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塵不染典故

  一塵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淨。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乾淨。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塵不染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歡。

  一塵不染的典故:

  佛教中有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色即女色;聲即歌舞;香即男女彼此契合;味即美味佳餚;觸即頂撞;法即規範。佛門修道者必須要排除嗜慾,保持心地潔淨,不被六塵所汙染叫一塵不染。

  【典故】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土不著足,隨嵐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為塵,乃至一塵不著佛身。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一塵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風露身。  宋·張耒《臘月小雪後圃梅開》

  【解釋】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淨。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乾淨。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和環境

  【近義詞】一乾二淨、冰清玉潔

  【相反詞】貪得無厭、慾壑難填

  【燈謎】真空;玉宇澄清萬里埃

  【邂逅語】水洗玻璃;高山上的雪蓮

  一塵不染造句:

  1***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克己奉公,一絲不苟勤於政務,一身為民樂在其中。

  2*** 門如市,心如水,一塵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為。

  3*** 室內陳設井然有序,一塵不染,滿室的花香使這裡顯得格外優雅。

  4*** 他做了多年財政幹部,依然兩袖清風,一塵不染。

  5*** 不一會兒我覺得玻璃已經一塵不染了。

  6*** 真正清高的人是一塵不染的不與外界同流合汙的兩耳不聞窗外事的。

  7*** 克盡職守,廉潔奉公,兩袖清風,一塵不染是宋魚水對國家對社會高度責任感的體現。

  8*** 他愛花如命,打掃花園,甚至要把花草樹木打掃的一塵不染。

  9*** 你果然是位賢內助,家裡整理得窗明几淨,一塵不染。

  10*** 他是出家人,一塵不染,怎會管你這些閒事?

  11*** 作業本高高地堆成一摞所有的本子一塵不染試。

  12*** 茉莉花潔白純淨,像個一塵不染的天使一樣。

  13*** 蔚藍色的天空。在深秋時節,一塵不染,晶瑩透明。朵朵霞雲照映在清澈的嘉陵江上;魚鱗的微波,碧綠的江水,增添了浮雲的彩色,分外絢麗。

  14*** 塘中偏有自潔蓮,一塵不染;世上本無後悔藥,三思而行。

  15*** . 一塵不染、素淨澄明。用平靜的心靈看世界,利用淡淡的傢俱佈局把原有的空間淨化,把氣質和品位含蓄地表現出來……

  16*** 這間屋子一塵不染,肯定有人在這裡長期居住。

  17*** 人人丟紙,垃圾一片;人人揀紙,一塵不染。

  18*** 千金在手,一塵不染;身無分文,心憂天下。李惺

  19*** 日光穿透汙雲濁氣,自己卻一塵不染。奧古斯丁

  20*** 秋高氣爽,藍藍的天像擦拭得一塵不染的玻璃,綿綿的雲朵雪白雪白,如奶汁一般。

  21*** 黨紀國法,金科玉律,一塵不染;邪惡永退。

  22*** 當我走進杏花林時,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迎面撲來,使我精神一振。我就是因為杏花的顏色和味道而喜歡它的。因為白色代表純潔無瑕,一塵不染。

  23*** 茂密的蘆葦顏色蒼青,晶瑩透亮的雨珠順沿那抹青緩緩流淌。隨風搖動間,恰如無數綠衫女子,大大方方地將一塵不染的空氣奉給了我們。我們不由自主貪婪的深深呼吸,霎那間,每個細胞甚至整個身心彷彿都浸潤了葦香!