一時間,京城內外的軍事勢力亂成了一鍋粥,以袁紹為主的軍隊殺進宮殿與宦官進行廝殺,而董卓則另闢蹊徑,尋得少帝蹤跡。

  董卓待袁紹與宦官廝殺得兩敗俱傷之際,護送少帝入宮,從此名正言順地入主京師,在東漢王朝下推行了恐怖統治,作者對其聳人聽聞的所作所為極度渲染,包括將叛兵綁至會場,在眾臣宴會之上,命士兵斬其手足,割其耳鼻,極盡酷刑。為了在反對者面前立下淫威,逼其飲血食肉,種種行徑,聞風喪膽,食人肉的董卓也成為了三國人物中最為泯滅人性的奸雄。

  董卓進京的故事

  董卓進軍的契機在於何進的一紙詔書,這一詔令等同於引狼入室,也註定了洛陽城將會付之一炬,成為一座廢城,漢王朝的氣數也在這熊熊大火中灰飛煙滅。

  黃巾軍起義失敗後,各州郡的太守勢力大漲,憑藉手中的軍隊在所管轄範圍內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而在這些郡守當中屬董卓的勢力最為強盛,其野心也是最為強烈。黃巾軍一戰,董卓趁勢組建精銳部隊,其地位迅速上漲,上升至與名將皇甫嵩平起平坐的地位。東漢朝廷對此支不在掌控之內成長的勢力甚為忌憚,漢靈帝遂任命其為少府,調任中央,以此來抑制董卓擁兵自重的發展勢頭,藉機剝奪其兵權,然而董卓竟上奏借安撫羌人為由拒絕上任。可見董卓的勢力已足以與朝廷所抗衡,削弱其力量並非易事。

  而此時的董卓並非無意願進京,他揣度著中央政變的時機,伺機而動。正值何進有意絞殺朝中宦官勢力,望藉助外部勢力,故而寫信給董卓,以及東郡太守喬瑁、幷州刺史丁原,命其部隊駐紮於京城郊外待命。

  董卓率三千士兵進京,不料朝中大亂,何進、宦官兩股勢力兩敗俱傷,少帝被人所劫,不知下落,董卓隨即改變策略,尋找少帝下落。不久,董卓便在黃河邊攔截下了一對人馬,正是少帝與陳留王,董卓上前,裝模作樣地聲稱救駕來遲,隨即護送少帝進京,而董卓僅憑著三千人馬卻名正言順地入駐京城,從此掀開了東漢末年賊臣亂政的序幕。

  董卓戲貂蟬的故事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府上的歌女,貂蟬為報恩,甘願成為王允政治場上的一枚棋子,搖擺於董卓與呂布之間,挑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卻足見撼動整個東漢王朝的格局。

  貂蟬是民間廣為流傳的美人,傳說中有閉月羞花之貌,貂蟬出生後的三年,當地桃花即開即謝;夜晚行走在庭院中,駐足觀賞月亮,月亮便躲進雲中遮羞。貂蟬身姿如弱柳扶風,舉止端莊文雅。正是如此容貌才讓王允找到了拯救東漢王室的良方,王允深知董卓呂布二人皆為好色之徒,遂設計利用貂蟬來挑撥此二人之間的嫌隙。

  東漢末年,董卓專權亂政,又有呂布如此勇猛大將護佑,竟無人能反抗董卓的暴政,王允因其對漢室深感憂慮,深思竭慮之際,王允見董卓與呂布二人皆垂涎府上歌女貂蟬的容貌,故而心生一計,明面貂蟬獻於董卓,暗地裡允諾呂布成全他們這對鴛鴦。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對董卓極力討好,但背地裡又對呂布暗送秋波,一個是老奸巨猾的奸臣,一個是有勇無謀的猛將,紛紛倒在貂蟬的裙襬之下,神魂顛倒。

  自董卓將貂蟬納入府中為妾後,呂布心中極為不滿,一日趁董卓上朝之際,約見貂蟬,貂蟬藉機向呂布訴苦,坦言無奈被董卓霸佔之苦,悲從中來,梨花帶雨,呂布一介武夫被貂蟬這一哭,哭的束手無措,只是心中對董卓更加怨恨,侍奉董卓回府撞見二人在亭中約會,氣得拔劍相向,呂布飛身而逃,二人之間的間隙已難以彌補。

  既然已互生恨意,加之王允在呂布耳邊煽風點火,呂布一怒為紅顏,將董卓殺害,改變了整個東漢王朝的結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